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08 08:00:00 来源:以管窥豹

12月4日20时09分,随着“嘭”的一声巨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地降落在了东风着陆场。

在太空“出差”6个月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造阶段完美收官。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出舱后,3名航天员坐在专门设计制造的椅子上,并被工作人员抬着走。

其实大家大家对这一幕已经十分熟悉,每次航天员返回地球后,都是如此操作的。那么很多人就好奇,为什么出舱后航天员要坐在椅子上?为何要在椅子上被抬着走?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从太空到地球重力环境的改变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

失重是每个航天员都要面临和适应的问题。而长期待在失重环境中,对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平衡系统等是一个综合的考验。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1、贸然站立会摔倒

在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是“飘”在上面的,他们用不到腿脚走路,这会导致对应的肌肉发生萎缩。根据国际空间的数据,航天员在进入太空之后,5~11天内就会失去20%的肌肉。

虽然空间站上配备了健身器材,能尽可能缓解航天员肌肉萎缩的状况,但这些器材只能让四头肌、二头肌、三头肌以及胸肌等主动肌得到锻炼。

而那些用来稳定姿势的肌肉很难受到长时间的刺激,这些肌肉的萎缩会让航天员站起来很费劲。

除了肌肉萎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骨骼也会有所损失。通常来说,骨骼的生长需要外力的刺激,当肌肉收缩或者扩张时,骨骼受到挤压或者扭转应力,这会刺激骨组织的生长,以降低骨折风险。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但是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不再需要对抗重力,也就受不到相关的外力刺激,那么骨组织便不再生长。

同样是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数据,航天员进入空间站之后,每个月都会流失约1.5%左右的骨组织,盆骨和下脊柱的骨组织流失尤其严重。

航天健身器材虽然可以延缓航天员的骨量丢失和肌肉萎缩,但长达6个月的太空生活还是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骨骼和肌肉有所损失的航天员,返回地球的重力环境后会“水土不服”,他们不仅要重新抵抗重力、承受自身的体重,还要支撑起重达几十斤的舱内航天服。

所以说,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贸然站里很容易摔倒甚至骨折。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2、贸然站立会晕厥

失重不仅影响航天员的肌肉和骨骼系统,还会影响他们的心血管功能。

由于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人体的血液通常是自上往下流动的,只有依靠心脏的泵促作用,血液才会向上输送至大脑等部位。心脏的跳动恰好抵消了地球重力,两者之间是一种平衡的关系。

但到了空间站失重环境之后,航天员体内的血液就缺少了自上往下流动的重力作用,仅靠心脏跳动来维持血液循环。这会导致大量的血液向航天员的头部聚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看起来面部较胖的原因。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为了适应失重环境,航天员的大脑会发出指令减少身体的血液总量。数据显示,航天员在进入太空一周左右,体内的血液总量会减少20%左右,与失重环境达成新的平衡。

当在太空中生活了6个月之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又重新回到了重力环境下,但他们的心血管功能并未跟上这种变化,体内的血液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在重力的作用下,刚刚返回的航天员体内的血液基本上都流到下半身去了,这样脑供血相对不足,站立起来很容易出现晕厥。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3、贸然站里会失去平衡

在长期执行太空任务之后,航天员的前庭系统也会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空间感知能力变化。

大脑前庭系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空间感知能力,而前庭器官能够调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球重力。所以在地球上,无论你睡在哪里,第二天醒来时,就算闭着眼睛,你也能感知到自己的位置。

但在太空环境里就不同了,由于没有重力,航天员的大脑前庭系统缺少感知的参照物,闭上眼睛就没有前后左右上下之分。一旦人的前庭系统出现变化,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脚下虚浮无力,站立不稳。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从太空失重环境中,来到地球重力环境中之后,前庭系统很可能处于紊乱状态,他们的双腿软趴趴的,很难站立起来。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4、身心疲惫,需要休息

相信很多读者知道,此次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返回,采用的是与神舟十三号返回一样的快速返回技术。不过这里的“快速返回”与我们所理解的快速不同。

在快速返回技术加持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只需要提前8小时左右撤离空间站就可以了,相比神舟十二号返回,少花费了将近20小时。

可即便如此,从神舟十四号飞船撤离空间站到返回舱着陆,整个过程也需要8个多小时,这对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除了时间长,航天员在返回过程中还会遭受快速坠落、超重、黑障区以及撞击等考验,这会让他们的身体遭受很大的冲击。当3为航天员着陆之后,已经是疲惫不堪的状态。

所以说,为了保护航天员的安全和健康,航天员回来后当天的活动都是采取坐、卧或者半卧等姿势。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5、航天员的身体恢复

除了姿势的保护,回到地球的“太空出差三人组”还需要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进行医学隔离。这当然和新冠病毒没有关系,只是因为长期飞行,航天员的免疫力等方面会有变化,采取隔离措施是另一种对航天员的保护。

与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航天员一样,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同样需要进行三个阶段、为期半年左右的身体恢复。

首先要对“三人组”进行医学隔离,为期14天左右。航天员要在北京航天城的航天员公寓内,适应地球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其次,医学隔离结束后,航天员还要进行为期20~30天的医学疗养。在此期间,航天员将在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医务人员也会根据情况为他们检查身体,提出针对性的疗养方案。

最后是恢复疗养阶段,时长大约为3个月。在此期间,要将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他们会加强训练强度,并阶段性进行体能测试等,该阶段的目的是恢复。

根据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的介绍,执行长期太空任务的航天员返回后,重新投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日常训练,大约需要恢复半年时间。

为什么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后要被抬着走?看完让人心疼

航天员每一次出征太空,都是一次生死考验,每一次平安归来,身体还要接受地球重力的“摧残”,但他们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仍一往无前!

