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国鼻科研究者 在生物制剂治疗领域取得突破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12 07:3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罗和王成硕团队牵头的CROWNS-1研究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正式发表。这在国际上首次证明CM310治疗后可显著降低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从而揭示了其产生疗效的内在机制。

慢性鼻窦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2.2%至8%,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合并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病患人数约为1000万至3800万。

经过一次手术治疗后,个别患者反复发作、还需要不断手术治疗,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近年问世的生物制剂(单抗类药物)为上述难治性病例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北京同仁医院教授张罗表示,CROWNS-1研究是鼻科学领域首个国产创新单抗CM310用于治疗上述患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针对这些患者使用CM310连续治疗16周,获得良好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据介绍,这是中国鼻科学领域首次发表于医学领域国际顶刊子刊的临床多中心RCT研究,代表中国鼻科学者们在难治性鼻窦炎生物制剂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

据悉,CM310是由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靶向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也是最先在中国获准进行鼻窦炎鼻息肉临床试验的国产抗体,在慢性鼻窦炎、特应性皮炎(湿疹)和哮喘的治疗中具有较大潜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抢占研发新赛道   瞄准国际创一流
...昌、武汉、美国等地设立研发机构,吸纳全球不同区域的研究者。3月,投资8亿元的宜昌人福国际药物研究中心投入使用。“这是全省最大的药物研发基地。”廖宗权介绍说,中心建筑面积7.2
2023-12-01 06:33:00
...求依然未得到满足。对此,POETYK PSO-3 III期研究项目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张建中教授表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个
2023-10-20 15:48:00
“后生元”风暴即将来袭?浅析研究与市场发展态势
...以上三个定义的共性是均不包含微生物细胞。后续,不同研究者又先后重新定义了后生元的概念。Collado M. C.等人认为后生元是指由微生物产生的,从食物成分或微生物成分中释放
2023-08-23 14:38:00
中国生物创新药如何敲开美国大门
...院长、教授徐瑞华是美国获批所提交两项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FDA在中国检查了3家特瑞普利单抗的临床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其中入组人数最多的。徐瑞华说,FDA在其中心核查
2023-11-01 16:55:00
肺癌药启欣可获批新适应症,可降低66%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发出肿瘤诊疗领域中国最强音” 伊鲁阿克临床研究主要研究者(PI)、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石远凯详细介绍了伊鲁阿克的立项研发背景和历程,并分享了伊鲁阿克在国际学
2024-02-26 17:52:00
听说英伟达和诺和诺德要共建医药研发超算,超算安腾默默笑了
...计将于2024年底前投入试运行,旨在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研究者提供强大支持。图片来源:网络不过,说到将超级计算机应用在药物发现领域,英伟达可能并不会如愿成为唯一的主导者。只因为
2024-04-18 17:00:00
让AI造一款新药,有多难?
...雨刚在上述分论坛上表示,“怎么用好AI这个工具,需要研究者非常深入的思考来提炼的。”这也意味着,目前AI制药还无法脱离人的共同参与,制药专家在这一过程中仍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2023-06-01 09:55:00
一片银杏叶调养多种病
...究显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者认为,银杏叶提取物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清IL-8、TNF-α等物质的水平而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保护血管
2023-05-05 09:46:00
...项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疗法临床研究,目前正在快速推进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及注册临床试验。据陈跃军介绍,自体干细胞疗法是指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细胞(一般20ml),制
2023-08-31 13:4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