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最近,来自青海省海南州的1岁患儿格桑央宗(化名),顺利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院,踏上了返回家乡的火车。这场历时半年、跨越2000公里的转诊,迎来了“美丽”结局。
时针拨回2022年9月,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团队走进青海省海南州,在对当地儿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时发现,年仅1岁的女童小格桑央宗患有罕见心脏病。“患儿初步被诊断为‘二尖瓣脱垂综合征(Barlow综合征)’,伴有肺动脉高压,急需手术治疗。”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王波说。
王波介绍,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诊断准确率提高,“二尖瓣脱垂”的检出日渐增多,但多见于30-50岁,在20-40岁女性中发病率最高,且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然而,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发病非常罕见。尤其是处在婴儿期的患儿无法更换人工瓣膜,更给手术治疗带来了困难。
2022年9月23日,在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的协调下,小格桑央宗和家人通过120救护车,历经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转诊到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
经过检查评估,小格桑央宗右心功能差,入院时还合并了肺部感染。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医护人员立刻给予患儿抗感染、利尿、改善心功能等对症治疗。然而,患儿右心发育不良又有复杂心内畸形,肺部感染症状更加剧了病情的复杂性。经过南医大二附院“李守军教授名医工作室”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守军教授会诊,心血管团队决定,先帮患儿控制肺部感染症状,并继续加强营养,择期再行手术治疗。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治疗,小格桑央宗终于迎来了关乎她生命的心脏修复手术。由于患儿年龄小,高超的婴幼儿瓣膜修复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023年1月,李守军教授和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李庆国教授、王波主任医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强强联合”,共同对小格桑央宗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肺动脉瓣成形+右室流出道疏通+二尖瓣成形术”。经过四个半小时紧张细致的手术,顺利为患儿完成了“修心”。
术后,小格桑央宗病情平稳,两周后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她的左右心功能平衡,各瓣膜无返流或狭窄,恢复情况良好。考虑到小格桑央宗生活在高原地区,在缺氧状态下有诱发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心血管团队安排她继续在病房密切观察两周后方才出院。
小格桑央宗是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成功救治的又一名小患者,也是“李守军教授名医工作室”在二附院成立后第1例成功救治的复杂先心病患儿。“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发挥公立医院公益性,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救治能力。”王波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