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土木堡之战,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何会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5 20: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代在中原的统治之后,元顺帝逃回漠北,北元分裂,其中实力最强的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后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蒙古各部损失惨重,然而仁宣两朝,国家在北方边境问题上实行战略内缩,致使蒙古各部得到喘息。

土木堡之战,大明战神朱祁镇,为何会被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瓦剌在太师也先的带领下崛起,并时常以朝贡为名来骗取明代的恩赐,以增强自身的实力。此举引起几乎总览朝政的宦官王振的不满,王振下令减少对也先使团的恩赐,也先以此为名,率领各部人马,挥师南下,进逼大同。

明英宗朱祁镇以瓦剌兵已经对京师构成威胁,要效法先祖“天子守国门”来一展抱负,便临时调集在京师附近的大军约二十万人,加上杂役民夫等人总计约五十万人,御驾亲征。然而不幸的是,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击溃,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被也先俘虏,那么兵力远超瓦剌的明军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以至于连皇帝都被敌人俘虏呢?

准备不足,仓促出兵

瓦剌出兵之后,明代边境各路兵马节节败退,数名将军战死,败报传到北京,朝野震动,英宗见蒙古鞑子如此放肆,十分恼怒,又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坚持要御驾亲征,兵部尚书邝野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

因为当时朝廷主力并不都在京师附近,京师附近只有三大营主力约有十七万左右,加上直隶地区的卫所军,总计约二十万人。如果都带走,京师将无兵可用。然而受到历代先祖北征的战绩鼓舞,英宗觉得蒙古各部并不是明军的对手,因而一意孤行。

急于出兵的英宗仅仅动员了两天,就在军械粮草都没有得到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带领这支编制混乱的明军,由京师出发,奔赴大同,然而由于准备不足加之连日大雨,明军的粮草补给更加困难,加上目睹宣大一带尸横遍野导致明军军心动摇,军纪松弛。

十几日后队伍跌跌撞撞来到了大同一带,然而,大同虽然是边防重镇,却也无力负担英宗带来的几十万军马的后勤补给,英宗由此萌生退意。

指挥无力,未战即撤

英宗出兵之后,将一切军政要务都交于王振处理,然而王振只是一个宦官并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不仅如此,王振还不许其他大臣插手此次出征的军政事务。以致于众多大臣虽有心而无力。

英宗率军奔赴大同期间,多次搜寻也先主力,欲求决战,也先探知明军主力行军布阵毫无章法,为了诱敌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兵北还,坚持北上追击瓦剌军。这时候王振接到了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的密报:瓦剌兵势甚锐,且大同以北各地明军惨败,若继续北行,正中其计。

然而王振却以皇帝出师未战而退有损威严为由继续北进,意图炫耀兵威,后又听闻前线作战不力,才决定回师,留下刘安,郭登镇守大同,并掩护主力东撤。撤退期间,又建议从他的老家蔚州撤退,来显示威风。

不料王振又开始担心大军过处,寸草不生,自己家乡的庄稼也会被毁坏,因而建议按原计划向东直行经居庸关回京。明军多次改道,辗转宣大之间,风餐露宿,十分疲惫。

王振误国,骑兵尽丧

也先探知明军指挥混乱,急于撤军,便挥师突入长城,追击明军,明军撤退至宣府一带时,被瓦剌骑兵追上,明军断后的将军吴克忠、吴克勤立刻率领两部兵马与瓦剌交战,然而此时的明军哪里是敌军的对手。

正当溃败之时,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领兵四万来援,也先闻知明军来援,便立刻率军前往必经之路鹞儿岭一带埋伏阻击援军,明军战败,死伤三万余骑兵,吴克忠,吴克勤战死,朱勇、薛绶军马几乎全军覆没。

而与此同时,留守大同的明军也遭到瓦剌军的攻击,军士死伤惨重,若非守将誓死守卫,加上瓦剌毕竟兵力不足,才勉强保住了大同城,但由于大同战事艰难,也无力支援被瓦剌骑兵追赶的明军主力。

在到达土木堡的前一天,明军已经损失超过五万人马,且骑兵精锐丧尽,极大地动摇了明军的军心,明军已经几乎无力再战。

驻兵土木,不入怀来

大明正统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明军主力撤退到四面环山,急缺水源的土木堡一带,兵部尚书邝埜见大军停滞不前,多次建议应保护英宗銮驾迅速驰入居庸关才可力保安全。

