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566年,马莲堡之战,1万明军与10万蒙古骑兵对决,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也阻止不了明军获胜。此战,10万蒙古骑兵被赶入伏击圈,阵亡万余人,尸横遍野;部落首领被俘虏七十余人,可谓元气大伤。《明史》记载:“追歼逐北,其酣畅淋漓,为九边罕见也。”
马莲堡,位于九边重镇宣府的西面,是阻挡蒙古骑兵南下的关隘;马莲堡一旦有失,蒙古骑兵便可以长驱直入,威胁京师安全。朱元璋、朱棣之后,明军战斗力直线下滑,尤其是骑兵,与骁勇善战,来去如风的蒙古铁骑不是一个档次。即便如此,明军还是以少胜多,因为有马芳指挥。
马芳,山西蔚州人,明朝中期名将,尤其擅长使用骑兵。嘉靖、万历时期,明朝有三大名将,镇守蓟门的戚继光,镇守辽东的李成梁,以及经常守卫宣府、大同一带的马芳。其中,戚继光名气最大,李成梁战功最多,马芳则以勇猛善战闻名。《明史》记载:“大小百十接,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
明朝中后期,士兵战斗力严重下滑,想要赢得胜利,将领需要自己想办法。戚继光是综合能力强悍,发明、创造、练兵、带兵、理论、工程、阵法等样样精通,几次战斗下来,蒙古骑兵便不敢招惹他。马芳没有戚继光厉害,却也有自己的优点,他熟悉蒙古战术,且制定出正确作战方案。
8岁那年,马芳跟继母关系不好,离家出走时被蒙古骑兵俘虏,后成为俺答汗的亲信将领。据说,俺答汗外出打猎时,一只猛虎突然扑过来,大汗的卫队吓得连连后撤,马芳则开弓射箭,一举搞定猛虎。此后,马芳得到俺答汗赏识,成为铁杆亲信。
1537年,俺答汗攻打大同,马芳乘机逃跑,投奔大同镇总兵周尚文,被任命为队长。此后,马芳一路拼杀,屡立战功,升任总兵官。投奔大明时,马芳提出了克制蒙古骑兵的策略,主要有两条。其一、组建新式骑兵,装备三眼火铳、五眼火铳,与传统骑射兵协同作战。其二、从宣府本地招募士兵,乡人守卫乡土。
不得不说,马芳是个明白人,蒙古骑兵擅长骑射,机动性很强。此时,明军骑兵打不赢蒙古骑兵,除非徐达、常遇春、朱棣等猛人再世;明军想要获胜,只能凭借技术优势,以及多兵种协同作战。本地招募士兵,明军作战才有积极性,外地来的明军,自然不会卖力拼杀,这是常识。
马芳的提议,得到高拱、张居正、王崇古等人支持,明军再次焕发生机。1561年,马芳一次长途奔袭作战,七战七捷,证实了新式骑兵的威力。1561年,俺答汗率数万兵马攻击大同,马芳则镇守宣府,两地距离遥远。此时,部下反对出兵,马芳力排众议,长途奔袭。
马芳挑选5000精锐骑兵,亲自打头阵,突袭驻扎在大同外围的蒙古骑兵。夜深时刻,明军投掷火把,焚烧蒙古军营垒,俺答汗猝不及防,后退20里。马芳继续率兵追击,双方再次大战5个回合,蒙古军连战连败,俺答汗退到来安,试图绝地反击。
俺答汗佯装战败,朝着草原方向逃走,引诱明军追击。马芳穷追不舍,俺答汗暗自高兴,立刻从两翼抽调骑兵,准备围歼明军。谁知,马芳早有防备,明军分三路追击,蒙古骑兵刚要行动,明军骑兵突然从背后杀来。三眼火铳、五眼火铳一顿齐射,明军骑射兵、刀兵又跟着上,蒙古骑兵招架不住,惨败而归。
大同城下惨败,俺答汗狼狈不堪,在草原上休整5年后,他亲率10万骑兵征讨宣府,扬言再次袭击京师。《明史》记载:“以十万骑入西路,芳万余骑迎之于马莲堡。”10万蒙古骑兵,明军只有1万,力量对比过于悬殊。此时,明朝从蓟州、大同、固原、延绥等地抽调兵马,但尚未抵达战场,马芳只能独自迎战。
马芳抵达马莲堡时,双方发生遭遇,部下建议撤退,马芳拒绝。马芳认为,蒙古骑兵数量众多,且机动性很轻,只要明军撤退,全军覆没不可避免。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与蒙古骑兵对峙,寻找战机,才是万全之策。如此,马芳就地扎下大营,与俺答汗对峙。
俺答汗畏惧马芳,又不知道明军的虚实,也不敢发起猛攻,仅仅派出小股骑兵袭扰马莲堡,但明军不为所动。接着,蒙古骑兵用弓弩、火铳(质量一般)轰击城墙,马莲堡年久失修,部分城墙的摧毁。此时,明军打算修补城墙,马芳下令制止,并打开城门,唱“空城计”。
也许是屡次战败,而马芳又颇具谋略,俺答汗决定避其锋芒,从其他地方寻找机会。谁知,就在蒙古骑兵拔营之际,马芳悄悄派出3000骑兵去截断俺答汗的归路,自己则率主力冲出马莲堡,先命火器齐轰,然后全军出击,蒙古骑兵乱成一团,死伤惨重。
此时,归路被截断,俺答汗只能往大同方向逃去。谁知,各路明军早已在大同严阵以待,俺答汗进入了明军伏击圈,只能血战突围。一番厮杀下来,蒙古骑兵阵亡万余人,部落首领被俘虏七十余人,可谓是元气大伤。此战过后,俺答汗不敢招惹马芳,便主动对明朝议和,被册封为“顺义王”,并取得“互市”权利,便不再南下。
参考书目:《明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