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AED救人时须清场?
急救专家:放电时确不可接触患者皮肤
本报讯(记者孙乐琪)“AED放电时要清场,否则救一个可能变成救一双。”近日,这样一条视频在网上流传。事实果真如此吗?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表示,目前尚未了解到有相关死亡案例出现。不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使用时,的确应保证任何人员不可接触除颤者皮肤。
为什么在使用AED救人时需要“清场”?陈志解释,早期心搏骤停患者处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状态,此时心脏处于极度电紊乱,没有有效活动。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对心脏释放短暂电流,进行有效电击,可以消除心脏电紊乱,恢复正常心电节律。而AED放电除颤时将放出2000伏以上的电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足够的能量穿过胸腔、重启心脏。如果一个健康人,在心电周期中的一个特定时段——“心脏易损期”遭遇这样的电击,是有可能导致心搏骤停的。目前,本市重点公共场所已配置AED近6000台,公众在微信搜索“北京120”小程序可查询重点公共场所AED电子地图。陈志提醒,如遇急危重症患者,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专业急救人员在派出救护车的同时,也会全程协助施救者完成急救、规避风险。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普通公众经过急救培训可以掌握AED的使用方法;没有经过培训的呼叫者在120调度人员或AED语音提示指导下,也可操作使用AED。公众使用AED不存在法律障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