• 我的订阅
  • 财经

卫龙也卖不动辣条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4-08 11:26:00 来源:伯虎商业评论

消费行业里,能做到“品牌即品类”的,大多是各自赛道的佼佼者,卫龙就是一例。

这么多年,卫龙不仅仅把辣条做成了童年回忆,还把这种原本廉价的快乐做出了价格,把货架从五环外的夫妻店铺到了一线城市的高档商超。在2020年的合作伙伴大会上,卫龙创始人刘卫平夸下海口,公司2022年的销售额要做到100亿元。

不过即便是卫龙,也卖不动辣条了。

登陆港股市场一周年之际,卫龙发布了还算不错的2023年全年业绩报告:营收和净利实现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48.72亿元,同比上升5.2%;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上升481.9%;经调整净利润为9.7亿元,同比增长6.3%。

漂亮业绩背后,2023年卫龙辣条的销量反而从22年的15.06万吨下降到了12.44万吨,同比减少17.4%。反应在股价上,截至发稿,卫龙报收5.68港元每股,总市值133.55亿港元,和上市首日相比蒸发超百亿。3月初,卫龙美味被被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本文试图解析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辣条卖不动了?

2、卫龙能否再造一个辣条?

今年1月,胡润研究院携手环球首发发布《2023环球首发·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其中有57家企业价值比去年下降,卫龙价值下降比例最大,达55%。

胡润把价值下降的原因归结为“价升量减,增长乏力”。

2022年上半年,卫龙辣条的平均售价上涨了8.6%,2022年全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平均售价同比增加了27%,比奢侈品10%-20%的年均涨幅还要高。

卫龙也卖不动辣条了

涨价只是一方面,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卫龙打出了营销牌。2019-2023年,卫龙的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2.81亿元、3.71亿元、5.21亿元、6.33亿元和8.07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8.3%、9%、10.85%、13.7%和16.6%。

然而,这一涨价并未带来预期的销量增长。相反,2022年上半年卫龙辣条销量下降了13.82%,减少了1.3万吨。到了2023年,卫龙的辣条销量进一步下降,整体销量减少了17.4%。

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连一半都不到,仅为48.3%;调味面制品收入也由2022年的27.1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25.49亿元,下降6.25%,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58.7%下降至2023年的52.3%。

卫龙也卖不动辣条了

辣条为什么卖不动了?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需求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经过疫情“黑天鹅”三年冲击下,消费者对休闲零食的需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在口味方面,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多样性,高盐、高油、高热量的辣条可能不再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而且口味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第110届全国糖酒会上,不少参会经销商和一线代理商都表示,人们零食消费偏好正在发生变化,辣条并不是店里销量最高的品类,近几年整体销售行情不是很好,不仅是卫龙,“辣条新秀”麻辣王子等品牌也一样在经历消费者偏好改变的阵痛。

不仅如此,卫龙辣条口味偏甜,也被诸多网友认为是其不受青睐的重要原因,更有网友吐槽道“卫龙你家那个糖是不是不要钱,使劲放,别叫辣条了,叫甜条吧!”

卫龙也卖不动辣条了

此外,和电商行业拼多多干翻全场类似,低价、性价比和质价比正在成为休闲零食的新风口。

2021到2022年,休闲零食行业增速从8%降到了5%。与此同时,折扣化业态率先休闲零食赛道打响。

折扣化本身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压缩中间环节的成本,来达到低价还能盈利。早些年折扣零食还以临期产品的软折扣居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折扣零食开始转向聚焦上游供应链的硬折扣模式。

重压之下,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主打高端零食的巨头们也纷纷放下身段,开始了降价之路。

良品铺子在2023年对其300个SKU进行了平均22%的降价,最高降幅达到45% ;三只松鼠则实施了“高端性价比”战略,旨在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市场反馈结果来看,两者的降价策略显然有助于产品销售。

而卫龙过去那套“涨价+营销”,把吃辣条卖出情绪价值的组合拳显然撞到了枪口上。销售价格大涨的背后却仅仅只是卫龙对产品进行了包装、规格的升级换代,产品力和分量都没有显著提高,也就是说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得到的产品却只是更好看了,这对于食品行业的消费者更为关注零食品质和口感,显然是舍本逐末了。

针对卫龙辣条涨价,网友们的感受几乎是一边倒,“辣条也要吃不起了”、“量一点没变,价格跟金条一样噌噌地涨”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在卫龙辣条遭遇滑铁卢的同时,整个休闲零食行业重要一环渠道也正在发生巨变。

