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才发10万块,谁生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19 12:44:00 来源:缘之心

最近,呼和浩特为了提高生育率,直接发钱了:

生一孩,发1万。

生二孩,发5万。

生三孩或者更多孩子,每胎补贴10万元。

除了发现金,当地还有其他大招。

比如,规定孕妇每天都可以领到一杯免费牛奶。

生孩子多的家庭还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不用再为学区房氪金。

等等。

考虑到呼和浩特去年的人均GDP 不过11.4万元,这波补贴可谓力度惊人、诚意满满。

不知道其他省市啥时候官宣生育激励政策,可以预计,今年各地发的生育红包应该都不薄。

坦白说,投入真金白银刺激生育,肯定比在小区里拉横幅宣传“多子多福”有效果。

也比找专家来催生靠谱多了。

因此,很多今年打算怀宝宝的年轻人纷纷为新政点赞。

他们表示,只要补贴到位,马上安排孩子。

不过,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表示看不上这点钱。

一边说着“给100万也不生”,一边建议存量夫妻们别为了区区十万块跳火坑。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持类似观点的朋友,反正网上挺多的。

前几年在微博上发过一个帖子,问大家:

“给多少生育津贴,你才愿意生孩子?”

评论区里,网友们开价基本都在百万以上。

有说500万的。

有说每月补贴5000的。

要求送五室大平层的。

还有IP上海的网友说:“如果国家能送我上海一套房,马上生孩子。”

对此,我只能劝她放弃幻想。

因为北京、上海这类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并不会为生育率走低过度发愁。

即便北京土著、上海土著不生孩子,外地人也会不断涌入这里打拼、落户、扎根,成为新一代北京人、上海人。

所以,这些发达地区永远不会缺人。

一圈看下来,我发现大家对补贴的要求都很高,当然仔细想想,这些“漫天要价”也不算毫无道理。

毕竟养个孩子真的很费钱。

据统计:

“我国居民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

上海、北京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更是高达101万元和93.6万元。”

当你把一个孩子抚养到18岁所花的成本,除以人均GDP,会发现:

“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上面算的是平均数。

如果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育儿体验——生孩子要去和睦家,养孩子要雇育儿嫂,孩子大了要送民办幼儿园,为了让TA赢在起跑线还得安排一堆兴趣班。

那么生个孩子的成本恐怕得上千万。

哪敢多生啊……

可问题是,国家发育儿补贴的出发点,并不是要让大家富养孩子,也不是让宝爸宝妈享受怡然自得的育儿生活,更不是鼓励那些死都不生娃的人为了钱多生孩子;

而是要给那些想生却生不起的家庭提供兜底性帮助。

要知道:

“我国低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约12.6万元。”

都市白领或许看不上10多万的生育津贴,但这笔钱却覆盖低收入家庭的养育成本。

如果那些家庭有能力生到三孩以上,按照多生多奖的原则,他们家的老三、老四、老n基本都可以靠国家给的钱养活。

就像欧洲移民靠着生孩子拿补贴“发家致富”,穷苦家庭或许也能靠着生小孩实现养儿防老的人生追求,并且靠补贴过上不错的生活,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这也算是件好事吧。

至少大人、孩子都能过得宽裕些,不至于像热搜上的朴国航小朋友,没有好衣服穿,没有好东西吃,就连尿不湿都得循环使用。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你不生,有的是人生。”

有人一个都不想生,有人就期待儿孙满堂。

现实中,不同群体的人生观与生育观往往就是这么参差。

当然,人口学家也不止一次告诉我们:

随着人类不断走向现代化,大家的生育意愿普遍都在下降。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多种原因。

比如,以前贫困国家卫生状况差,新生儿夭折概率高,所以必须多生保证存活率,还有一些还处于农耕和游牧状态的民族需要靠生孩子壮大族群。

但现在由于医疗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不需要生那么多孩子来自保。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变迁,人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觉醒。

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先进的发展中国家,普通人尤其是女性拥有了更多对于人生的选择权以及对于身体的主宰权。

他们了解社会竞争的激烈性,期待更好地托举下一代的人生,因此面对生育更加谨慎。

揆诸世界各国,往往是:

