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一位先天性脊柱畸形小伙的人生转折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4 08: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粤桂协作,重塑希望——

一位先天性脊柱畸形小伙的人生转折

一位先天性脊柱畸形小伙的人生转折

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手术现场。

一出生身体就歪歪扭扭,父母都认为他难以存活,不料他却顽强地长大成人。只是,先天性的严重脊柱畸形让这个孩子承受了超越年龄的压力——歧视、病痛,甚至死神的威胁。

近日,19岁的凌云瑶族小伙小那从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出院,在粤桂两地医生的帮助下,他的脊柱畸形得到矫正,身高从131厘米“长”到155厘米,彻底摆脱了病魔的威胁,开启了新的人生。

病情是他学习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小那出生于凌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五六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身体歪歪扭扭的,不对称。父母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是怀疑孩子不能存活下来,所以一直到孩子两岁多才给他上了户口。

小那的生命力确实要比父母最初想象的强大很多。但长到五六岁时,小那的后背拱起一个包,个子也比同龄人矮小得多。小学毕业后,小那如愿考上了当地较好的中学,但从初中开始,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经常请病假,成绩也渐渐跟不上了,中考考上了县里的职高。

“我想好好学三年,还可以参加高考。”考上职高的小那不愿放弃。但现实让这位少年一次次地退而求其次:高二时,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一走路就心慌气短,不论站着还是坐着都腰酸背疼。更可怕的是,他高三时先后7次呕血,多次住院,错过了进入普通高考班的机会,最终只能参加职教高考。

深圳医生对病症进行科学诊断

小那与粤桂两地医院的结缘,源于中组部、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组织开展的“组团式”帮扶项目,在广东与广西医疗对口帮扶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凌云县人民医院)与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结成对口帮扶医疗单位。

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小那直到去年3月才在网络上了解到一些,此前未曾到医院检查诊断。而真正确诊,是因为他呕血到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住院时,碰到了来自深圳的医生——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派驻专家脊柱外科医生王庆贺。

“第一次见到这个小伙子时,觉得他眼神黯淡,但交流起来发现他很聪明,而且有强烈的治疗愿望。”经王庆贺诊断,小那为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侧凸角度达到135度、后凸角度达到138度,一半以上的胸椎椎体有超过90度的严重旋转。简单的说,他的脊柱已经拧成了几乎对折的麻花,而且由于胸腔和腹腔的容积也显著减小,心肺、胃肠等内脏受到严重压迫,导致出现呼吸、消化、循环等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做大的运动,也不能正常饮食,甚至可能出现像消化道出血这类严重的并发症。彼时的小那18岁,身高却只有131cm,体重32公斤。

王庆贺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治疗,小那可能因频繁呕血而濒临死亡。王庆贺随即向院领导和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副院长王林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了小那的病情,这一典型病例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大力支持治疗。

粤桂专家携手为患者治疗

王林是全国知名的脊柱畸形和脊柱外科专家,拥有丰富的脊柱畸形矫治经验。考虑到小那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他为小那制定了“头盆环牵引+手术矫正”的治疗方案,并委派在外固定架矫治畸形方面处于全国一流水平的重建骨科主任陈建文到当地携手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骨科专家为小那实施头盆环固定手术。

在陈建文教授、王庆贺医生、黄选帮主任和麻醉医师刘映兰、护士黄小燕和杨玉巧等骨科专家与手麻科医护团队携手努力、紧密配合下成功为小那实施了肢体残疾畸形矫正一期手术的头盆环牵引术,手术也非常顺利。

术后的小那尽管看上去像是围绕头颈和躯干搭起了临时的“脚手架”,对外观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连接头环和盆环的4根可延长杆显著减轻了脊柱的负担,同时以平均每天不到1厘米的速度开始逐渐牵伸拉长。

这种治疗需要几个月的漫长周期,在这期间头颈无法转动、晚上只能平睡不能翻身,但渴望获得新生的小那配合医生的治疗,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有一件事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从开始牵引之后,他再也没有呕血。

在凌云分院牵引治疗期间,小那还经历了一个学子求学生涯中重要的考试——高考。由于治疗中金属支架不能拆除,进考场扫描仪会报警,小那到医院开了证明,才得以戴着支架参加了考试。最终,他被广西一所大专职业院校录取。

治疗后长高24厘米

经过4个月的牵引治疗,小那的脊柱畸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后凸角度从138度减少到70度,侧凸角度从135度减少到51度,身高从131厘米上升到153厘米。

今年6月,小那赴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由王林副院长主刀,为他实施最后的矫形手术。手术要通过软组织松解和截骨进一步矫正畸形,随后在13节椎骨的范围内置入几十枚钛钉,通过钉棒的牢固结合和支撑替代外部的牵引架。由于小那脊柱畸形严重,且伴有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脊髓纵裂等,这台手术开展起来并不容易。

