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立足实际积极作为,有效加快转型步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10 06: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报记者 刘志强

相较其他地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面临着哪些不同挑战?近年来转型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同志。

记者:近年来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资源型地区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补足不少短板弱项。一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二是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产业结构偏重,创新发展能力较弱。三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保障能力偏弱,转型发展难度较大。

近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先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开发秩序约束、资源价格形成、资源开发补偿等长效机制。会同财政部累计安排中央资金约2500亿元,支持资源枯竭城市、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加快实施居民避险搬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引导资源型地区依托产业基础,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培育新的支柱企业。积极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记者: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哪些新成效?

答:近年来,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近六成地级资源型城市建成国家重要能源资源供应基地。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过50%,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占全国四成。有关地方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采煤沉陷区修复、利用废弃矿坑建设地下储气库群等,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矿区利用模式。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7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30万亿元,10年间翻了近一番,年均名义增长6.5%,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十四五”以来,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带动下,有关采煤沉陷区和独立工矿区实施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工程,新改扩建道路里程超过7800公里,新改扩建医疗机构床位2.3万张,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227个、吸纳就业66.7万人。

多元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型地区立足自身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推进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特色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资源型产业占比逐步降低。黑龙江大庆市坚持“油头化尾”发展方向,打通石油精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湖北黄石市依托特钢产业基础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制冷压缩机产量居世界第一。山东济宁市整合港航资源,打造多式联运通道,逐步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垃圾污水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持续优化。“十四五”以来,全国共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约200万亩,实现“十四五”时间过半、进度过半目标。

记者:下一步,持续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引导各地进一步立足实际、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加快转型步伐。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会同财政部继续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资金,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减轻地方自筹资金压力。统筹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和复垦利用,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升治理综合效益。

二是强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区域板块的资源型地区的分类指导,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扶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资源富集地区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城市培育壮大特色接续替代产业。

三是聚焦困难地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隐患区居民避险搬迁。科学规划建设转型急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着力解决一批安全隐患突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

四是加强监测分析,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继续完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评价分析机制,强化对转型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督促指导,引导有关地方科学定位、精准发力,针对性改进转型工作。总结提炼、宣传推广有关地方转型经验,指导各地学习借鉴、开拓思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1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么近 那么美 投资到河北|迁安加快钢铁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
迁安市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稳步转向链式增长、融合升级,努力建设“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功
2024-01-22 09:08:00
...级。”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不只是枣庄。近年来,资源型地区补齐民生短板、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等任务扎实推进,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同志向记
2024-10-23 06:20:00
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偏科了
...课,显然不只有这些。02作为有“中国的科威特”之称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在产业上的偏科,最为人知晓。原煤产量占全国13%,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5.2%、10%,榆林堪称是“
2024-06-22 09:46:00
...矿行动,比如,深化与中国稀土集团、江铜、江钨集团等资源型企业合作,帮助企业增储上产;支持省内资源型地区开展资源家底摸清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动能;加快“走出去”步伐,打造省外矿产
2024-03-31 05:25:00
...的新路。强化创新驱动。作为依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鹤壁市“躲不过、绕不开、等不得、拖不起”的关键词。但转型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煤炭资源优势,而是如何
2024-04-06 06:17:00
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 六盘水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蹚出新路
...优质产能。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六盘水与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在享受资源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眼下,在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
2023-11-05 11:50:00
贵州凯里:“富矿精开”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连接贵州省和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重要门户。作为丰富的资源型地区,在绿色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凯里市积极抢抓“桥头堡”政策,全力将玻璃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作为全市新型工业化的首位产业
2024-02-19 11:19:00
...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努力创建全国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市,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焦作智慧、焦作方案”。寒冬中的怀川大地,奋力攻坚步伐铿锵,争先
2024-01-19 06:57:00
五年破万亿,鄂尔多斯“飘”了吗?
...研究室副主任王继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资源高度相关。“能源资源具有高度的周期性,当适逢能源上升周期时,确实有可能出现城市经济的短期
2023-10-15 15: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