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加强急救能力建设 全国多地启动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4 10:06:00 来源:缘之心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人,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搏骤停的抢救时间为黄金4分钟,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

不过,4分钟内,急救车很难到达。当意外发生时,具备急救技能的“第一响应人”如果能在现场果断开始施救,提供心肺复苏、(AED)电击除颤等及时的救护措施,就能为挽救生命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增强社会急救能力对于提高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如何抓住“黄金4分钟”的时间窗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生命救援提供更多保障?

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分会秘书长、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介绍,目前,我国以120为代表的院前急救医疗体系一直在逐步完善中。

陈志说:“我们的核心指标,包括院前急救响应时间都大大缩短,网络急救站点也在不断建设,但是在一些基层,120院前急救体系还不够完善,服务质量还不高。另外,即使是在发展比较好的大城市,120的服务能力与我们在临床中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心搏骤停患者,他的最佳时间窗口是4分钟,现在比如北京西城区的急救车,当你拨通120电话那一秒算起,到现场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未来几年我们争取能够跨入到8分钟,但是这和我们抢救心搏骤停最佳的时间窗口4分钟还是有很大差距。”

心搏骤停的急救有一个关键词——黄金4分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唐柚青说,这4分钟是抢救的最佳时间,但往往救护车到达前是“急救空窗期”。

他表示:“对于心源性猝死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我们本身设定的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是不能超过6分钟。超过5分钟至6分钟,意味着大脑受损非常严重,基本上失去了脑复苏的机会。在任何环境下,目击者发现有人倒地了,甚至初步判定他出现了心跳骤停,单纯靠120救护车过来显然不够。不管再怎么快,原则上来讲,也不可能达到4分钟就到现场的要求。”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就会下降10%。唐柚青介绍,目前120的调度已经能够对患者身边的家属,包括急救志愿者进行远程医学指导。

唐柚青说:“从120的响应,我们已经要求调度员必须尽快识别到底有没有出现心跳骤停,指导目击者基本的复苏要领,不要停止,等到120车到达。相当于在专业的指导下,尽可能让病人已经实施了胸外心脏按压,为后续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如何突破4分钟的时间窗口,让更多心搏骤停的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抢救?陈志进一步解释,在专业急救力量到达现场前,如果现场人员具备心肺复苏技能、会使用AED,将极大提高心搏骤停者的生存机会。因此,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非常有必要。

陈志表示:“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76万人由于心搏骤停而死亡,但是这76万人如果我们救得早、救得及时、救得正确,其实有50%的机会都是可以被挽救的。当一个人心搏骤停以后,他身边的人能够早期识别,并且在4分钟之内为他提供心肺复苏、AED的救命电击这样关键的措施,配合急救车到来的专业抢救,我们就能够成倍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全力打造“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示范区工作人员肖子文介绍,当地急救志愿者的常态化培训已经有8000多人,并成立了4支急救志愿队伍。

“在训练的机器上,可以培训急救志愿者;我们有8个固定点位,给社会工作者以及群众提供常态化的培训。通过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我们还要做一户一码的推广,在所有的小区贴一个码,让救护车随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我们要做急救领路人,也有小区已经在开始做示范区了。小区的物业和保安都是急救领路人,首先他要参加培训,成为会心肺复苏的人。比如这个小区出了这个问题,救护车一来,他马上就要带着救护车找到伤者。”肖子文说。

在培训的基础上,松山湖还在推广多项措施,搭建社会急救体系,为的就是更好地实现院前急救,目前已有成功的救助案例。

肖子文介绍:“整个市里面120和所有的AED包括所有的医院都建立了联系。出现一个病例以后,120马上就会把这个信息推送给周边所有的志愿者,一收到信息,他离患者很近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跑过去。120的车马上就会出,我们现在还装了一个车载的视频系统,求助人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医生可以一对一指导他怎么救。这是一个体系的搭建,松山湖有三例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今年,社会4分钟急救应急响应系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7个院前急救、社会急救基础较好的城市试点建立。该项目通过志愿者培训、AED定位及落实管理单位主体责任,逐步打造一个“社会4分钟急救圈”。作为试点城市,北京已通过120指挥调度系统开放AED设备定位。市民打开微信搜索“北京120”小程序,在首页就可以看到“重点公共场所AED电子地图”。陈志表示,目前基层急救能力建设的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未来将建成高效的急救响应系统。

他说:“我们要在有条件的城市首先实现对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患者精准定位。第二,在社会公共场所大量配置AED,同时这些AED的地理信息也要到120的系统上备案,并且精准定位。第三,我们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大面积的高质量的急救科普培训。第四,我们选拔出一些有意愿、有能力的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像上下班一样,当他认为自己条件许可的时候,就可以向120的系统开放他的精准定位。”

