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7-04 12:12: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小区里迎春花,玉兰花竞相绽放,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地上的小草吐出嫩芽,舒展着身体沐浴阳光,一片生机盎然的勃勃春景。

刘海却有点闹心,刚过了二月二老爹就开始折腾,说啥都要回老家去。

腊月二十六他磨破了嘴皮子才接过来,山里冬天冷,今年连下了好几场大雪,一整个冬日都白茫茫的,爹都79了,在城里住着高楼,守着亲儿,暖暖和和的过日子不好么?

可无论他和妹妹怎么孝顺,爹还是那句话。

“你这儿再好也不是家,我住不惯。”

刘海哭笑不得,可是他没法子,在爹心里易县那个小山村,大哥张立军的家,才是他的家。

爹和大哥在一起生活了整整50年。想当初,爹是被大哥“捡”回家的。

这件事,爹念叨了三十多年,他也听了三十多年,耳朵都听的长茧了,每一次听依旧感动。

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那是1974年的初冬,那一年大哥5岁,爹29。

当时大集上的人都以为爹是个乞丐,穿着破烂的单衣,一脸胡子,精神萎靡。

他确实是逃难过来的,1974年8月13日,山东诸城大水,受台风影响,瓢泼大雨连下几天几夜,附近的村庄全塌了,爹家的老房子,地全都被冲垮了,父母妻女全都死在了那场灾难中,爹当时也想跳进洪水中跟亲人们团聚。

可他记着危急关头爹和娘奋力把他举上岸边时,爹在水里朝他大吼的话。

“活下去,老刘家不能绝后!”

他眼睁睁看着洪水吞没了一切,虽然他没有死,可他的心已经死了。

洪水过后,重建家园,他拿着村里发放的补偿款离开了故土。他实在没有勇气面对亲人离去的地方,他还有一个老姑,早年嫁去了河北易县,他凭着模糊的记忆找了过去。

老姑早就搬了家,具体在哪儿村里人也说不清,他身上的钱全花光了,衣衫褴褛,加上心情压抑,整个人没了精气神,他走不动了,也不想找人了,天天窝在路边,一天比一天冷,他裹着纸板蜷缩在角落,低着头不声不吭。

这附近有个大集,街上人来人往,卖东西的也不少,有好心的摊主偶尔递给他点卖剩下的吃食,他就吃几口,没人搭理他也不要。

就这样吧,也挺好,也许到了那一边,还能再看见爹娘,看见媳妇,看见自己的闺女。

迷迷糊糊中,他闻到了一股豆子的醇香,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他面前。

“给你,吃吧。”他缓缓睁开眼,视线中,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漆黑的大眼睛,脸蛋红润,小手上捧着一块热腾腾的豆腐。

“我娘让我给你的,吃吧,刚做好的还热乎呢,可香了!”

他接过豆腐,朝远处看了一眼,朴实的大姐朝他笑了笑。他尴尬的低下头,一口一口地吃着豆腐。

又香又热乎的软豆腐,顺着咽喉滑入腹中,唤醒了他的知觉。

“你要饭为啥不哭?我看别人都跪着,一边哭一边求,这样就会有人给,你这样不说话可不行。”小男孩一本正经的说完,一瘸一拐地走了。

他注意到孩子的一条腿有问题,很明显一长一短。女人一直在忙,背上的小闺女很乖,不吵也不闹,小男孩也一直帮妈妈干活,虽然拐着一条腿,动作也很麻利,就他们娘仨,看不见男人。

忙到收摊,豆腐都卖完了,女人费力的开始收拾家伙式,他想了想站起来走过去帮他们把东西搬上车,男孩看着他笑了,还朝他摆了摆手。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从那天起,他就认识了这一家三口。女人才28,男人没了,自己带着俩孩子,老大的腿还有毛病,娘几个就住在附近的山村,靠种地为生,女人会做豆腐,有大集就过来做点小买卖,攒钱给儿子治病。

