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粤桂协作,重塑希望——
一位先天性脊柱畸形小伙的人生转折
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手术现场。
一出生身体就歪歪扭扭,父母都认为他难以存活,不料他却顽强地长大成人。只是,先天性的严重脊柱畸形让这个孩子承受了超越年龄的压力——歧视、病痛,甚至死神的威胁。
近日,19岁的凌云瑶族小伙小那从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出院,在粤桂两地医生的帮助下,他的脊柱畸形得到矫正,身高从131厘米“长”到155厘米,彻底摆脱了病魔的威胁,开启了新的人生。
病情是他学习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小那出生于凌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五六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身体歪歪扭扭的,不对称。父母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是怀疑孩子不能存活下来,所以一直到孩子两岁多才给他上了户口。
小那的生命力确实要比父母最初想象的强大很多。但长到五六岁时,小那的后背拱起一个包,个子也比同龄人矮小得多。小学毕业后,小那如愿考上了当地较好的中学,但从初中开始,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经常请病假,成绩也渐渐跟不上了,中考考上了县里的职高。
“我想好好学三年,还可以参加高考。”考上职高的小那不愿放弃。但现实让这位少年一次次地退而求其次:高二时,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一走路就心慌气短,不论站着还是坐着都腰酸背疼。更可怕的是,他高三时先后7次呕血,多次住院,错过了进入普通高考班的机会,最终只能参加职教高考。
深圳医生对病症进行科学诊断
小那与粤桂两地医院的结缘,源于中组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组织开展的“组团式”帮扶项目,在广东与广西医疗对口帮扶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凌云县人民医院)与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医疗单位。
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小那直到去年3月才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些,此前未曾到医院检查诊断。而真正确诊,是因为他呕血到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住院时,碰到了来自深圳的医生——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派驻专家脊柱外科医生王庆贺。
“第一次见到这个小伙子时,觉得他眼神黯淡,但交流起来发现他很聪明,而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经王庆贺诊断,小那为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侧凸角度达到135度、后凸角度达到138度,一半以上的胸椎椎体有超过90度的严重旋转。简单的说,他的脊柱已经拧成了几乎对折的麻花,而且由于胸腔和腹腔的容积也显著减小,心肺、胃肠等内脏受到严重压迫,导致出现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做大的运动,也不能正常饮食,甚至可能出现像消化道出血这类严重的并发症。彼时的小那18岁,身高却只有131cm,体重32公斤。
王庆贺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治疗,小那可能因频繁呕血而濒临死亡。王庆贺随即向院领导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王林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小那的病情,这一典型病例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大力支持治疗。
粤桂专家携手为患者治疗
王林是全国知名的脊柱畸形和脊柱外科专家,拥有丰富的脊柱畸形矫治经验。考虑到小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他为小那制定了“头盆环牵引+手术矫正”的治疗方案,并委派在外固定架矫治畸形方面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重建骨科主任陈建文到当地携手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骨科专家为小那实施头盆环固定手术。
在陈建文教授、王庆贺医生、黄选帮主任和麻醉医师刘映兰、护士黄小燕和杨玉巧等骨科专家与手麻科医护团队携手努力、紧密配合下成功为小那实施了肢体残疾畸形矫正一期手术的头盆环牵引术,手术也非常顺利。
术后的小那尽管看上去像是围绕头颈和躯干搭起了临时的“脚手架”,对外观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连接头环和盆环的4根可延长杆显著减轻了脊柱的负担,同时以平均每天不到1厘米的速度开始逐渐牵伸拉长。
这种治疗需要几个月的漫长周期,在这期间头颈无法转动、晚上只能平睡不能翻身,但渴望获得新生的小那配合医生的治疗,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有一件事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从开始牵引之后,他再也没有呕血。
在凌云分院牵引治疗期间,小那还经历了一个学子求学生涯中重要的考试——高考。由于治疗中金属支架不能拆除,进考场扫描仪会报警,小那到医院开了证明,才得以戴着支架参加了考试。最终,他被广西一所大专职业院校录取。
治疗后长高24厘米
经过4个月的牵引治疗,小那的脊柱畸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后凸角度从138度减少到70度,侧凸角度从135度减少到51度,身高从131厘米上升到153厘米。
今年6月,小那赴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由王林副院长主刀,为他实施最后的矫形手术。手术要通过软组织松解和截骨进一步矫正畸形,随后在13节椎骨的范围内置入几十枚钛钉,通过钉棒的牢固结合和支撑替代外部的牵引架。由于小那脊柱畸形严重,且伴有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脊髓纵裂等,这台手术开展起来并不容易。
“这在难度和风险上几乎就是脊柱手术乃至整个骨科手术的‘天花板’”。王林介绍说,完成这样一台手术不仅需要技术高超的手术团队,还需要麻醉师、台上护士,以及神经监测、输血、ICU等多达十几个科室医护的全力配合。这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任何一个小齿轮都不能缺少。8月9日上午开始的手术进行到10日凌晨才结束,手术圆满成功。
从治疗前的131厘米,到手术后的155厘米,小那的身高增长了24厘米,体重也慢慢增加。更重要的是,脊柱畸形的矫正使他的躯干平衡、功能、外观等方面都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善,开启了新的人生。
据了解,2022年5月,根据中组部、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开展的国家“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的要求,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负责对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进行“组团式”帮扶。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已先后选派了2批10人次专家开展帮扶工作,在医疗服务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7项,开设专科门诊接诊患者近500余人次,在科研教学能力、远程医疗、疾病防治宣教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优势,使凌云分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也使像小那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