“这在难度和风险上几乎就是脊柱手术乃至整个骨科手术的‘天花板’”。王林介绍说,完成这样一台手术不仅需要技术高超的手术团队,还需要麻醉师、台上护士,以及神经监测、输血、ICU等多达十几个科室医护的全力配合。这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任何一个小齿轮都不能缺少。8月9日上午开始的手术进行到10日凌晨才结束,手术圆满成功。

从治疗前的131厘米,到手术后的155厘米,小那的身高增长了24厘米,体重也慢慢增加。更重要的是,脊柱畸形的矫正使他的躯干平衡、功能、外观等方面都获得了根本性的改善,开启了新的人生。

据了解,2022年5月,根据中组部、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开展的国家“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的要求,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负责对百色市人民医院凌云分院进行“组团式”帮扶。目前,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已先后选派了2批10人次专家开展帮扶工作,在医疗服务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7项,开设专科门诊接诊患者近500余人次,在科研教学能力、远程医疗、疾病防治宣教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优势,使凌云分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也使像小那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剑胆琴心攻疑难,重建“畸形”人生
...术台上,他胆大心细如宝剑般锋利,带领团队突破极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四大禁区。手术台下,他如奏一曲琴音般细腻温暖,为没钱看病的患者四处奔走,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自诩“小医生
2024-12-16 10:31:00
“挺拔人生”脊柱健康公益行动走进毕节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健康促进中国行——“挺拔人生”脊柱健康公益行动走进毕节本报讯(记者 金 云)近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承办的健康促进中国行——“
2024-05-15 06:47:00
...红躺在床上,接受细致的医学检测。结果令人欣慰,她的脊柱康复状况良好。2018年,萧山区中医院为小红提供了免费的脊柱侧弯矫正手术。此后,萧山区中医院的医生们定期回访,关注小红的
2024-08-01 06:27:00
矫正患儿筋骨  “修正”患儿人生
...医院小儿骨科负责人。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畸形科。曾赴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进修,跟随仉建国教授学习儿童脊柱畸形矫正。擅长儿童脊柱畸形、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及各部位骨
2023-07-11 00:46:00
“医”如既往 初心不忘③丨高延征:巧手打开“折叠”人生 圆患者直立之梦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担当。大河网讯 脊柱畸形病人的“痛”,是一种难以挺起身板的身心之痛;脊柱畸形矫形术的难度,堪称脊柱手术的“珠穆朗玛峰”,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脊
2023-08-18 21:11:00
“医生叔叔,欢迎你来我家做客” 新疆巴楚县“折叠”女孩重新挺起腰杆
...。两年前,妈妈带着她去过多家医院,诊断结果为先天性脊柱侧弯。这种疾病需要手术才能治好,但是难度极高,建议她带着孩子去北京治疗。家人考虑到外出路途遥远、且花费较多,小娅的疾病就
2024-02-28 20:43:00
因右眼失明变小眼睑畸形,公益基金助小伙重拾自信
...年前的一次意外,男孩右眼失明,且眼睛明显变小,眼睑畸形,从此陷入自卑。如今,已完成高考并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的他在公益基金资助下,顺利完成眼部手术,重拾自信。2005年,洋洋(
2024-06-20 15:13: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罕见病中心副主任黄紫房表示,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三维畸形,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四类:特发性侧弯、先天性侧弯、神经肌肉型侧弯、综合征型侧弯。其中先天性侧
2025-02-28 23:21:00
O型臂3D导航加持,复旦儿科为3岁患儿矫正脊柱畸形
...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骨科团队为一名3岁先天性脊柱半椎体畸形患儿琳琳(化名)施行手术,精准切除半椎体并矫正侧弯的脊柱。琳琳也成为全国儿童专科医院中首例该项技术受益者。3岁
2024-02-21 23:4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一年级“珍珠娃”成长蜕变:让好习惯种子生根发芽,绽放惊喜绿意
江南时报讯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学期时光的指针悄悄划过了几个月,一年级的珍珠娃们正在一点一滴地蜕变,孩子们心田播下的“习惯”种子
2025-11-26 16:56:00
生命不需要快进键
去年十月,我坐高铁从西安回太原,邻座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生,他一上车就打开平板电脑戴上耳机看剧,聚精会神,一动不动。当火车穿过一个山洞
2025-11-26 18:20:00
爸妈:“预制转场”已备好!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爸爸妈妈抱着六个月大的宝宝在各高校门口拍摄大学转场视频,网友:多拍点,未来总有一个用得上!
2025-11-26 19:54:00
婚车路过父亲坟地,河南一新娘带新郎下车跪拜
大皖新闻讯 11月25日,河南濮阳县张先生夫妇迎来大喜之日。令婚礼主持人焦女士没想到的是,发嫁途中,新娘张女士带新郎下车
2025-11-26 20:23:00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