此前,休闲零食行业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包括具有较高的可见度和便捷性的超市、便利店、零食专营店等。

现如今零食销售渠道则更加多元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尤其是在线下涌现出了像“零食很忙”、“赵一鸣”等这样的零食量贩店新兴实体零售模式。

量贩零食店从2021年底的约2500家,增长至2022年的近8000家,到2023年10月,中国零食集合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2万家。

而线上渠道迅猛发展,O2O、内容电商如抖音、快手等平台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它们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推广等方式极大丰富了消费者的购买场景,提高了购买便利性。

但一直以来卫龙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尤其是通过经销商网络进行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卫龙全年实现的48.7亿元中,高达89.5%是通过线下渠道获取。

如今卫龙已经开始尝试拓展线上渠道,如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但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线上渠道布局仍然显得不够充分和成熟,这导致卫龙错失了线上市场的快速增长机会,未能充分利用电商红利。

在涨价和营销双重受挫后,卫龙转而向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发力,似乎是想要借此开发第二增长曲线。

客观公允而言,卫龙在蔬菜制品和豆制品领域上的产品结构调整、渠道布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卫龙的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增长至21.19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同比增长至43.5%,在其他两个主营品类收入增长双双下降的同时,蔬菜制品的收入增幅达到25.16%,这也表明蔬菜制品有望成为卫龙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事实上,也不难看出卫龙打造出第二曲线的逻辑,简单而又粗暴,那就是凭借辣条行业的领军企业标签,借助品牌知名度和线下庞大经销商网络等优势,为其进军新品类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在此优势加持下,卫龙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卫龙分别在河南和上海设立应用研发中心。

不过,目前蔬菜制品和豆制品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市场上已经存在诸如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成熟品牌,它们在产品种类、口感、品牌忠诚度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而且,相较于辣条产品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卫龙需投入更多精力进行产品差异化以脱颖而出。

笔者采访了一位零食量贩店的资深店员,他表示,客户购买辣条往往还是会关注卫龙和麻辣王子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但像魔芋、海带、豆干这类产品,客户购买时则不会太在意卫龙品牌,反而是比较随性。

