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党史上的第一所行政学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4 06: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曾鹿平

作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一所行政学院,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发展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教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建并管理的唯一高校。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创建于1940年7月1日,是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建,由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自兼任院长,目标是为边区政府培养政治坚定、廉洁奉公的新民主主义的行政干部。这是当时唯一一所由边区政府创建并具体管理的高等院校,其他高等干部院校均由党中央直接创建与管理。

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成立后,初设行政、财政经济、法律三系。另设普通科,学习期限为一年。1941年夏,学院设立法律本科班,同年秋,本科班并入延安大学法学院。1942年下半年,学院分设四系,即行政系、司法系、教育系和财经系。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会就改进边区教育作出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合并,作为边区政府设立之大学,培养为边区服务的人才,仍命名为延安大学,学校设行政学院、鲁迅文艺学院、自然科学院和一个独立的医学系。行政学院设有行政、司法、财经、教育四系,行政学院院长由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专署行政专员强晓初调任,其教育、财经、行政、司法四个系的主任,分别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相关厅的厅长和法院院长兼任。1945年10月,中央决定:延安大学的自然科学院、鲁迅文艺学院、行政学院的大部分迁往东北继续办学,创建东北大学。至此,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在延安的办学历史结束。

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方针。行政学院与延安其他干部高等院校一样,坚持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德育为先、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开设方面体现“三为主”特色:即学习方式以组织学习、复习和讨论为主,开设课程以理论政策课、专业政策课、文化课等公共课程为主,各专业课程则以自主编写教材为主。1942年3月,中央西北局常务委员会确定了行政学院的办学方针。具体规定如下:一是学习科目要与政府工作沟通;二是学习科目要与现实沟通;三是学习程序由具体到理论。这次会议还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讨论了该院的办学方向,遵照“学的即用的”这一原则,强调在学习期间,应特别注意整理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学校还应承担学生实际工作的顾问,教员也要参加县、区、乡的实际工作,搜得研究工作的实际材料,使行政学院成为边区行政工作的研究机关。课程设置既注意了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又注意了陕甘宁边区的实际需要,目的就是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适应边区各级政府需要的各类行政干部。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办学的历史并不长,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的栋梁之材,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用一致。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注意实际工作经验的整理和总结。师生通过参加边区县、区、乡政府有关的实际工作,搜集和积累实际材料,进行研究,编写有关财政金融、司法行政等方面的规程、教材以及中小学课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的研究,特别是对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司法、教育、行政等实践工作的总结和研究,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解决了边区实际问题,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形式办学。行政学院创始于战争年代,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单纯地以一种固定模式来办学。于是,行政学院开办了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开设了培养边区县、区、乡级干部的具有相对固定期限的正规班,以培养财政、税务和教育干部为目标的专业训练班和以培养征粮人员为目标的临时班。正规班特别强调政治课、专业课。而对于专业训练班和临时训练班,则更多强调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际工作中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学习党的基本政策。

教学模式独特。行政学院的教学,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教师授课重在提出问题,学员参照教师提问的线索,广泛开展讨论和研究,包括做笔记、墙报、讨论会等。最后教师汇集讨论中的问题予以解答或对全课作系统总结。在教学中倡导民主与互助,学员对教师的教授内容可提出意见,教师组织学员互帮互学。特别强调教学实践,有关边区课程的实习多以参加延安南郊乡、新市乡和桥镇乡的实际工作为主,而专业课程的实习则多在边区政府各相关机构中展开,某些课程则直接以协助边区政府实际工作的方式进行。在课程的考核上,采用民主鉴定、个人总结和系班考查相结合,检查实际工作的成绩等方法,命题式考试较少采用。

行政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边区及相邻根据地的基层工作人员,同时也接收国统区与边区青年学生,从1940年7月正式开学起,共办了三期。第一期学员290人,第二期130人,第三期达到2000多人,但多数未毕业就合并入延安大学,学员基本熟悉地方现状,毕业后分配到实际工作部门去,所学与所用一致,毕业学员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从行政学院走出去的学员,既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相关理论,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中绝大多数成为地方上的行政领导,部分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陕西省总工会主办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召开80周年纪念大会在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和全国铁路系统的306
2023-12-06 05:25:00
双拥的历史渊源
...。一张张火红的历史文件在此时颁布——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1943年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发布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和
2023-08-02 17:51:00
让陕甘宁边区工业遗址“活起来”
...一手资料,全面了解了工业遗址的现状和保护程度——让陕甘宁边区工业遗址“活起来”陕科大学子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资料照片)。受访单位供图本报记者 吕扬 实习生 周家禾80多年
2023-08-28 02:36:00
...方;陇东回民骑兵团驰骋在甘宁边界,剿匪安民,守卫着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反摩擦斗争在宁县、镇原等地展开;抗大七分校的学员在东华池的窑洞里经过紧张地学
2023-10-10 00:45:00
...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7年10月,西北分行又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至此,“扁担银行”在名义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并成为红色金融的一份珍贵历史印记。(中共四川省委党史
2024-06-24 06:34:00
...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入陕的第一站;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固的北大门……榆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指导单位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主办单位中国
2024-10-05 14:05:00
80多年前 八路军在雁门关两次设伏痛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下,国共两党开启第二次合作,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路军,辖第115、120、129师,115师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120师以原红二方面
2025-07-30 23:58:00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教育专题培训活动走进延安
...纪念馆,大家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仔细学习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文献。通过了解革命事迹,大家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所做的努力与牺牲。在杨家岭
2024-07-17 19:41:00
央视剧评|《西北岁月》:书写西北革命史的壮丽篇章
...益、增加生产支援战争和巩固统一战线结合起来,为巩固陕甘宁边区和夺取全国胜利创造积极条件。《西北岁月》塑造的顾林形象,是一个间断式横跳出来的反面人物。面对这个用秦木兰的话来说是
2024-11-18 14: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