穷国家比富国家爱生孩子。

农村地带比城市地带爱生孩子。

人均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群比受教育水平高的人群爱生孩子。

没啥钱的人比有点小钱的人爱生孩子。

不信,可以看看这些证据:

下图列举的是世界生育率靠前的国家,基本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

美国学者根据国家GDP和生育率做了一条曲线,总体上GDP越高的国家,生育率就越低。

如果拿各国女性受教育年限和生娃数量做一张统计图,则能看出来:

女性上学时间越长的国家,生育率就越低。

在欧洲,很多国家为了化解少子化带来的风险,尝试过发钱催生。

结果发现,那些拥有体面生活和各种资源的白人并没有因此多生孩子。

反倒是找不到好工作的黑人、吉普赛人以及各路移民为了多拿补贴狂生孩子。

在美国,收入越高的人群越不愿意生育。

反而是在贫困线下挣扎的人群比其他人生得多。

中国的情况基本相似。

研究指出:

社会流动会显著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16到49岁群体代际向上流动时,生育意愿显著下降;

49岁以上、大学学历以下和乡村群体代内向上流动时,生育意愿显著下降。

无论立足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审视生育问题,你都会发现:

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

当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生育率会走低。

当人追求个体发展,处在努力打拼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克制自然欲望。

而在避孕之后,一个国家如何靠新生儿扩大内需,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又是另一个大哉问了。

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困境,舆论常常责怪那些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好像都是因为他们自私自利才导致灰犀牛横冲直撞。

专家也认为,应该对他们“重拳出击”。

把生育和公共福利挂钩,倒逼独身人士结婚生子。

理由是这群人领取的各项福利,还有养老金,实际上是靠别人家孩子交社保供养出来的。

还有博主建议我国效法日本,直接开征单身税。

让单身狗每月多缴点税,用他们的钱补贴生孩子的家庭。

……

从平账的角度看,这些想法有合理性,但从平权的角度看,多少都有点荒谬。

说到底,生娃又不是每个公民必须完成的功课,每个人都有权量力而行,自由地决定要不要,以及什么时候要孩子。

所以,每每听到学者坐而论道,网友都会拿这些问题怼得他们哑口无言:

“找不到对象又找不到工作的人,能免缴单身税吗?”

“加班太多,没时间找谈恋爱生孩子,有办法解决吗?”

“工资太低,租房、吃饭都难,根本养不起孩子,专家能帮我涨薪吗?”

谁都知道,保持人口适度增长对家族、国家和人类有正向意义。

可在拯救地球之前,人家总得先填饱肚子,理顺自己的生活吧?

连DeepSeek都会告诉你,人类那存在主义的焦虑,无法靠繁衍后代来消弭。

我们常说,刺激生育的前提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

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通过贴补备孕夫妻、帮扶多孩家庭;

可以是完善医疗、生育、托育服务;

可以是给宝爸放产假,给宝妈重返职场提供帮助;