然而王振以粮草辎重未到为由强行驻军等候,邝埜见状又以贼兵将至,形势危急,即使不护送英宗入居庸关,也应将大军迅速入卫怀来,毕竟怀来距土木堡只有二十余里,然而王振并未采纳。

明军立刻在土木堡修筑工事,也先赶到之时发现明军严阵以待,不敢轻进,遂率领瓦剌军占领了明军唯一的水源,明军断水陷入困境,也先假意议和,主动后撤麻痹明军,王振移营觅水,明军为抢夺水源,四向奔走,阵脚大乱,也先见状,立刻率精锐骑兵杀入明军阵地,明军仓促应战。

然而战不多时,明军即被击溃,几乎被全歼,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王振为英宗护卫樊忠锤杀,此战明军全军覆没,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六十六位朝廷重臣战死,大明王朝由此急转直下。

结语

土木堡一战的失败,从英宗贸然出兵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大军出征之后后援短缺,加之一路行军而不集中主力于瓦剌决战,总领军政的王振并无指挥才能,又不听劝谏,撤退期间又反复变更路线。

致使明军调动频繁,机动能力大大下降以至于被瓦剌骑兵追击,屡战屡败,军心大乱,士气低落,最终被全歼于土木堡,身为皇帝的英宗朱祁镇也被俘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料发现土木堡之变是阴谋,这是明英宗为清除某些人设计的?
...朝的政治开始走入滑坡路。至于土木堡之战的发生还要从大明和瓦剌之间的矛盾开始说起,瓦剌的太师也先经常以朝贡为名,用来骗取大明的回赠礼品。大明乃天朝大国,他们来一个人就要给一份礼
2023-01-06 17:36:00
朱祁镇的土木之变损失52位重臣,堪称千古罪人
...要属明英宗朱祁镇。由于他的种种劣迹还被网友讽刺为“大明战神朱祁镇”。那么,明英宗朱祁镇是不是罪过极大,成为明朝的千古罪人呢?我们可以看看他的一生。01朱祁镇生在明朝最强的时代
2023-02-24 17:31:00
看这个太监是如何把皇帝玩于股掌之中的
...却败了,败得莫名其妙,最终几十万大军居然全军覆没。大明皇帝朱祁镇被瓦剌军俘虏,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国家的帝王被外族俘虏的事件,是大明王朝的耻辱。也许有人说,把“土木堡之变
2023-07-11 17:55:00
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太监王振
...宗,人们总会联想到土木堡(pù)之变,这一事件差点让大明亡国,而王振这个死太监正是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因为王振,明英宗从一国之君沦为瓦剌的阶下囚。明英宗复辟之后,首要之事
2024-12-11 09:06:00
土木堡之变的疑团 土木堡之变中的未解之谜
...太监喜宁是女真人,在英宗被俘后引导着瓦剌的兵马进攻大明。这其中又有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玄机?第三个疑点,就是王振的态度。王振对待瓦剌自始至终的态度就是两个字:强硬。所以有人就猜
2023-10-11 17:30:00
一个年轻冲动的皇帝,一个利欲熏心的宦官导致了明朝差点灭亡
...乎全军覆灭。连皇帝也有去无回,被俘虏了。这一年,是大明王朝建政第81年,是许多名将墓碑上的卒年。连明朝也差点亡于此年。01自明太祖朱元璋问鼎中原起,明朝与逃遁至长城以北的北元
2023-02-04 15:47:00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这个历史阶段是大明王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正是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那么,大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这个转变过程,是从什么时
2023-01-27 14:04:00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的前因与后果
公元1499年,大明王朝的灾难来了!边关紧急战报,蒙古瓦刺骑兵大举进犯,在长城以南大同东西防线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有功城拨寨,卷土重来之势。元末明初,朱元璋重建汉室河山,蒙
2024-02-10 16:46:00
...慰使的思任发产生错觉。他觉得黎利可以反叛,最终脱离大明独立。自己也可以。思任发也想独立,于是,明朝的西南也乱了。当然,思任发此时闹出的动静还不大。麓川的大规模叛乱,还要等到十
2024-07-23 2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