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开了好头,要实现“有人倒下,第一时间有人来救,有人会救”,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马亮表示:“怎么样让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在真正使用的时候能够用得上。现在有了硬件,大家看到路人遇到意外的时候,敢不敢去伸出援手?也同样值得关注。很重要的是打消全社会的顾虑,让大家敢于‘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且出手之后不后悔,这种社会文化的建设非常关键。我们有比较好的培训体系,怎么样去加强相关的财政投入,包括推广急救的知识,让大家都能够愿意花一些时间学习急救技能,既能够帮助到别人,在自己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编辑:刘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陈杭)北京已建成470处院前医疗急救设施和21个救护车洗消站点,配置院前救护车1066辆,其中负压救护车437辆。北京院前医疗急救实现统一指挥调
2023-09-20 20:48:00
北京举办急救主题宣传活动 倡议全社会“关注急救 参与急救”
...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 为构建人民共建共享的“大急救”环境,促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和社会急救能力持续提升,今天,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北京急救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
2023-11-21 22:18:00
新华保险全面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路为导向,开展了关爱环卫工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急救能力建设、灾难救助等多个具有较强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公益项目,留下了诸多美好画面与动人故事。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
2024-09-25 11:00:00
全市急救志愿者21000余人 AED超8800台 心肺复苏成功率大幅提升杭州日报讯 在杭州这座人口超千万人的超大城市,面对突发意外,一部24小时在线的免费电话、一支24小时待命的
2024-11-20 06:53:00
出手救人80余例!宝安已培训超30万人次
急救培训现场。 受访者供图8月14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2022》发布,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报告中发表题为《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前夜,科技如何向善?》的致辞,分
2023-08-23 10:24:00
数智赋能 重塑流程高水平打造院前急救领域“杭州样板”
...队伍”建设双线并行数智赋能 重塑流程 高水平打造院前急救领域“杭州样板”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王祺“贵单位研发并创新应用亚运智能医疗急救保障系统(EMSS,以下简称‘亚保
2023-11-23 06:32:00
...本报记者专访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胡姮北京院前急救立法监督求实效惠民生自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持续为首都百姓生
2023-09-29 00:32:00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纵深话题急救设备“不会用、不敢用”群众使用困境该如何破?杨维立9月20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
2023-09-23 00:11:00
...实施心肺复苏。由于抢救及时,这名晕倒男子恢复良好。急救在“急”。突发情况时有人能立刻施救,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十分关键。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到科学有效救护,遭遇突发状况的人很可能
2023-07-14 06: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江苏南京:延续40年的爱心小店,吸引各地食客的柴火馄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柴扉轻启处,又见炊烟起;红炉暖意融,爱洒“积善里”。每天清晨,在老城南三条营积善里小巷口
2025-11-10 09:40:00
唐山客据《法治日报》报道,李阿姨退休后从事月嫂工作,近年来基本上经老客户介绍自行接单。2023年7月,李阿姨乘坐小蒋驾驶的电动自行车与老赵驾驶的小型客车发生碰撞
2025-11-10 10:38:00
翰墨飘香润校园 规范书写展风采——济南市莱芜区方下中心中学举办规范字书写大赛
鲁网11月10日讯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意识与能力,近日,济南市莱芜区方下中心中学综合组联合教导处共同举办规范字书写大赛
2025-11-10 10:58:00
第十四师昆玉市开展中华太极操专家进校园活动 推进民族团结育人实践走深走实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深度普及,促进青少年在共同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涵育家国情怀,11月6日至7日
2025-11-10 10:38:00
正乙祠“松溪非遗会客厅”启幕 茶香戏韵交织融合 打造创新实践新样本
11月7日晚,正乙祠戏楼内古韵新声交融,“古祠有新韵 非遗共传承”——“松溪非遗会客厅”启幕仪式圆满举行。作为文化对话的“桥梁”
2025-11-10 10:07:00
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西安今日开始发放普惠托育服务消费券
华商网讯 为进一步完善西安市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提高家长对托育服务的参与度,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加快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今日开始面向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普惠托育服务消费券
2025-11-10 10:37:00
烟台蓬莱郭金城:把脉问诊解民忧,仁心妙手暖乡邻
鲁网11月7日讯(记者 王裕成 实习记者 姜晓媛)在烟台市蓬莱区,提起新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郭金城,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2025-11-10 09:42:00
翰墨润童心 艺美筑梦想——山东美术馆“艺术星期五”美育之花绽放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
鲁网11月8日讯为深入推进美育普及工作,让乡村学子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素养,11月7日上午,“艺术星期五——山东美术馆美育普及课”走进滕州市大坞镇中心小学
2025-11-10 09:06:00
央媒看太原近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节目以《山西太原:“银发族”错峰出游升温》为题,报道了我市老年人利用旅游淡季、价格走低时机
2025-11-10 07:19:00
西安市长安区女子屈女士在一高校一餐饮档口打工。今年8月,因工作时不慎摔倒,她被医院诊断为骶骨骨折等。后因与档口就停工养伤
2025-11-10 07:56:00
婚房装修,本是喜事一桩。然而,一名工人在施工中不幸意外触电身亡,让新房蒙上了阴影——业主不仅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更担忧房屋因此成为“凶宅”而贬值
2025-11-10 07:56:00
近日,刚从北京某房地产公司离职的杨先生反映,公司为其开具的离职证明中部分内容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导致他在办理公积金追缴时被主管部门指出“离职证明存在问题”
2025-11-10 07:57:00
南京唯一,社区家庭医生陈璐滢上榜“中国好医生”
陈璐滢(左)在工作中。 受访部门供图南京唯一,社区家庭医生陈璐滢上榜“中国好医生”“有问题,找陈医生!”□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你就是门口视频里讲高尿酸时该怎么吃的医生吧
2025-11-10 08:00:00
首届进博优品交易会下月在上海举办
11月9日,2025进博优品交易会宣介会在第八届进博会期间举办。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南报网讯(记者杨凡)11月9日
2025-11-10 08:00:00
南报网讯(记者江芬芬)近日,南京市鼓楼区正式发布“鼓楼企业成长突破赋能工程”,这是全省首个落地的专门为民营企业智慧赋能的企业成长突破工程
2025-11-10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