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21:50: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话道出了塞北的刚劲粗犷,江南的婉丽柔美。塞北的文物有怎样的特点?6月20日,由苏州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推出的“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在苏州开幕,以102件/套精美文物为主体讲述西戎文化,展览将于2023年10月11日结束。

马家塬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晚期西戎的贵族墓地。遗址所在区域为陇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塬”即是因流水冲刷黄土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四边陡峭的台状,顶部较平坦,西戎贵族因而挑选此处作为公共墓地。

该遗址以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华丽的车马、精美的人体装饰而闻名于世。出土的车辆、金银器、宝石制品、玻璃器等,数量丰富,质料广泛,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早期丝绸之路的珍贵资料。马家塬遗址的发掘曾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又获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鋄金银铁当卢,是马家塬墓地出土工艺最繁多的鋄金银制品之一。

正面外缘装饰银箔条一周;银条内为金银箔组成的三角形流云纹;最中间覆有一大片金箔。金箔外圈錾刻一周麦穗纹,中部模印、錾刻有羊纹、鸟纹、羽纹、卷云纹。

据展览内容策划刘彬彬介绍,鋄金技术在明清时期的金属工艺品上比较常见,一般流程是在铁质基体表面用工具錾刻出密集的交叉阴刻线,然后将金、银片或金、银丝贴压装饰于基体表面。马家塬遗址出土的鋄金银器是这一工艺的早期实证,而金银与铁的搭配风格或许来自更遥远的欧亚草原。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兽面纹金带钩出土时位于M14墓主左手,为铸造而成。钩首呈长颈龙首状,钩身呈长方形,正面为高浮雕兽面,兽面有球形凸眼,眉、鼻、嘴均呈卷云纹状,额、耳及面部轮廓的边缘装饰联珠纹,四角勾起的尾部饰羽纹,为一件典型的秦式风格金器。

“秦国有着为秦以外人群制作金器的传统,西安北郊秦墓就曾发现过鄂尔多斯式牌饰的加工模具。在马家塬遗址发现秦式带钩,以及其他相当数量的秦式器物,相信是基于秦戎关系的缓和交好。从带钩出土位置来看,戎人虽然很重视这些秦式金器,贴身随葬,但对这些秦式带钩的使用方法显然一知半解。”刘彬彬说。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金臂钏出土于M16墓主右臂附近,由长方形金片锤揲出五道凸起的瓦楞纹后,合围成筒状。每圈瓦楞纹的两侧饰有金线编织而成的麦穗纹,麦穗纹之间装饰十一朵金丝圆蕊花瓣。

臂钏在甘青地区有较为悠久的使用历史,从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戎人墓地中均有发现,后又传播到西南山地。但此件金臂钏的纹饰装饰与制作技法当是受域外影响,臂钏上的麦穗纹与河北易县燕下都辛庄头M30出土的金器一道,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扭丝工艺实例。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鋄金银铁矛出土于马家塬墓地M16竖穴车坑的西北角。矛叶呈柳叶形,锋刃,中部起脊,装饰金银箔镂刻的树状图案;骹部为上小下大的长圆筒状,下部装饰三周金银箔三角卷云纹图案。骹部细长的铁矛不同于秦矛,为西北地区所特有。

据了解,这件鋄金银铁矛与车辆既具礼仪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也从侧面反映了戎人在作战方式上的变化。春秋时期西北地区的戎人墓葬中仍可见到相当数量的草原式短剑,这种器物往往都是在刻意彰显一对一决斗的作战方式,夸耀器物主人的勇武,这样的案例在欧亚草原的器物和图像上屡见不鲜。马家塬的人群似乎在有意淡化这种行为方式,出土短剑数量稀少,且等级较高的墓葬中几乎见不到。

为什么说马家塬遗址文化是“四不像”,到苏州博物馆一探究竟

刘彬彬告诉记者,整个陇山两侧位于农业人口和游牧人口的交界地带,沿着山地分布的战国戎人周旋于秦国和北方草原之间,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因此,学界在提到马家塬遗址时,着重会提到其出土文物风格上对戎的继承、与秦的交流、向胡的仿效。这种“四不像”的文化体质,更像是马家塬人在融合多种元素,于混杂中形成的独特个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苏州博物馆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涉迁徙部落。原来五千年前,长三角就有了“朋友圈”。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稻田。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6000年前江南人已经吃上香喷喷的米饭我们来到苏州城东,阳澄湖南岸,坐落于此的草
2024-10-30 15:27:00
吴江桃源镇文旅融合“大手笔:规划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 向南对接乌镇 向西联动南浔
...目选址及方案设计;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启动广福村马家浜文化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凯灵箱包、法诗菲服饰成功创建苏州市首批类博物馆。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面,组织送戏下乡、森
2024-07-20 21:20:00
带您揭开四不像的真实面纱
...人物。他不仅有着高超的道术,还有一位神秘的座骑——四不像。那么,四不像究竟是什么动物呢?本文将带您揭开四不像的真实面纱。一、四不像的起源四不像,又称谛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
2024-03-24 17:01:00
...焉》是以《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为原型,描绘出“四不像”“貔貅”等“萌兽”在深山茂林中有趣且惬意的日常故事,打造立于现实与神话间的“桃花源”。活动现场,《有兽焉》主创“靴下
2025-06-02 08:48:00
《姜子牙》四不像没台词用真人配音,萌宠的存在是为反衬姜子牙
...运的初心。在姜子牙的身边,有一只神奇的灵兽,名叫“四不像”。刚开始的时候,四不像形象高大,仙气十足。然而,它宁愿不要灵兽身份,也要跟随姜子牙,于是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形态,总是
2024-01-04 23:18:00
...马鬃、驴耳、牛蹄、鹿角的野生动物,正是如此奇特的“四不像”特征,让他立即断定出这是一头中华鬣羚。这头中华鬣羚看到巡护员拿着相机对准它时,并未惊慌逃离,反而是与之对视,神情悠然
2023-03-13 22:12:00
《史记》中的龙是如何出现的?
...中来看,龙的形象既不像蟒蛇,也不像鳄鱼,看起来就是四不像,显得很抽象,因为是用蚌壳摆出来的图案,肯定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或者就是古代先民想象出来的神物。2002年,在河南省洛
2023-08-23 15:12:00
世界上有“四不像”的神兽吗?江苏惊现麋鹿,太像姜子牙坐骑
...一个颇具神秘感的情节,讲述了姜子牙骑乘一只被称为“四不像”的神兽。这神兽原本是元始天尊的座骑,但后来被送给了姜子牙。据传说,这只神兽的形态颇为奇特,它的角犄角似鹿,面部像马,
2023-10-20 13:43:00
杨幂新片《火锅》五一档垫底,观众直呼“四不像”!
...脚印走向成功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火锅》的“四不像”标签,既不够喜剧,也不够悬疑,更别提其他。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这部电影尝试将悬疑与喜剧糅合在一起,但最终似乎两者都未能
2024-05-02 1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