他们总给他吃的,有时候是豆腐,有时候是自家带的干粮,咸菜,偶尔买个包子,男孩也掰给他半个,俩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

有一天来了几个坏小子,欺负小男孩,用石头菜叶子丢。他想都没想,冲上去把孩子护在了身体下面,任凭那些石头砸在他头上,额头砸出了血,坏小子一哄而散。

他心疼地扶起男孩,给他擦眼角的泪。那一刻他不知怎得就想起了自己四岁的闺女。大水冲过村的时候,她第一个被卷进了泥水中,媳妇跳下去救,俩人就这么走了。当时他正和爹娘抢救家里的粮食,等他发现,人早就没影子了。

他恨自己,也恨那场灾祸,本来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此时此刻,看见这一家人,看见这个男孩,他又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那天下午,他跟着娘仨回了村。村里人对着小张立军笑,“咋回事啊,卖豆腐咋还捡回来个要饭的?”

小张立军脖子一梗,眼珠一瞪:“你才要饭的,他是我爹,以后我也有爹了,看谁还敢欺负我!”

他尴尬地手足无措,大姐也羞红了脸。就这样,他们成了一家人,从此以后50年,风雨相伴,无怨无悔。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刘海和妹妹先后出生,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那个年代,山里人抚养五个孩子,可想而见的艰难。可是爹和娘都是会过日子的人,山沟里种树,山坡上开荒,赶集卖豆腐卖山货,农闲的时候还去打小工。

爹帮人垒墙盖房,娘去果园摘果。就连大哥拐着一条腿也不闲着,爹娘不在家他就包揽了所有地里的活,养鸡养猪,拾柴做饭,照顾弟弟妹妹。

他是娘胎就带的病,身材发育迟缓,成年了才一米五几,尽管爹带他去市里大医院看了好多次,可都说治不了,建议去北京。

大哥拒绝了,他说无所谓,个子小腿瘸而已,不影响吃不影响喝,这么多年他早都习惯了,别浪费那钱,三个弟妹都要上学,家里需要钱。

爹娘都哭了,谁不希望自己的儿摆脱残疾,是个正常人啊。可是他们就这么大能力,只能委屈老大。

就这样,大哥没治病,全家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供三个孩子读书。

从小,大姐和小妹成绩都比刘海好,大姐早早考上了县里的初中,成绩非常优秀,可她没选择读高中上大学,初中毕业考了师范。

师范学费低,家里负担轻一点。而且她也能早点工作,补贴家用。

刘海勉强考上了初中,成绩一般,小妹却非常拔尖,十里八村最聪明的孩子。老师们都说,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有天赋的娃娃,这是考清华北大的材料呀!

爹娘既高兴,又发愁。谁不希望家里飞出一个金凤凰,可是家里穷,供不起啊,大姐上学再节俭,每个月也得花钱,加上我和妹妹的学费,生活费。

大哥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因为他身体的问题,女方要求的很高,必须单盖一处新房,彩礼还得八百块钱。

爹娘愁坏了,盖房,彩礼,几个孩子的学费,就算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也凑不起这个数。看见爹娘整天唉声叹气,刘海心里不是滋味儿。初三毕业,他把到手的通知书藏了起来,回家说自己没考上,不读了,从明天开始跟着爹打小工。

大姐也回了家,她整个暑假都在保定打工,攒了点钱,她说以后自己赚生活费和学费,家里不用管她,先凑大哥结婚的钱。

爹娘很欣慰,大伙掰着手指头算,卖了果树,卖了猪卖了鸡,先去买砖。爹说,他跟着盖了这么多年房,自己就能干,不顾人了,咱们自个盖!

