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枋头之战:晋军吃饭被鲜卑骑兵突袭,阵亡3万余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3 21: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369年,5万晋军准备吃饭,8000鲜卑铁骑发起突袭,桓温猝不及防,晋军战死3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枋头之战,桓温不听首席谋士郗超的建议,采用“下策”作战,晋军惨遭失败,精锐耗尽,改变了南朝历史走向。

桓温,安徽怀远人,东晋名将,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能征惯战。“永嘉南渡”之后,北方成为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天下,中原大地连年混战不休,生灵涂炭。从祖逖开始,东晋就从未放弃北伐,收复中原。

北伐中原,收复河山,这是东晋皇室的梦想,但现实很残酷。原因很简单,东晋王朝不是皇帝说了算,司马家说了不算;王家、桓家、庾家、谢家等大家族,才是东晋的实际主宰者。大家族之间的内斗,相互倾轧,甚至彼此攻伐,东晋想北伐获胜,概率非常小。

一番斗争过后,桓温崛起,他不但控制朝政,还拥有荆州、豫州等基地,长江中游都是他的天下,势力如日冲天。击败对手殷浩后,东晋没人能阻止桓温,朝政大权落入桓氏家族手中。为了树立更高的威望,进而夺取帝位,桓温决定北伐中原。

354年,桓温首次北伐,两路出兵,一直打到长安郊外。桓温效仿魏延“子午谷奇谋”之策,让司马勋等率精锐走子午道,突袭长安,与主力汇合。可惜,“子午谷奇谋”行不通,司马勋惨败,所部损失殆尽,桓温腹背受敌,只能撤兵。

司马勋失败后,桓温撤兵,中途遭受伏击,损失惨重。此外,陕西首席谋士王猛拒绝南下,他不愿追随桓温,而是宁愿选择留在关中,为前秦效力。356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了姚襄,斩杀敌军数万人,威望高涨。接下来,桓温继续收拾东晋内部劲敌,然后发动第三次北伐。

369年,桓温实力达到了极盛,具备了称帝的大多数条件。为了给称帝一份“见面礼”,桓温决定第三次北伐,征讨前燕,收复中原。前燕,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权,金庸小说中,慕容复就是他们的后裔,一直想要复国。此时,前燕内部不稳定,正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

桓温第三次北伐,麾下步兵、骑兵总计5万余人,都是东晋的百战精锐。5万兵马北伐,数量不是很多,主要是桓温为了防止对手在背后闹事,留下很多兵马防守荆州,能出动5万,已经非常多了。要知道,桓温第二次北伐获胜后,匆匆忙忙撤兵,就是因为后方不稳。

郗超,“书圣”王羲之的内侄,东晋首席谋士,与北朝的王猛同一个档次,战略眼光非常高。桓温北伐时,郗超也随军行动,并提出三条计策:上策、中策、下策。上策:放弃水师,携带少量干粮,奔袭邺城,一战定乾坤。中策:就地屯驻士兵,来年夏季再战斗,可以保证不失败。下策:乘坐水师前进,慢慢打。

不得不说,郗超确实厉害,后来的战斗表明,桓温若是采纳第一条建议,前燕就此灭亡,桓温称帝再也没有障碍。可惜,桓温用兵过于谨慎,不敢冒险,只好采取第三条计策,也就是他本人所提议的计策。至于为何不采纳第二条,主要是桓温害怕自己在外面太久,后方不稳定,出了乱子。

桓温第三次北伐,正好是秋季,河流水量很少,不利于军事作战。为此,桓温下令开凿运河,将黄河河水引入汶水、清水,然后乘坐战船出击。起初,桓温进展顺利,一路所向披靡,相继击败慕容忠、慕容厉、慕容臧等名将,斩杀鲜卑精锐8万余人,声威大震。

北伐不到一个月,桓温就抵达邺城郊外,前燕面临亡国之危险。此时,前燕皇帝慕容暐胆战心惊,想逃回辽西,回到老家放牧。就此看来,如果桓温采纳了郗超的“上策”,兵贵神速,没准北伐就成功。可惜,桓温再次犯错误,给了前燕活命的机会,也导致自己惨败。

