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春归校园的新学期,正是奋力追梦的好时节,校园里人流熙攘,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来自杭城不同艺术院校不同专业的师生们,也开启了他们的“开学第一课”:新的课程、新的体验、未知的领域……他们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青年学生的身影出现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正带着新一年的展望,播撒梦想的种子,在校园里辛勤耕耘着自己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探索新时代教学新气象
2月26日至27日,持续多日阴雨的杭州终于放晴,中国美术学院开启了新年的第一场考试:2024年本科生招生考试(复试)。其中,26日考试为中国画、书法学、美术学类及建筑学,27日为设计学类和戏剧与影视学类考试。两天共计1.1万名考生参考。
在象山校区考点,考生们背着画板,拖着装有考试工具的小拖车或者行李箱,为自己的梦想奋力一搏。考试结束后,来自丽水的舒同学走出考场时比较轻松。他报考的是书法学专业,在他看来考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别出心裁、十分灵活。“像书法创作和篆刻的考题,题目给了古诗文字内容,其中一题用篆书隶书创作,有8个字,考题均用简体字出题,需要考生自己转换成繁体。这跟我们平时练习的常规套路有点出入,比较考验考生的应变能力。”为了此次校考,舒同学参加了8个月的艺术集训,在谈及今后的打算时,他表示先回学校学习文化课冲刺高考,“书道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2024年本科招生考试的告一段落,2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也迎来了新学期首个教学日。
新学期,新气象,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大动作”颇多。据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璐介绍,今年春季,作为学校第5个校区的湘湖校区即将启用,“我们的硕、博研究生将搬至新校区上课,开启新的旅程。”此外,每五年才举办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将再度拉开帷幕,“这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提升的机会,目前我们学院大部分师生都进入了备战状态,希望能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发展的精品力作,收获好成绩。”
每年6月中国美院的毕业季,早已不仅是美院学生的一次作品展示,更是全城的一次艺术狂欢,一个属于杭州的艺术节日。此外,两年一届的兰亭书法社双年展,也将于今年9月18日亮相浙江展览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篆刻系主任张爱国表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除了展览、活动的举办之外,最重要的核心还是教学。“我们的书法学院刚刚成立,分为书法篆刻系、书法理论系、书法教育与传播系,三个系还需要进一步磨合与完善。湘湖校区启用之后,硕、博研究生的教学空间将大大提高,我们也想通过举办个展的形式来更好地呈现学生们的学习成果。”
任策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博士一年级在读学生。经历了从中国美术学院本科、硕士再到博士,他明显感受到了三个阶段教学的区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除了基础通识课程外,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实践类课程及理论研究类课程,不只是简单地做一个书法创作者,尤其应重视专业课题的研究能力。任策说,“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条不紊地朝目标迈进,一方面在书法篆刻创作中,于深耕传统的基础上,借古人之精神提炼自我之表达;另一方面,不断拓宽视阈,加强思考,以宏观的视角对兴趣点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并完善在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方向。以期理论与实践并行,相互促进。”
中外合作办学是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积极打造国际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南特设计联合学院是中国美术学院与法国南特大西洋设计学院合作共建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成立以来,一直倡导以“中国特色、国际视野,跨界协作、艺科共创,产学协同、服务社会”为特色,培养具有跨文化、跨学科、跨行业协作能力,面向未来的国际化设计创新人才。今年9月,南特联合学院首届本科生、研究生将赴法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储备,丰富人生阅历。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启“龙马精神”的快进模式
位于玉皇山麓的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直以来都是杭州美术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得益于西湖自然与人文的深厚滋养,学院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创作与实践赋能双强型师范美术与设计人才。在新的一年,杭师大美术学院的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追求艺术梦想。
跨入龙年,对于杭师大美院国画专业的学生沈正昊来说,日子仿佛瞬间“上了发条”,开启了“龙马精神”的快进模式:专业课程、课外拓展、运动健身等各项内容已经完全塞满了整个龙年年度计划。面对2025年的研究生考试这道“龙门”,沈同学更是铆足了劲儿,早早开始备考,让自己的学业水平更上一层楼。“人都说‘笨鸟先飞早入林’,我的英语弱项比较明显,所以我提前进入状态,每天给自己制定目标,按时完成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除此之外,他还硬是挤出时间拓展起了现代传媒艺术的新技能——视频拍摄与剪辑,将传统国画艺术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推向更多人的视野。用他的话说:“忙归忙,‘技多不压身’,多一项技能就长一分见识,未来肯定大有用处。”
自去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征稿启动以来,油画专业研究生俞烨同学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当中。“全国美展是美术界最具权威性的综合大展,每五年一次,可以说能够在全国美展上亮相是很多美术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俞烨同学说,“我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反映家乡湖州的繁荣景象,尺幅比较大,所以创作起来很费力气,但是艺术创作就是要保持激情活力,这样的艺术作品才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备战全国美展既提升了我的技法水平,也激起了我的创作动力,希望未来能够在这条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杭师大美院团委书记严翔宇表示,玉皇山校区地处西湖景区腹地,有着良好的教学环境。学院致力于发挥学生在各类文体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有趣、有料的文体活动和艺术沙龙是学院近些年关心学生成长工作的主要内容,比如,结合艺术院校特色与学生特长,开展‘美画校园·井盖涂鸦’艺术彩绘、‘开心农场’劳动教育实践,举办各类艺术教学、艺术沙龙及艺术鉴赏活动。学院还邀请名家开展艺术展览、学术会议等,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杭师大美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子们深挖潜力,以艺术展演、学术研讨为基础,不断增强校园学术文化氛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3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