刘海举着双手赞成,先给大哥盖房结婚,我全力支持,俩妹妹也说帮忙,娘的眼泪就没干过,眼圈红了一次又一次。

只有大哥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没说。谁都没想到,他会去把亲事退掉,他翻出了刘海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含着泪对我们所有人说,他已经想好了,不成家了。

他说,我身体有遗传病,结了婚也会影响下一代,连累女人拖累孩子,他不想害人。更不想因为他的亲事耽误了弟弟妹妹的前程。

他说要是我们还坚持倾家荡产给他盖婚房,他就出去流浪,死在外头也不回来。

爹娘难受得不行,“儿啊,你不成家老了咋办?爹娘早晚得走,弟弟妹妹们也会各自成家,剩下你一个人咋办?”

“弟弟妹妹都会有孩子啊,只要我对他们好,他们也会对我好的,爹,娘,你们想想,咱们家教育出来的娃娃,会是那种没有良心的白眼狼么?再说了,就算孩子们没时间,我还有仨兄弟妹妹呢,谁不能给我养个老!”

刘海和小妹全都哭了,三人攥着拳头保证,以后一定好好照顾大哥,照顾他一辈子。

爹娘把我们四个人的手攥到一块,“好孩子,你们能这样想,爹和娘就放心了。”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大哥坚守着他的诺言,终身未娶,即便后来我们都成家立业,家里富裕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初心,他说有爹有娘,有我们兄弟几个就够了。

他和爹养了三十多只羊,天天漫山遍野地走,山村的路越修越好,公路一直修到了村口,出门再也不需要翻山越岭,我们仨毕业后,不约而同都选择了保定,尤其是小妹,她学历高,原本可以留在上海,可她依旧毅然决然的回来了,我们都记得曾经的承诺,照顾爹娘,照顾大哥,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家人,永远都要在一起。绝不分开。

现在,大姐教初中,我在市政部门工作,小妹是律师,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我们都在保定买了大房子,小妹自掏腰包,给爹娘大哥也买了一套。我和大姐装修购买的家电家具。

爹娘大哥住了一阵,还是回了老家。

现在山里生活也好着嘞,环境好空气好,城里人还都想过来住呢,虽说冬天冷一点,但是住了几十年,已经离不开了,城里房子再好,也比不上家里的老房老炕睡着香。

我们几个一商量,索性把家里的房和院子都翻新了,盖了两层小楼,院子里铺着青砖,栽上果树,卫生间,浴室,厨房,太阳能,全都弄好了。

说实话,现在山村家家户户都是小洋楼,老百姓的生活不比城里差,也难怪爹不愿意住在我们这边。

其实,爹一直住在山里,也是因为他对我娘的承诺。娘生前最心疼大哥,一是因为他身体有残疾,二是大哥心太善,她了解自己的儿子,绝不会麻烦兄弟给他养老,她怕他老了孤单。

弥留之际,娘都虚弱的睁不开眼,硬挺了好几天。

她一直攥着我爹的手,看着大儿子掉眼泪,她已经弱得说不了话了,依旧不舍得走。

“老伴,我知道你不放心,别担心我们了,别遭罪了,好好走吧。”爹把嘴凑到娘的耳朵旁边,温柔的笑。

“我身子骨你还不清楚啊,最少能活到95,你多等我几年,等我享够了福我再去找你。”

娘是含着笑走的,她终于放下了心。

刘海一边给老爷子收拾东西,一边回忆着过去,不知不觉,眼泪淌了满脸。

亲生儿女再孝顺也留不住老爹,非要和大哥住,而大哥却不是亲生的

过年前他就和媳妇商量好了,再过两年他也内退了,他就和妻子回老家,陪着老爹,陪着大哥享受田园生活。

现在山村多好啊,在院子里种点菜,养养花,出门就是大山,脚下就是溪水。不比城里舒服?

媳妇和孩子们都非常赞成,所有的孩子都和大伯很亲,平日里天天都视频聊天,每次回去都赖在大伯屋里不走,尤其刘海的闺女,对大伯比亲爸还亲。

刘海嘴上嫉妒,心里却特别开心。他早就不担心大哥的养老问题了,就算没有他,大哥也会过地舒舒服服。

“收拾好了嘛,你想拖到啥时候!”爹吃完早饭又来催了,“你再拖,我就喊小霞了,我都在你这儿住一个月了,浑身都长毛了,不行,你今天必须送我回家!就剩你大哥一个人,我可不放心。”

“我算看明白了,我大哥才是亲儿子,我就是捡来的,跟着我不痛快!”刘海故意叹了口气。

“你说对了,我就跟着我大儿,你爱说啥说啥,反正我今个必须回家!”

