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鲍南
近段时间,有关“羽绒服太贵导致军大衣热销”的话题十分火热。然而本报记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线下的军大衣既没有热销,更没有在校园街头成为潮流,与网上“热搜”所述并不一致。而这样的反差,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了“热搜”与现实的脱节。
回看事件缘起,无非是一段某大学生身穿绿色军大衣走进教室的视频刷屏网络,随后就出现了“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的热搜话题。面对这一热点,各路媒体纷纷跟上,通过简单检索电商平台的所谓销量,就言之凿凿“羽绒服滞销,军大衣风靡”。还有文章进一步得出结论:这届年轻人正在反消费主义。但实地调查说明,这场流量狂欢只是互联网舆论场的自娱自乐,并没有对现实世界产生太多影响。而这种“热搜”与现实脱节的案例,其实非常常见,很多时候像处于两个平行时空。
“热搜”,本质上是一种重要性的排序和对事件的概括与标签。究其生成机制,并不是网友自己“搜”出来的,而是有着显著的基于流量逻辑和注意力经济的操纵。透过饭圈文化、网络暴力等一系列植根“热搜”机制的顽疾可以看到,从公关公司策划主题,到拉拢大V推波助澜,再到吸引网民围观讨论,围绕“热搜”已有一条分工有序的产业链。换句话说,除了一些突发的重大新闻、关系公共利益的事件,其他多数情况下,并非用户们的行为决定了“热搜”,而是平台在以“热搜”的形式向用户“投喂”内容。
某种程度上,“热搜”已成为新型“信息茧房”,这样的失真该如何弥补?拥有权威性、专业性的机构媒体本应去采集真实的信息进行“对冲”。然而,在流量指挥棒下,阅读量、打开率、粉丝数影响着媒体的现实收益,也让一些媒体人懒于求证事实、打磨观点,将“热搜”想象成客观指标,等同于现实世界的映射、公众舆论的风向标、新闻价值的游标卡尺,力求“蹭”上热点“快”出稿子。如此这般,新闻还有何营养可言?
流量没有原罪,尤其是今天中国网民数量已超10亿,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媒体工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消费者偏好和社会价值导向,主动报道网上部分人关注的话题,使其进一步破圈,成为公共话题,也是职责所在。问题在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以抛弃真实为代价去追求新闻的其他价值,无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都是本末倒置。当下的舆论场中,不乏对“标题党”的声讨,对“新闻反转”的厌恶,对“深度报道”的渴望,这些都提醒媒体从业者,不要被看似热闹的“热搜”迷了眼,好新闻都是跑出来的、问出来的、琢磨出来的,唯有耳到、嘴到、腿到,才能“脚底板下出新闻”。
网络世界喧嚣嘈杂,“热搜”榜单实时更新。但也希望更多人能不被“热搜”牵着走,多抬头看看这个真实的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