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秦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4 19:50:00 来源:戏说三国

最近《大秦赋》已经完结,但讨论并没有结束,战国这段历史开始频繁被人关注,知常容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论人才,论文化高地,秦国根本比不上齐鲁之地。秦国曾经一度时期被中原诸侯国认为是“戎”。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并不占优的秦国最终却统一了天下,为什么?

这一点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始皇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曾经想去泰山封禅,当时他是怎么做呢?

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找到鲁儒,说明他认为鲁儒才是文化高地,他们掌握的才是正统。

这帮鲁儒接到任务之后就开始争议,争来争去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仪式和结论。心急的秦始皇最后采用秦俗去封禅,遇到大雨,受到这帮儒生的嘲笑。儒生嘲笑的底气在哪里?

他们认为自己懂,秦始皇不懂。

纵观为秦国服务的,占据重要位置的,被大家熟悉的很多文臣武将并非秦国人。

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容斋随笔·卷二·秦用他国人》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秦国?

《大秦赋》中一直在吕不韦身边姚贾是魏国人。

那我们听说过秦人在中原诸国中获得显赫位置并青史留名吗?

知常容一时想不起来,不知道诸位能想起来吗?可以在下面留言提醒,谢谢!

当然秦国本国也出产战将,比如战国名将白起、王翦是秦国本地的。

总体来说秦国在文的方面似乎并没有太多出彩的人物,秦国也没有出现特别高级的学府可以和齐国的稷下学宫相媲美的。

稷下学宫是中原超一流的人才基地,我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孟子、申不害、荀子、李斯、韩非子。

孟子、荀子这是儒家中顶尖人物的存在,李斯,韩非是荀子的学生。申不害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他花了15年使得韩国强大起来。韩国就靠申不害的十五年在诸强国的包围下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战国七雄。

这些都是一等一的高人。

按道理齐国应该比秦国更有优势,因为他集中了大量的人才,近水楼台先得月。论实力,齐国一直是东方强国,方伯级别的,为什么最后反是西边的秦国得势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李斯的选择: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史记·李斯列传》

他是楚人,优先考虑楚国,但觉得楚王不行,其他诸侯国也太过于弱小,所以才选择西入秦。

这是强大之后的秦国的吸引力。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秦国?

我们再来看秦孝公的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裂土封官会侵犯谁的利益?那时还是世卿世禄制,这需要秦孝公很大的勇气。秦孝公的勇气是够的,他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商鞅,一切都由商鞅处罚,包括自己的太子犯法也一样。

给官,裂土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给实权,秦孝公给商鞅的就是实权。

要知道商鞅不是秦国人,万一有二心呢?

持这样想法的人有没有呢?

当然有了,秦孝公一死,公子虔与老世族联合起来说商鞅十大罪,说他要谋反。商鞅最后死的挺惨的。

赢政时期,韩国人郑国来秦国兴修水利,结果秦人发现郑国原来是间谍,是六国派他来消耗秦国之实力。

客观上郑国渠给秦国带来无尽好处。

此时秦公室这帮人又开始活动了,他们到处说外国人不靠谱。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史记·李斯列传》

这就是李斯上《谏逐客书》的背景。

从商鞅到李斯这一百多年来,秦国一直在要不要用外国人这个问题上反复交锋,从没有停止过。

此时就考验秦国国君的选择,是保护秦孝公的求贤令,还是废除呢?

不管是处死商鞅的秦惠文王嬴驷还是秦始皇,他们无一例外继续选择重用外国人,并且交给他们大权。比如嬴驷虽然杀了商鞅却重用张仪,张仪是魏国人。赢政逼杀吕不韦却对李斯绝对信任。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秦国?

我们再来看齐国。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聚集这帮人给高官厚禄,不治而议论。

什么是不治而议论,就是担任高官,但不任实职,讨论国事。换句话说这帮人才类似一个智囊团,参事。

一句话留而不用,只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繁荣,务虚而不是务实,看上去人才很多,实际上人才很难发挥作用。

像李斯这样想建功立业之人怎么可能在齐国找到用武之地呢?

齐国是空有宝地却不用,着实可惜。

相反秦国虽无宝地,历代秦国国君却坚定维持秦孝公的求贤令,吸引人才,最终使秦走出关中,雄峙中原,一统天下。

用人制度的差异决定统一天下的只能是秦国,虽然一度时期秦称西帝,齐称东帝。

人才多少并不一定导致国之强大,有多少人才能够发挥真正作用才是一个国之兴旺发达的根本。

人才很多却不用那就是齐国的下场。秦国的成功告诉我们人才稀少可以靠着出色的用人制度依旧可以强大到傲世天下。

所以真正核心重要的是人才机制而不是人才的多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和李斯,谁对秦国贡献最大
...,就是秦庄襄王,赵姬也成了王后。赵姬生下的儿子就是秦始皇嬴政,秦庄襄王在位3年,去世后嬴政继位。可以这么说,秦始皇嬴政的出生和嬴子楚坐上皇位,都是吕不韦的一手安排,他对秦国最
2024-04-30 22:49:00
...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后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逐渐受秦始皇重用,历任郎、长史、客卿、廷尉、丞相,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和后续一系列改革。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病逝
2024-06-08 08:58:00
秦国君主都任用了哪些人才?为何秦国能留住人才?
...员名将,蒙骜一生经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四世,秦庄襄王时期,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二城,秦国因此设置三川郡。蒙骜攻魏夺取37座城池,后被五国联军击败,秦始皇
2023-07-07 10:50:00
李斯备受秦始皇重视为何结局会那么惨呢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什么会
2023-06-14 16:34:00
六国统一背后的英雄:秦国六大名臣的传奇人生
...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直至秦始皇统治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终于一统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秦国能够吞并六国,与秦国的君主有密不可分
2024-05-02 15:37:00
这六大名相为秦国统一鞠躬尽瘁,却只有一人是善终
...了吞并六国的谋划。完成统一大业,离不开李斯的功劳。秦始皇驾崩后,李斯与赵高、胡亥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传位诏书,立胡亥为秦二世。后来,李斯被诬陷谋反,夷三族。
2023-05-19 04:03:00
李斯:才华横溢的丞相与统一中国的关键人物
...世功绩,而得到上天的眷顾更是因为李斯恰逢乱世,并与秦始皇英雄所见略同。但就是在李斯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人去世之后,强势吞并六国的秦朝很快就灭亡了,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李斯究
2023-10-17 08:42:00
李斯从一介小吏当上秦国丞相,他是如何做的?
...立下了大功,在秦朝建立后,他在担任丞相期间,还帮着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等等,还建议他废除了分封制等等。所以说李斯的功劳是很大的,而秦王和秦始皇对他也是非
2022-12-16 16:15:00
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什么没人出来求情
秦始皇驾崩,李斯的时代就结束了,与秦孝公死后的结局一样,其实冥冥之中已经注定。秦国能够从偏安一隅的弱小国家一步步走到统一天下的强大秦国,自然离不开历代秦王“奋六世之余烈”,但不可
2024-04-20 21: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