爹摸出手机给大哥打电话,“儿啊,我中午前就到家,你赶紧把羊圈拾掇出来,草都长了吧……

爹和大哥唠叨了好一会,又过来催。

无可奈何,刘海收拾了一堆东西,把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父子俩出发了。

一路上,爹高兴得不行,跟着音箱的音乐手舞足蹈。

看见大山的瞬间,爹却安静了。遥看着远方,爹的眼神缱眷而温柔。

俊美巍峨的山峦像一座翠绿的屏障,在视线中连绵起伏,延绵万里。

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才是爹心目中真正的家,永远铭刻心底,永远刻骨难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4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母亲半年住院3次,我为此担忧,终于明白为什么有的儿女不孝
...愿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母亲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大哥在两年前离世,我是老二,家中还有一个弟弟。过去,母亲一直和大哥住在一起,由大哥的嫂嫂两人共同照顾,我也常常去看望母亲,为
2024-03-20 15:17:00
爹娘来城里住了半年,大姐接她返乡后,打回来电话,我瞬间泪奔
...特别的好,不仅做了一大桌子东北特色菜肴招待我,还让大哥开车带着我俩去周边玩,公婆说,谁家三辈以上还不是农民了,没有农民哪来的粮食,没有农村哪来的城市,再说,你可是初中老师,我
2024-07-04 12:01:00
“老人长寿克子孙”,话虽然不好听,但是却很符合现实,很残酷
...户上还有钱,医生就要继续治疗。”就是这样,丁元英和大哥、三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丁元英还表示,只要丁元英表示摊钱的话,自己就不参加了。但是没有等到丁元英拔管子,老人就自己走了
2023-05-11 10:44:00
一年内母亲住院多次,我陪床伺候,却发现她想要的孝顺我给不起
...,今年50岁,母亲今年70多了。我家有兄妹四人,上面是大哥,下面是小弟、小妹。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各自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各自离开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小窝。平时的时候父母都
2024-05-19 13:04:00
大过年的,侄子定亲公婆让我们给买房,表示他将来为我们养老
...作为叔叔的我们购买楼房给侄子,让他姑姑提供彩金,而大哥家则只需负责购买首饰和车子。真是岂有此理,我家姑娘可不算在这家孩子的范畴里,简直是太过分了!腊月刚开始,老家就接连不断地
2024-03-15 09:41:00
当你老了,真正孝顺你的,却往往是那个没有出息的儿女
...所以周大爷偶尔也会替老二说话,老二却总是阻止他,说大哥也有大哥的难处,城市里的生活也不容易。周大爷常常叹息说,人只有到了最后的关头,才能看清楚事实的真相。以前自己能走能动,总
2023-12-20 09:36:00
老妈去世后,大哥二哥5年不往来,昨天,大哥突然红着眼上了门
那年妈妈刚刚离世,大哥急匆匆地给我打电话:“小妹,春林那家伙竟然没有为妈妈做手术,我就知道妈妈为什么突然离开了!”我听了之后感到一片迷茫,为什么二哥会这么做呢?我和大哥不是已经凑
2024-02-09 14:03:00
文明小家传递温暖大爱
...饿,家里的重活儿也不让我干。后来父亲去世了,我跟着大哥仝红亮一家生活。家里母鸡下的蛋,家人都不舍得吃,我的碗里却经常有鸡蛋。”说起往事,仝狮子低沉的声音似有微颤。1980年,
2023-06-14 07:43:00
因为给小叔子买房子的事,大伯哥大嫂和公公婆婆闹翻了脸
...很少有父母对几个兄弟是一视同仁的,很多父母要么偏心大哥,要么偏心小弟。如果嫁给了两兄弟的家庭,嫁的是那个不讨父母欢心的儿子,那么婚后势必要受很多委屈。很多父母都是那样,把好处
2024-02-26 08:53: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高中生厌学 从长治跑到太原
一名17岁的高二女生因出现厌学情绪,加之与家人沟通不畅,独自从长治来到太原。9月6日,家长赶至太原,在网格员和民警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孩子
2025-09-07 16:36:00
