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刁明杰
最多时每天需要吃四种药,一天十几粒,今年44岁的于先生5年前被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抗病毒治疗,期间病情出现反复,于先生逐渐消极。青岛第六人民医院通过长期随诊为于先生调整治疗方案,帮助于先生消除了焦虑情绪。近日,于先生按时来到医院进行复查,目前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2018年,于先生因感到长期乏力、食欲不振到外院就诊,检查发现肝功能出现异常,随即来到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入院治疗。
入院后,肝病一科专家团队对于先生进行了系统的评估,乙肝5项检查发现,于先生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都是阳性,腹部B超显示慢性肝实质损害,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确诊后,肝病一科专家团队对于先生进行了相应治疗,病情好转后于先生出院。出院后长期随访发现,于先生体内的病毒小于检测下限,但是肝功能在一年多内出现了反复地异常。通过加用保肝降酶的药物,于先生的病情逐渐稳定,然而在减量的过程中病情又出现了变化,于先生逐渐产生了消极情绪。
“慢性乙肝治疗期间定期随访可以评估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以及是否有耐药的发生,以及动态的观察抗病毒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一科副主任于君表示,为控制病情,医院于2021年5月再次将于先生收治入院。专家团队联合北京佑安医院专家进行了会诊,经沟通为于先生进行了肝穿刺活检,调整治疗方案后病情好转。随诊发现于先生肝功能恢复正常,并可以保持稳定,高敏乙肝病毒DNA定量也低于20U/ml,为正常且较为安全。“以前因为肝功能异常,吃药每天要吃四种,一天十几粒,费用也很高。”于先生表示,目前他只需服用两粒药,肝功能已经稳定了一年多,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消除了心理负担。
于君主任介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会出现反复,多可能由于患者在长期服药过程中擅自停药导致,尤其是使用保肝降酶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疗效再好,也不要突然停药。但像于先生这样检测体内病毒减少,但肝功能异常且长期反复的情况很少见。另外,不良饮食、过度劳累和生活环境改变也会导致病情出现反复,于先生的情况应该是由于生活习惯导致。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持久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
专家提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以及肝细胞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如果出现明显乏力、食欲不振、尿黄、厌油腻这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肝功能的评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