此时,邺城只有不到8000兵马,但桓温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去附近农田收割小麦,充实军粮。原因很简单,冬季来临后,河流水量稀少,粮食无法从南方转运而来。为了打通粮道,桓温让袁真率兵去荥阳开凿运河,但被鲜卑大将慕容德破坏,东晋士兵粮草断绝。

桓温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屯驻在枋头,让前燕看到了希望。当然,看到希望的不是慕容暐,而是名将慕容垂、慕容德兄弟。对于这两位叔叔,慕容暐是一万个不信任,也不愿意让他们带兵,但国难当头,也只能让他们两人再次出山,挽救局势了。

慕容垂,鲜卑名将,武悼天王冉闵就是被慕容恪、慕容垂给杀死。东晋士兵战斗力强悍,主帅桓温指挥水平又高超,不宜正面硬刚。慕容垂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将城外物资、粮食、居民迁入城内,并在城外修筑堡垒,派兵驻守,与东晋打持久战、消耗战。

白天“坚壁清野”,夜间则派遣士兵偷袭晋军营垒,让桓温坐卧不安。双方相持一个多月后,冬季来临,晋军粮草即将耗尽,又听闻朝廷不稳定,桓温只好下令撤军。此时,部将建议派兵追击,慕容垂拒绝,他知道桓温有准备,贸然进攻会落得姚襄的下场。

桓温撤兵,慕容垂率8000骑兵跟踪,保持必要的距离,制造鲜卑畏惧战斗的假象,迷惑对手。接下来,慕容垂让人放出言论,说河水被慕容德放药,桓温谨慎行事,每次驻军都要挖井取水,士兵疲惫不堪。但是,慕容垂依然没有进攻,继续保持必要的距离。

连续行军多日,东晋士兵非常疲惫,而鲜卑骑兵又没有发起进攻,除了桓温还保持冷静,部下大多已经麻木。睢阳城,与东晋尽在迟迟,士兵眼看就要回到了家乡,天气又异常寒冷,便就地驻扎,生火做饭,吃起了火锅。菜还没吃完,鲜卑骑兵突然发起进攻。

原来,慕容垂早有准备,他让慕容德在击败袁真后,在睢阳附近等待,然后一起围歼晋军。8000骑兵从两侧冲杀而来,东晋士兵猝不及防。桓温见状,急忙收拢溃兵,组建步兵方阵,阻止鲜卑骑兵进攻。可惜,方阵还未组建好,慕容德又突然杀出来,从背后偷袭。