拾光记|钟燕玲:不把自己当病人,日子照样有滋有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牟静萍钟燕玲的抗病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场高烧说起。当时她连续三天发烧,如厕时发现小便呈深色
2025-09-06 10:35:00
41年前从合肥大兴集被抱养到砀山,她如今希望寻到亲生父母
大皖新闻讯 张娟今年41岁,自幼被抱养到砀山,成长生活美满幸福,养父母对她视如己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张娟想找到亲生父母
2025-09-06 15:05:00
继母打骂致12岁女孩离家,12年后生母得知消息将女儿寻回:我对不起她,不知该如何面对
大皖新闻讯 “她跟着前夫生活期间失踪,现在找到她我心情特别复杂,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近日,贵州黄女士与女儿分散20年后再见面的视频在网上传播
2025-09-06 18:35:00
上犹县人民法院开学季集中发放案款36万余元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黄慧敏)9月3日晚,上犹县人民法院为15名务工人员集中发放案款,同时结合开学季时间节点,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课
2025-09-05 16:44: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中的真情守护
护士是陪着患者走夜路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夜的黑,但她们的陪伴可以增加患者走过夜路的勇气。病房中的焦虑六十一岁的李大爷,既往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2025-09-05 17:05:00
读城记|破闷之道
文|周恒祥夜半被孩子饲养的宠物小仓鼠发出的怪叫声惊醒,想想自己的闹心事,再也睡不着,望着漆黑的屋顶,突然觉得憋闷得慌。便打开手机
2025-09-05 22:11:00
上善若心:我人生价值——真善美的道德准则
“上善若水”,老子之言,流传千古,世人皆知水之柔韧、谦下、利物不争,以为至善之喻。然余独思之,水之善,终归外在之行迹;真正之善
2025-09-05 13:39:00
被反诈中心预警,七旬老人又跨区购卡“躲预警”
大皖新闻讯 “多亏了你们,我这养老钱才没被骗走!”9月3日晚,在南陵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一位七旬老人紧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2025-09-04 23:13:00
如何帮孩子远离“开学焦虑” ?池州儿科医师支招
大皖新闻讯 据媒体报道,2025年秋季,各地中小学迎来近10年来最长的学期。在我们身边,总有些孩子甚至家长“每逢开学总焦虑”
2025-09-03 11:58:00
漏斗胸导致胸闷憋气——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微创重塑10岁男孩的“挺拔人生”
大众网记者 毛冬琛 通讯员 李梦娇 德州报道每年暑假,许多家长都会选择利用假期时间,解决孩子存在的健康问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小儿外科
2025-09-02 12:12:00
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高效理赔获赠锦旗
近日,客户徐女士将绣有“服务热情周到,理赔及时高效”字样的锦旗送到新华保险保定中支高阳营销服务部,以此表达对新华保险高效理赔和周到服务的感谢
2025-09-02 16:57:00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
2025-09-02 20:25:00
“什么是情?这就是情啊!” 这些“老三届”们又聚会了
“毛主席的光辉,嘎拉亚西喏喏,照到了雪山上……”8月26日上午,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内,歌声伴着舞蹈,100多名西安市三十四中的“老三届”们正在聚首
2025-09-01 21:24:00
学生校内玩闹致伤,责任就该学校负吗?法律说……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里,学生踏入校门,其安全便由学校接管了,因此,学生在学校的一切问题,都应找学校,由学校负责。本着这一理念
2025-09-01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