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夜啼是指婴幼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者每夜定时哭闹,严重者通宵达旦不止,但白天正常的一种病症。很多年轻的新晋爸妈遇到夜间哭闹不止的孩子,往往束手无策,苦恼不已。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哭闹是表达诉求或痛苦的方式,因饥饿、惊恐、尿布潮湿等原因引起的啼哭,可以很好解决,但若是因非发热、腹痛等不明原因引起的夜间啼哭,导致宝宝哭得撕心裂肺,影响家人及邻居休息,当爸妈的再不知所措,就很糟心了。笔者前几天就遇到亲戚家咨询孩子夜啼如何缓解,结合孩子体质及哭闹情形,告知按揉百会、大陵、神门、行间等穴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儿夜啼的病因病机
小儿夜啼在古代儿科医籍里又称为“儿啼”,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民间俗称“夜哭郎”。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因脾寒、心热和惊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引起小儿夜啼的常见病因,母亲体质虚寒,喜食生冷,导致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寒内生;或因照护不当,小儿腹部受寒,或用冷乳、冷食喂养,寒伤脾阳,凝滞气机,不通则痛,小儿因痛而啼;夜间属阴,脾为至阴之脏,阴盛则脾寒加重,故小儿在夜间腹痛啼哭。可见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姿喜蜷曲,摩按腹部可减轻啼哭,四肢欠温,面色青白,唇色淡红,饮食欠佳,大便溏稀,指纹多淡红等症状,治以温脾行气。
心热导致夜啼,可因母亲脾气急躁,或平素喜食辛燥烧烤之物,或过服温热药物,热邪遗于胎儿;小儿出生后饮食、穿着过温,受火热之气熏灼,均会导致体内积热,热扰心神而出现啼哭。因心火过亢,阴不制阳,所以小儿夜间啼哭、闹腾,进而耗伤阳气,白天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状态,夜间心火复亢,夜啼周而复始。可见哭声响亮,见光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指纹多紫等症状,治以清心导赤。
惊恐导致夜啼,可因小儿形气未充,神气怯弱,如果见到异常之物,或闻异常声响,常常导致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致使小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易于梦中惊醒,因惊而啼哭不止。可见睡中突然啼哭,哭声不已,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指纹色紫等症状,治以镇静安神。总而言之,小儿夜啼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寒、热、惊,寒则痛而啼,热则烦而啼,惊则神不安而啼。
腧穴调理
百会 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便取穴为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具有督领全身阳气、统率诸阳经的作用。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百会穴居人体最高之处,别称“三阳五会”,具有醒脑安神、升阳熄风的功效。按揉百会,可调补心神,安定神志,兼补脾阳,对寒、热、惊引起的小儿夜啼皆有改善作用。
大陵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包经与心经为表里,心包代心受邪,心包经脉病候“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大陵穴为心包经的原穴和腧穴,是心包原气留止的部位,具有调整心包和心包经虚实的功能,所以历代针灸医籍皆有大陵穴主治心热、喜悲泣惊恐等病症的记载。该穴临近小儿推拿学中的“小天心”穴位,即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小天心具有清热、镇惊的作用。小儿体形小,二穴位置临近,按揉大陵穴处可兼收揉小天心的作用,故对热、惊引起的小儿夜啼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神门 手少阴心经腧穴,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心主神志,本穴为神气出入之门,故名神门。神门为心经原穴,是心脏原气留止的部位,有调补心神的作用。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虽功能各异,但都在心神主宰和调节下,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人体各脏腑功能相互协调,全身安泰。脾阳受损,热扰心神,惊恐伤神皆能使小儿出现夜啼,故按揉神门,能宁心安神,清心调气,有效减轻夜啼。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阳明经别“上通于心”,胃经经脉病发时会出现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会惕惕惊慌,心跳不安等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和胃的下合穴,按揉足三里既能健脾和胃,又能养血安神,升降气机,故可有效改善小儿夜啼引起的诸症。
行间 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促进脾胃运化,其用为阳;肝主藏血,涵养肝气,调节全身血量,其体属阴,疏泄与藏血关系密切。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夜啼常会导致全身气机失调,气郁化火,濡养功能受损。行间为肝经荥穴,有清泻肝火、舒畅情志、定惊安神的作用,能有效缓解惊恐引起的夜啼。
药物外治
热熨腹部
药物组成:干姜粉、艾叶,药量可结合小儿夜啼病情和体形。
操作方法:炒热布包后熨小腹,从上至下,反复多次。适用于脾虚中寒引起的小儿夜啼。
贴敷脐部 药物组成:丁香、肉桂、吴茱萸等量。
操作方法:药物研细末,置于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用于脾寒气滞证。新生儿及婴儿可用醋或温水直接敷于脐部,可避免膏药损伤皮肤。
艾灸
取穴:神阙,任脉腧穴,在腹中部、脐中央,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是艾灸的重要腧穴。
操作:将艾条点燃后在神阙周围温灸,不触及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施灸者可将自己手放在皮肤上感受温度,以防烫伤小儿,每日1次,连灸7天,适用于脾寒气滞证。
日常养护小儿,可参照“待要小孩安,三分饥和寒”,注意防寒保暖,但要避免过暖,饮食有节,作息规律,注意查找小儿夜啼原因。同时小儿夜啼要及时辨清寒热虚实,若无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啼哭,可坚持上述中医外治进行调理,特别是在小儿白天正常时,亦要坚持调理。若有原发疾病要及时治疗,同时亦可结合病情表现,辨证采取上述腧穴按揉,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早日解除宝宝夜啼带来的烦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2:49: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