给人口大省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等等。

可很多人想出来的捷径却是建立一个“对不育群体不友好”的社会,威逼大家传宗接代,好像不婚不育是十恶不赦的罪过…

这种方向性错误,让人哭笑不得。

须知,某些事情只能正向激励,不能逆向绑架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急了!生娃就发钱,已经蔓延到一线城市了
...速2年,16岁就能上大学。家长的负担减轻了,有利于提高生育率。为了年轻人多生孩子,真是操碎了心。甚至,有些城市还把多生孩子和买房名额挂钩。比如济南,不仅每个月每个孩子发放60
2023-01-14 08:37:00
多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举措,专家:还有待加强
...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发放生育补贴,是为提振生育率而使用的一种政策措施。实践证明,实行生育补贴制度,对于维持和提振生育率有一定促进作用。受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生育观念变化
2023-04-18 11:13:00
...排名不算靠前。天门能做成,很多城市也可以。”他说,生育率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趋于下降,是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国家都会发生的规律性现象。以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人口问题,采用引导和激励的
2025-03-03 12:35:00
...院院长董玉整对第一财经分析,发放生育补贴,是为提振生育率而使用的一种政策措施。实践证明,实行生育补贴制度,对于维持和提振生育率有一定促进作用。根据董玉整带领团队所做的一项调查
2023-01-11 13:57:00
...但似乎,无节制的家庭补贴未能刺激婴儿潮到来。匈牙利生育率(红线)与欧洲(深蓝线)、全球(淡蓝线)生育率趋势 《金融时报》制图2019年,匈牙利为父母们提供了不限制用途的无息贷
2024-08-20 16:30:00
...堪重负,少生优生是明智的。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在生育率低迷的当下,有人肯生也是好事。不用担心适当帮扶会导致很多家庭不负责任的多生滥生,即便有一定帮扶,一个普通家庭要想抚养这
2024-08-29 16:58:00
去年出生人口不到10万,1283万人口大城宣布:生孩子就给钱,生3个共给2.2万元!还有这些福利…
....3个百分点。已有25个地区出台育儿补贴 专家:我国一孩生育率已跌至0.5据界面新闻,8月29日,人口研究智库“育娲人口”发布《中国育儿补贴报告2023版》指出,到目前为止
2023-09-06 10:09:00
...么多。但是补贴这么多有用吗?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总和生育率仅为0.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甚至刷新了世界最低生育率纪录。你说上海中产们不生,还因为家里负担重,有老人要赡养
2024-12-31 14:54:00
我国去年出生人口956万
...已婚未育的女性赵婷婷(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生育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发放育儿补贴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选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
2023-10-12 16:5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法眼|扫码点餐狂要十几项手机权限,合理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子慧近日,迪奥(上海)公司因三项个人信息处理违法事实被依法处罚,此事件再度将个人信息保护话题推至公众视野
2025-09-12 10:1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陈西)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福建省共出口生物医药及医疗仪器36.1亿元
2025-09-12 07:01:00
东南网9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昨日,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与菲律宾华教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年“丝路书香•四海传福”图书巡回展启动仪式在第46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书展二楼福建展馆举行
2025-09-12 07:30:00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2025-09-12 07:38:00
9月11日,王先生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前几天,60多岁的母亲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说是给移动老用户免费送手机,后来在附近一家商店门口见面
2025-09-12 07:38: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 许晶晶)日前,由市发改委指导,市节能评审中心、市低碳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的“‘碳’寻未来校园
2025-09-12 07:46:00
中国网9月12日讯(记者李智)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全球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2025-09-12 07:47:00
吴艳:探寻传统音乐的传承密码
吴艳。受访者供图□芮天舒祁绩随着秋季学期正式开学,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教授吴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她主要从事中国传统音乐
2025-09-12 07:45:00
江西援疆人员参与打造的节目在克州音乐大赛上获一等奖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的喜庆氛围中,2025年“四季欢歌?星耀克州”群众才艺大赛音乐类决赛落幕。当融合汉、塔吉克
2025-09-12 07:10:00
用竹笛为山村孩子奏响梦想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周雪莉)9月10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公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上榜
2025-09-12 07:10:00
青滨附院肝胆外科成功完成院内首例保留脾脏胰体尾部切除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吴文召 青岛报道“没问题了,准备收尾吧,术后注意随时观察……”近日,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里
2025-09-11 17:46:00
众点关注 | 秋意渐浓 错峰游热度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结束,9月旅游市场迎来了一年中的“错峰游”黄金期。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访东营多家旅行社发现
2025-09-11 17:46:00
E起正能量(53) | 于均强:晨练路上的“生命守护者”
大众网记者 薛成琳 东营报道9月8日清晨七点,东营市供应公园如往常一样聚集了许多晨练的居民。突然,一阵骚动打破了宁静,一位60岁左右的男士昏倒在地
2025-09-11 17:48:00
千里奔赴寻存单,农行威海羊亭支行5小时精准查证赢信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通讯员 蔡秀丽 鞠玲玲“你们本可随便解释糊弄我,却花5小时帮我查得明明白白,这样的银行值得信任
2025-09-11 17:4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素材来源 毕节消防一审 何永利二审 田洋三审 孙晓蓉
2025-09-11 1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