时来天地皆同力,依靠着把自己写作辣条的代名词,卫龙书写了一个美好的资本故事。而现在卫龙需要一个“新辣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卫龙的2023:收入近50亿元,菜制品成为第二增长极
...报显示,2023年,卫龙的收入同比增长5.2%,主要由于O2O、零食量贩店、内容电商等新兴渠道带来的收入增长被流量下滑的线下传统渠道的收入下降所部分抵消。换言之,通过布局零食
2024-03-25 11:11:00
张西强:雀巢大中华大区千亿目标不打折
...了,抖音做到很大了,两万亿。兴趣电商还没有搞明白,零食渠道也疯涨。“在渠道覆盖方面,雀巢把好的产品放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渠道里,无论是线上线下。”张西强说。“当前中国消费品的渠
2024-03-25 16:05:00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开拓量贩渠道 优化资源配置零食量贩连锁渠道红利延续有望日前,国内休闲零食头部企业相继发布去年业绩快报,其在公告中均重点提及了零食量贩渠道,其他企业也宣布将进一步
2024-03-14 12:22:00
零食量贩渠道亮眼 洽洽食品营收持续改善
...合,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深入推进餐饮和茶饮等渠道和零食量贩渠道;同时,在营销方面多次出圈。快消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今年上半年,洽洽食品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同时夯实渠道基础
2023-08-26 17:26:00
“卷”创意、“卷”渠道 企业“开卷”加速零食创新升级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随着“00后”逐渐成为休闲零食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传统的糖果和干果类零食正逐步让位于更加健康化、个性化的创新产品。创意包装、定制口味、健康成分……零食
2025-02-21 10:52:00
一手抓产品,一手抓渠道,百草味引领休闲零食行业决战双十一
...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291.6亿元,同比增长6.4%。作为休闲零食赛道的头部品牌百草味,洞察到市场与消费者变化之后,通过“全渠道+产品”的创新与布局,从不同维度探索不同打法
2023-11-07 16:42:00
...们的年货清单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营养健康又美味的休闲零食成为首选。从追求口味到注重健康、功能、情感等多方面价值,年轻消费者对休闲零食需求的转变,推动着行业向健康化、创新化、个性
2023-01-03 09:39:00
休闲食品三季报业绩分化,行业渠道竞争成新焦点
...91.SZ)也分别涨超2.4倍、1.4倍。 01有人欢喜,有人忧休闲零食具备冲动性消费属性,过去几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部分消费场景缺失,零食企业阶段性承压。但进入2023
2023-11-07 13:56:00
零食行业进入平价时代,三只松鼠“高端性价比”含金量几何?
作者/布林编辑/木鱼休闲零食行业最近发生不少大事,先是零食很忙与赵一鸣合并,再是良品铺子宣布大幅降价。面对今年业绩遭遇双位数下滑,股价一蹶不振的境遇,杨银芬上周接棒杨红春担任良品
2023-12-05 15:3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豪赌“寒王”日赚超12亿?牛散章建平重金砸入“AI+” 此前布局这些个股
《科创板日报》8月24日讯 DeepSeek在留言区的一句话,引爆了周五(8月22日)A股半导体和算力行情,以寒武纪、海光信息
2025-08-24 11:57:00
DeepSeek“点燃”国产芯片 FP8能否引领行业新标准?
《科创板日报》8月24日讯(记者 张洋洋)国产大模型企业DeepSeek“点燃”资本市场。近日,DeepSeek宣布其新一代模型DeepSeek-V3
2025-08-24 11:58:00
阿里再变阵:从“1+6+N”收缩为四大业务 全面聚焦“电商、云+AI”
《科创板日报》8月24日讯(记者 黄心怡)阿里巴巴集团官网显示,其业务被划分为四大业务类别: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2025-08-24 14:02:00
公募高管变更消息扎堆周末,多家千亿基金公司换帅
财联社8月24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个高管变更刷屏的周末。8月22日晚间以来,华宝基金公告董事长换帅,夏雪松接任黄孔威出任董事长
2025-08-24 14:03:00
聚焦数博会|贵州:从“山地”到“云端” 低空经济腾空起
“新鲜、刺激、还想玩!”8月23日,在贵阳低空飞行服务基地乘坐直升机体验空中观光的云南游客黄黎明仍意犹未尽。经过安检,登上飞机
2025-08-24 23:24:00
金融帮扶显担当 纾困解难助企行
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以来,建设银行宜春市分行严格落实机制要求,将小微企业信贷帮扶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细
2025-08-25 04:34:00
国家电投集团雄安基地项目正式落地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8月22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集团”)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XACR—2025—013宗地
2025-08-24 07:55:00
环球下周看点:英伟达财报重磅登场 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将出炉
财联社8月24日讯(编辑 牛占林)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该央行最早在9月会议上降息开启了大门之后,风险资产周五大幅反弹,道琼斯指数创下今年以来的首个收盘纪录
2025-08-24 03:38:00
新闻分析|“冀质贷”把质量品牌转化为有形资产
助力356家企业贷款81.33亿元,节约融资成本1491.53万元“冀质贷”把质量品牌转化为有形资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品牌价值
2025-08-23 08:07:00
东方嘉富人寿2025年二季度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盈利态势持续巩固
日前,东方嘉富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嘉富人寿”)正式披露了2025年二季度经营数据。数据显示,公司业务发展与经营效益呈现稳健向好态势
2025-08-23 08:20:00
融资成本“一单清” 助企降本“实打实” ——东营市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原以为要支付1%的担保费,填写了‘贷款明白纸’后,银行主动帮忙,一下子省了2.8万元,现在的金融服务真是太好了!”东营市某石油工程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2025-08-23 10:22:00
边风炜:投资需要慢思考而非快决策
不知不觉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了,一年前的此时,沪指还在2700点,那时熊了三年的市场让大部分投资者无精打采,骂骂咧咧的人不在少数
2025-08-23 11:13:00
炒股大赛激战正酣,沪指创十年新高 炒股大赛参赛选手“掏心窝”分享实战干货
本周A股市场迎来标志性时刻,8月18日10点34分,A股公司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当日,上证指数盘中强势攀升
2025-08-23 11:13:00
珍酒李渡发布2025半年报:营收24.97亿元, 净利6.13亿元
上半年,白酒行业在多重压力下负重前行,“失速”成为行业常态。8月22日晚,珍酒李渡(6979.HK)发布2025半年报
2025-08-23 12:01:00
“链”式金融创新破解“融资难”
乡村要振兴,产业得跟上,资金是保障。北京银行济南分行深耕潍坊当地农业沃土,从产业链“痛点”里找思路,用金融产品创新,让养殖户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2025-08-23 1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