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驱车行驶在天柱县高酿镇境内的242国道,这条全国交旅融合示范公路如一条飘逸的丝带,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窗外,是连片的万亩平畴,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稻田里,鱼儿悠然摆尾,漾起圈圈涟漪,与远处北侗村寨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丰收的田园交响曲。

科技赋能,夯实“一田双收”根基
“我们指导农户科学开挖宽沟深溜,既满足了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调控,又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栖息场所,真正实现了水稻、渔产双丰收。”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农艺师、派驻高酿镇的科技特派员王凌志介绍道。
在科技特派员的持续帮扶与精准指导下,“无纺布钵苗育秧”与“沟溜式稻田综合种养”两项核心技术在高酿镇得到了重点推广和广泛应用。前者通过培育壮秧,为水稻高产稳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后者则巧妙构建了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成为实现“一田双收、稳粮增收”目标的关键路径。

2025年的测产数据显示,采用该模式的示范田水稻平均亩产高达630.88公斤,稻花鱼亩产也达到108公斤,亩均综合产值突破5500元大关,真正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理念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多亏了科技特派员们手把手地教,粮食产量翻了一番都不止!”高酿镇村民伍名美谈及自家收成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伍名美种养的55亩稻鱼,仅卖鱼一项就收入约11万元,加上稻谷销售等,家庭年收入显著提升。更值得称道的是,“沟溜式”种养模式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显著提升了稻米和鱼类的生态品质,完美契合了当下市场对绿色、健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依托万亩大坝的天然资源优势,高酿镇持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不断扩大稻渔综合种养的覆盖面。2025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5600亩,其中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面积已达5000余亩。连续两年,全镇累计投放鱼苗超过8万斤,这项富民产业直接惠及农户1600余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产业动能。
农文旅深度融合,塑造特色体验新场景
产业兴旺了,如何让“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高酿镇的答案是:深挖特色,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在地良村、隆寨村等特色村寨,“下水田、捕鲜鱼、感农趣”已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热门体验项目。卷起裤脚,踏入清凉的稻田,亲手捕捉活蹦乱跳的鲜鱼,弯腰摸索藏于泥中的田螺,静心垂钓张牙舞爪的小龙虾……这些充满野趣的农耕体验,让久居都市的游客感受到了别样的田园乐趣。
丰收时节,放眼望去,金色的稻浪与田间热火朝天的捕鱼场面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迷人的丰收画卷,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观光客前来打卡。

“我们充分依托高酿镇的自然生态优势,精心打造了网红打卡点‘栖溪·山谷村咖’,这是一家建在瀑布边的特色咖啡馆,巧妙融合了瀑布、山林、北侗文化元素以及东南亚风情,让游客在潺潺水声与鸟语花香中品味咖啡、欣赏美景、放松身心。”贵州雲庭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龙潘介绍道。
这个独具匠心的项目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周末单日接待量最高可达500人。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带动了10名本地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甘洞海天露营基地”“春花泡木冲康养基地”等。这些项目不仅仅是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当地民族文化、展销特色农产品、观赏田园风光的综合平台。

高酿镇还紧紧围绕“农民丰收节”这一主线,精心策划并持续举办了“梨花节”“优勒甜粑节”“侗年”“木杉姨妈节”“地良滚山坡节”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节庆活动,有效聚集了人气,拉动了消费。
高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位昆表示:“以‘梨花节’为例,隆寨村创新采用‘基地+公司+村集体’的合作运营模式,推出了林下烧烤、果树认领、DIY手工坊等互动性强的项目,节日期间日接待游客量超过3000人,实现了农产品周销售额达20万元的可观成绩。”
为系统化、全域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高酿镇以242国道为主轴,着力打造中国北侗文化核心展示区与天柱县传统村落集中保护区,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形成民族生态文化体验区、生态农业观光区、自然风光打卡区三大功能区。游客可以沿着242国道便捷地游览地良瀑布群、景观观景台、九龙滩漂流、泡木冲康养基地、圭大千年银杏、隆寨梨园、甘洞露营基地等核心景点,形成一个高效联动、体验丰富的“半小时旅游经济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化勇
通讯员朱俊伍
编辑 李丽
二审 余光燕
三审 安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