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通讯员 钟勇
5月19日,在龙塘河村蜂糖李套种黄精种植基地,10余名村民熟练操作割草机,给林下黄精除草,李树上挂满了未成熟的青果。
“药材种植,三分种七分管。最近雨水多,杂草生长旺盛,土壤营养度降低,影响土壤通透性,不利于黄精生长,需要及时除草、适当施肥,精细管护才能让黄精长得好。”龙塘河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大户杨军朝介绍。黄精的最佳采收期一般为4年到5年,一年需要定期进行三轮管护。现在正是黄精今年第二轮管护期,每天需要聘请大量工人给黄精除草,后期还要进行培土、排沟、施肥。
据悉,杨军朝的李子基地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郊野岭。2009年,夫妻俩将村里的荒山荒坡统一流转后,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先后种植了200亩油茶、150亩蜂糖李和30亩脆红李。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该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在果林下套种了185亩黄精。
“林下套种黄精,不仅可实现产业增效、土地增值、村集体经济壮大,也促进了村民就近务工增收。”杨军朝说,栽种的蜂糖李2022年开始挂果,产量、品质和销售都还不错,每年可带来10余万元的收入。黄精今年10月也即将迎来采收,预计收获90亩,产量20余万斤,产值超过100万元。
凯本镇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4%,对于发展林下黄精等中药材种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该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兴村”思路,立足山、水、林等生态优势,紧扣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稳定抓好杂稻制种、冷水养殖、烤烟等产业的同时,做实做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高标准打造全镇97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盘活了大片低效山地资源,还带动800余人通过山地租金、就业薪金、分红股金等多种方式,享受产业发展红利,让群众鼓起“钱袋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