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生几回搏,爱拼才会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21 06:07:00 来源:贵州日报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张研

这一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及一种精神:“敢为人先、爱拼会赢”;在安徽合肥,他引用了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

拼搏,是理解总书记闽皖之行的一个关键词。

考察的第一站是福建东山岛,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一座蝶形小岛。

漫长的海岸线上,迎风挺立的木麻黄垂着一串串墨绿色的针叶,仿佛诉说着山海间的蝶变。

“时隔23年再来,很是欣慰、很有感慨,东山岛发生了巨变。”15日下午,东山岛东南角的澳角村,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兴海大道步行远眺。

碧海潮起潮落,故地换了新颜。

“近的是虎屿,如猛虎伏地;远的是龙屿,似巨龙横卧。”村党委书记林华忠指向海面,向总书记介绍两座外形奇特的小岛。

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出没风波里,拼搏海浪中,激发着人们龙精虎猛的意志、龙腾虎跃的干劲。东山,这个当年因海而困的风沙岛,早已成为向海而兴的生态岛。

从澳角村的兴海大道到渔港码头,民宿鳞次栉比,渔船桅樯林立。大海的臂弯里,微风吹来新鲜渔获的味道,巴浪鱼、兰花蟹、墨鱼、海带……以海为田,耕海牧渔。

码头边的海鲜市场,村民们高兴地向总书记讲述大海的馈赠。

“我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就感到我们的海岛都很有发展前途,当时提出要念‘山海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书记忆及往事。

闽南人常说“行船走马三分命”。踏浪而行,奔波而渔,曾经的渔村人用一叶扁舟承载生计。如今,从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到海景民宿、海鲜电商,他们打拼出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海风轻拂,阳光灿烂。临别之际,总书记鼓励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蝶岛”在蝶变,鹭岛在腾飞。

厦门,习近平同志到福建工作的第一站,这里积淀了他宝贵的为政实践与思考,“我当时很兴奋地到厦门来啊,就是想来尝试对改革的实践、对开放的实践”。

彼时的厦门,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正努力探寻“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的方法路径。

从厦门经济特区到厦门自贸片区,时光荏苒,时代新篇。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厦门自贸片区,参观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展。

展厅的背景墙,如海浪般起伏,恰似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制度创新到高水平开放,串联起厦门自贸片区一个个敢为人先的成就和经验。

展台上,摆放着一本出版于1989年9月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编正是习近平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拿起来仔细翻阅,当年筚路蓝缕的创业场景,如在眼前。

“厦门自由港模式的基本构想”“厦门市的发展与对内对外辐射作用”“厦门市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厦门市城镇体系与生态环境问题”……30多年过去,这本发展战略蓝图,虽已纸页泛黄,依然闪烁着穿越时空的光芒。

书的序言,仿佛自信的预言:我们相信,既然我们有决心研制出具有厦门特色的发展战略,那么本届政府及后任政府就一定有信心带领厦门人民团结奋斗……

“我曾经是一个特区人”。习近平同志对“厦门精神”有过深刻的总结——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包容并蓄、大气和谐。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代“特区人”始终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奋勇争先。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看到今天的厦门,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

改革开放的传奇,在拼搏中成就;科技创新的高峰,在拼搏中攀登。

从不靠海、不沿边的“江淮小邑”,一跃而成“科里科气”的创新之城,安徽合肥近年来的发展,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20多年前,在我国城市版图上,合肥的经济总量排在80名开外;现如今,它已能跻身20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合肥考察调研,始终聚焦这里的“发展之钥”。

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建设,让城市发展拉开了骨架。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展厅里,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的代表成果悉数亮相,直观展现出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硬核实力。总书记一一驻足,仔细察看。

“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言语之中,饱含赞许。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面对现场的科研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总书记的一番话催人奋进,“‘人生能有几回搏’,大家要放开手脚,继续努力,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聪明才智。”

展厅里,掌声经久不息,充溢壮志豪情。

地方的发展面貌之变,折射人的精神面貌之变。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自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绝非决定因素。

此次在福建东山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

纪念馆展厅里,有这样一段话,震撼人心:“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自然条件再差,也要在这里建设社会主义!”

讲解员向总书记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1958年,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试种木麻黄时,一场倒春寒袭来,大片木麻黄几乎枯死,只有9株存活下来,很多人灰心失望了,谷文昌却看到了其中的希望:“有九株,就有九百株、九千株、九万株!”

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林涛阵阵,木麻黄参天如盖;海天辽阔,时代潮势不可挡。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一趟行程密集的考察调研,从东南沿海到江淮大地,四天时间,两省四市,看大潮正起、千帆竞发。在福建,于美丽海岛感受乡村振兴
2024-10-21 08:54:00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闽皖行
金秋十月,习近平总书记赴福建和安徽考察,并前往火箭军某旅视察。15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漳州市东山县考察。在陈城镇澳角村,习近平步行察看澳角湾海域环境和村容村貌,详细了解海鲜干货
2024-10-20 16:30:00
一见·总书记强调做好“海”的文章
...大。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的夙愿。此次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叮嘱,“要做好‘海’的文章”。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2001年,习近平同志就曾到访过这里。23年过去,当地靠海
2024-10-21 12:29:00
参观学习拓思路  学思悟行促发展
...医院本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李洁蓉 胡秋莲 为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深学笃行“厦门实践”的核心要义,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昨日上午
2024-03-01 07:44:00
近日,在习近平总书记闽皖之行中,一个关键词被多次提及,那就是“拼搏”。拼搏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口中的高频词,曾在多个场合被公开强调,例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
2024-10-28 21:31:00
...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祝福。周祖翼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的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
2023-09-11 08:29:00
10月15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福建、安徽考察调研,指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福建,总书记深入漳州、厦门的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
2024-10-20 13:25:00
这位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多次提起?
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考察了谷文昌纪念馆,了解当地传承红色基因等情况。谷文昌同志是东山县原县委书记,生于1915年10月15日,今年是谷文昌诞辰10
2024-10-17 15:36:00
学习进行时丨勇立潮头、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和厦门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考察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他参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听取当地扩大改革开放、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等情况介绍,同
2024-10-17 11: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