晋军遭受两面夹击,阵脚大乱,伤亡接近4万,桓温狼狈逃回荆州。战败后,桓温威望严重受挫,身体每况愈下,便急忙准备称帝事宜。可惜,王氏、谢氏等大家族强烈反对,桓温虽然废了司马奕,但没法继位。373年,桓温病逝,儿子桓玄经过30年准备后,取代东晋,建立“桓楚”,被刘裕率北府兵消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檀石槐诱敌深入,汉军战败,阵亡5万余人
...出兵攻打延边九郡。漠南之战,汉军三路都战败,阵亡5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檀石槐名震朔漠。檀石槐,投鹿侯的“儿子”,鲜卑可汗,骁勇善战,是东汉的劲敌。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后,势力
2024-07-12 17:04:00
任福率4千骑兵先行,其他将领则率步兵先行
...任福,还让他的家人衣食无忧。三川口之战,宋军阵亡一万余人,主将刘平被俘虏。李元昊信心满满,继续率十余万兵马东征,北宋西部边境连连告急。任福,北宋猛将,骁勇善战,是宋仁宗的贴身
2023-08-19 16:03:00
...。抵达乌兰巴托附近时,徐达、蓝玉轻敌冒进,前锋损失万余人。徐达及时稳住阵脚,临危不乱,主要将领没有受损,主力顺利返回雁门关。06、李文忠,明朝名将,朱元璋的外甥,骁勇善战,长
2024-07-13 21:43:00
历史上“能打”的军队都有哪些?
...勇善战,配合“却月阵”的威力,以步兵克制骑兵,斩杀万余人。此后,北魏不敢阻挠刘裕北伐,后秦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鲜卑骑兵强悍,压着匈奴骑兵吊打,占据草原。但是,面对刘裕率领的北
2023-01-04 16:53:00
这一战由于刘裕用人不当,导致3万精兵阵亡5位将领殒命
...力,让鲜卑骑兵大开眼界,刘裕不但以少胜多,还斩杀一万余人。 长孙嵩战败,拓跋嗣意识到晋军的强大,不再阻止刘裕北伐。王镇恶、沈田子等人也顺利拿下关中各地,然后集中兵力攻打长安
2023-06-15 13:56:00
庞培为什么不敢和恺撒决战?
...,被苏莱曼率领的一支偏师击败。此战,罗马军团阵亡2万余人,主帅克拉苏被杀,波斯的弓骑兵让罗马军团闻风丧胆。克拉苏阵亡,意味着罗马共和“三巨头”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恺撒、庞培两人
2023-08-20 16:40:00
朱棣三次远征漠北,战斗的过程很精彩
...帝冲锋,也一起跟着上,阿鲁台惨败,蒙古骑兵被俘虏一万余人。飞云山之战,本雅失里、阿鲁台所部损失惨重,阵亡、受伤、被俘,总计六万,元气大伤。1414年,忽兰忽失温之战更是经典。
2023-08-21 16:41:00
李广利、路博德血战突围,回到塞内,汉军很狼狈
...入漠北作战。前99年,李广利率3万兵马远征,斩杀匈奴一万余人,汉军损失2万。路博德、公孙敖各自带2万兵马,无功而返。李陵率5千“军官团”去镀金,结果遭遇单于的13万兵马围攻。
2023-08-20 16:54:00
马芳克制蒙古骑兵的策略
...不了明军获胜。此战,10万蒙古骑兵被赶入伏击圈,阵亡万余人,尸横遍野;部落首领被俘虏七十余人,可谓元气大伤。《明史》记载:“追歼逐北,其酣畅淋漓,为九边罕见也。”马莲堡,位于
2023-08-23 0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⑫|太行山里抗大的“家”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文案:杨佳薇 呼延世聪 张帆 谭悦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刘彤瑶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19 08:36:00
我们的抗战|地雷传奇:海阳石头里的智慧与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冯沛然 张琪 杨凡海阳的山石里,藏着民族的风骨。这座浸润着英雄气的城市,是地雷战的故乡
2025-08-19 09:39:00
从“季子长沟”到今日长沟:一段跨越2500年的历史传承
当我们每天念起“长沟”这个名字,当我们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是否曾想过,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金戈铁马
2025-08-19 10:11:00
光耀太行|在山西阳泉追寻百团大战的红色足迹
大皖新闻讯 8月18日,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
2025-08-19 10:23: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举行
为持续提升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展陈水平,进一步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深刻铭记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决定
2025-08-19 11:47: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参观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传承抗联精神致敬英雄岁月
8月18日,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参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与殉国85周年的重要节点
2025-08-19 11:47:00
开国中将梁兴初的次子梁晓源:这场展览,让人从心底升腾起爱国热忱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启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下,1200余张历史图片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静静陈列,将吉林三百年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2025-08-19 13:53:00
80岁的她从北京赶来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现场,一位老人长久驻足于东北抗联展区。80岁的张卓亚从北京千里奔赴长春,只为这场凝结了吉林近现代沧桑变化的展览
2025-08-19 13:53:00
抗日名将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展厅里,望见舅舅当年的模样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开展,该展览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将集中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
2025-08-19 13:53:00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本周收官 重现左宗棠“舁榇出关”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由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摄制
2025-08-19 14:5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邀请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共赏经典画作
河北新闻网讯(骆睿)8月1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明办邀请辖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0周年成果展・北戴河特展”
2025-08-19 15:52:00
【灵山夜话】一代贤妃娄素珍
在明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其出众的才学与刚烈的气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便是宁王朱宸濠的嫡妃——娄素珍,后世多称其为娄妃
2025-08-19 17:14:00
1938年2月,贵阳城阴云密布。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严金甡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黄大陆、李策一同被国民党贵州当局逮捕
2025-08-19 17:18:00
5次踏访吉林,吴大澂玄孙吴元京眼中的先祖与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是我第五次来吉林了。”站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柜前,吴大澂的玄孙吴元京望着吴大澂画像,语气里带着郑重的感慨。从珲春的吴大澂广场到吉林市的机器制造局
2025-08-19 18:36:00
《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完成创作
文/孙希燕、刘顺利由云南艺术学院师生设计创作的《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近日陆续完成。该绘以适合青少年阅读兴趣的Q版形式
2025-08-19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