向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致敬,欢迎你们回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3 21:40: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神舟,航天员,航天的资讯: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观察)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②: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征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③:2023年4月1
2023-10-27 06:30:00
万家灯火、蔚蓝星球,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摄影作品发布
...,壮美地球,无与伦比。今天,我们一同欣赏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拍摄的壮美图片,领略航天员镜头下的蔚蓝星球。万家灯火,璀璨星光,这是地球上最动人的烟火气。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
2022-12-13 19:43:00
随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的返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空间站将在神舟十五号在轨期间正式转入全面运营阶段。
2022-12-08 08:00
汤洪波创造不止一个历史!神舟十七号4月返回,十八号航天员确定
汤洪波创造历史了!中国第一位在轨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不得不说,航天员汤洪波创造的历史非常多了,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同时,对于整个神舟十七号任务来说,也是具有历史性的意义,那下面就来
2024-02-28 10:03:00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确定!指令长曝光,真的吗?神十七乘组4月返回
...大家说出了答案,这是真的吗?不得不说,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任务执行之下,关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点。而且我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天舟七号任务上,的确公开披露了,我国神舟十
2024-02-18 10:10:00
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神舟十九号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本报记者 刘诗瑶 喻思南图①: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现场。
2024-10-31 06:26:00
再次飞天要重新选拔!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返回,多久才能执行任务?
...防护,为车辆加装了低温启动装置等。为了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着陆后免收低温的侵袭,搜救队伍对医监医保医疗救护车也进行了升级,可以在极寒的条件下为航天员提供温度适宜的医监医保场所。
2022-12-07 11:00:00
震撼之美!航天员视角下的地球家园和浩瀚宇宙
本文转自:新华网这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在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地球家园。无限浩瀚的宇宙是怎样的壮丽景象?从无限浩瀚的宇宙眺望地球,又是怎样的壮丽景象?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七号
2024-04-20 11:26:00
神舟二十号蓄势待发,女指令长悬念待解,王亚平亮相引猜测
...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正在太空中持续执行任务,与此同时,神舟二十号的准备工作也已悄然就绪。这一连串的航天活动引发了公众
2024-12-10 17:33:00
中新网酒泉10月30日电 题: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夜赴太空 三大“护身法宝”揭秘记者 马帅莎10月30日凌晨,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驾乘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新一轮“太空
2024-10-30 05:4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给“狂飙”的AI套上伦理的“缰绳”全球首个系统级伦理垂域大模型“问道”发布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孙艳)让AI也能像学者一样
2025-11-13 08:06:00
第八届进博会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汉诺金携手湖南卫视快乐购共促“健康中国”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全球关注的年度经贸盛会,进博会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与行业代表
2025-11-13 08:57: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指尖滑动屏幕,货物飞速流转,一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年度消费盛宴,正悄然重塑江西消费者的购物车与江西商家的生产线
2025-11-13 06:45:00
新闻纵深|“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
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五十六个智能模型构建“数字工厂”“人机共生”让绿钢更绿阅读提示订单排产从48小时压缩到30分钟,钢水样品2分40秒完成27种元素分析
2025-11-12 08:1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11日,京东发布2025年“双11”购物狂欢节(以下简称“双11”)福建消费热点相关情况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昨日,抖音美洋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主播“上链接”话音刚落,新品针织衫链接的下单人数瞬间破百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顶峰人文影视艺术会客厅项目签约金额20亿元;同文文化艺术影视科技街区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
2025-11-12 08:22:00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在思明区禾祥西路,一个红色小窗口内闪着金元宝形的灯,客人抽完签、摇响铃铛、再把签递进窗口——冰激凌就会从里面递出
2025-11-12 08:22:00
厦门软件园企业:科技赋能 打开光影新视野
借助XR虚拟拍摄技术,可实现场景自由切换。图为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甚妙视觉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光影闪耀鹭岛
2025-11-12 08:22:00
●席恺前不久,星巴克以40亿美元出售中国业务60%股权。消息一传出,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瑞幸咖啡上:这个总部设在厦门的咖啡品牌
2025-11-12 08:22:00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吴美琳)11月11日,德州扒鸡®美食城三八路店重装开业,焕新启幕,美耀州城!溯源四十载
2025-11-12 08:43:00
立冬时节,寒意逐渐加重。11月7日,记者走进沧州热力有限公司热网调度中心,只见一块覆盖整面墙壁的智慧大屏格外醒目,沧州智慧热力管理平台正高效运行
2025-11-12 08:57:00
记者走基层|雄安图书馆迎来“新员工”
机器人馆员与小读者热情对话互动,数字人馆员“图小安”为读者推荐书籍,“爱心智送”机器人载着图书穿梭在图书馆内,无人驾驶送书车定时出发往雄安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点位送书……11月3日
2025-11-12 08:59: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多面手”“大力士”……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器人“天团”来了
大皖新闻讯 11月11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来到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采访团在这里邂逅了许多形态各异
2025-11-12 09:01:00
从秸秆到新材料,圣泉“链”就产业生态新格局|链上济南项新行
编者按:“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025-11-12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