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迹江苏老地名|“平江”原来是苏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8: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平江”是一个动听的名称,在湖南,有革命老区平江县,发生过著名的“平江起义”。在苏州,有著名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它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面积约116.5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现存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那么,“平江”这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江苏老地名,究竟因何而来呢?

寻迹江苏老地名|“平江”原来是苏州

吴趋、姑苏、吴郡、元和、长洲……历史上,古城苏州有很多名称,“平江”是其中之一。苏州著名地方志学者、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陈其弟告诉记者,苏州之所以称为“平江”,意为大江大河的水流“至此渐平”,形容苏州地势低洼,城东娄江水势平缓,地与江平。可以说,“平江顺水”塑造了苏州人温文尔雅的特质。

陈其弟介绍,根据明代弘治年间的《吴江志》记载,至迟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朝廷就已在今苏州设置“平江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名称,这是苏州第一次有了“平江”这个名称;到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平江军”改称为“平江府”。而到了元世祖至元年间,又改称为“平江路”。“路”,是元代的行政区域名称。

那么,作为街道的平江路又是何时得名的呢?

陈其弟翻阅《吴门表隐》等史料后发现,“平江路”在历史上曾经叫做“十泉”,因为巷口有十口古井而得名。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方志里出现了“平江路”的名称。《乾隆长洲县志·人物》:“盛寅,字启东,居长洲之平江路,从王宾学医,精其术。永乐中,治内侍蛊症,有奇效,授御医……”“长洲”是当时苏州府的一个县。这段记载显示,名医盛寅居住在长洲县的平江路这个地方,这说明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有了“平江路”这个地名。而在《乾隆长洲县志》的《长元吴三邑城图》上,的确也能看到“平江路”的标记,其坐落的位置,与今天的平江路几乎一致。

寻迹江苏老地名|“平江”原来是苏州

2002年,苏州市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采取“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修缮方式,较好地保存了街区历史风貌。2022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平江路全长1606米,北接拙政园,南眺罗汉院双塔。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有各级文保单位20处、控制保护建筑45处,被称为“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

寻迹江苏老地名|“平江”原来是苏州

值得一提的是,7月4日下午,记录平江路沧桑变迁的《平江路志》首发推介会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举行。

《平江路志》是苏州首部特色名街志,志书记载范围是以平江路为中线,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至干将东路、北至东北街河的一片区域,上限追溯至事物发端,下限至2022年。志书篇幅25万余字,包括平江史略、保护更新、街巷里弄、河道桥梁、园林、名人故居、会馆寺庙、博物馆、学校书店、市肆商家、人物传记、文汇12个篇章,25万余字,客观、系统地记录了平江路区域保护更新的当代作为,以及街巷、河道、桥梁、建筑、人物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和现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为《平江路志》作序的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范小青。她认为,江南文化和苏州文化在这本书中呈现出“普遍性”“民间性”和“烟火气”三大特点。苏州园林移步换景众所周知,其实平江路也是一样,行走平江路不仅景随人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隐在街巷中的高门府第、老宅、民宅都透出极强的吸引力。平江路遍地都是宝贝,阅之不尽,而这本《平江路志》就是把散落在平江路上的珍珠都串起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寻迹江苏老地名 | 苏州有“平江路”,南京有“平江府路”,两者有何关联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平江路是很多人来到苏州必定要打卡的地方。在同样是古城的南京,也有一个类似的地名——
2023-07-19 13:19:00
寻迹江苏老地名 | 溯源2500年,探索苏州的“地名密码”
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因“平江路”而
2023-07-13 14:59:00
走近江苏民间体育热潮、探索苏州“地名密码”|人文周刊荐读
...□ 新华日报记者 于 锋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调研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平
2023-07-14 11:33:00
...苏州。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同里古镇街巷,还是河街相邻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抑或是古色古香的32号街坊,都能感受到这座2500年古城的文化魅力。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人间天堂”苏
2024-04-22 02:17:00
探访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江南水乡情韵八百年未变
长江日报一长江网记者叶军“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11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一一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走进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吴侬软语、评弹音韵所构
2023-12-02 22:55:00
第一观察|这一幅“双面绣”,值得细细品鉴
...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7月6日上午,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发人深省。一面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一面是日新月异的突破。在苏州乃至江苏,古典与现
2023-07-08 12:54:00
宝藏传奇 | 苏州“最江南”的秘密,藏在这幅800年前的“手刻地图”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平江路一幅南宋苏州城市地图《平江图》颇为醒目看着它,仿佛能窥见宋朝苏州的繁华景象《平江图》原碑现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平江”二
2023-07-26 14:19:00
在千年平江路,感受书香的气息!上海三联书店苏州平江路店正式亮相
东方网12月21日消息: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集中了城内最密集的河道、桥梁和水巷,是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
2024-12-21 10:08: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平江古巷见江南
...讯 6日上午,正在江苏省苏州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苏州古城的缩影,在这里,寻一抹流经千年的江南气韵。最江南
2023-07-07 20: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