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3月7日,“花暖——蒲河”村企新媒体合作签约仪式现场。首牌席位上的她,身着一套湖蓝色西服,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开场时,刘二堡镇蒲河满族村党支部书记肇建国向大家介绍,展柜上那些包装精美的大米都是村里特产的蟹田米。“花暖的拍摄团队非常负责,多次到我们村去拍摄,视频中的‘演员’全都是我们村的村民。梁总真心希望将我们的村庄扶持起来,为我们创建新媒体账号、教我们运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电商村。”
肇建国口中的梁总,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梁馨文。
梁馨文说:“近三年来,我系统学习了商业课程以及互联网思维。如今,我把项目带回了沈阳,希望能让辽中的企业少走弯路,让辽中的好物走遍天下……”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徐娜
奋斗路上不是一马平川
签约、进场、封顶……时隔13年,那些与项目相关的重要节点,依然深深烙刻在梁馨文的脑海里。
“当年我入场时间比较早,赶上了房地产发展最好的时期。”2010年,梁馨文到辽中投资开发房地产,“当时销售可谓冰火两重天,商品房卖得极好,可门市却非常惨淡。”
开发项目建筑整体属于徽派风格,梁馨文首先想到的是打造度假街区,以此撬动门市销售。“那时候,整个团队和我对这件事的把控力严重不足,试水了很多活动,比如夜市、美食街、啤酒节,但效果却不理想。”
“不懂得常态化运营,街区门市始终没有做起来。”2018年,为了将人群向度假街区“导流”,梁馨文投资了“花大沈”现代农旅项目。可是,由于商业策划不够出色,项目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升级自己比投资项目更重要
之后三年,梁馨文前往深圳向顶级团队学习商业,不断刷新认知,升级思维。产品选择、流量打造、团队合作、新媒体运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她不断反思。“我经常在脑海中复盘我曾经失败过的项目,如果用现代化的商业运营方式,换个路径,也许就可以成功。而以前,连卡点在哪里都不知道。”
学习的途中,梁馨文又陆续投资了2000多万元,渐渐融汇到南方资本市场的投资圈。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很多合作伙伴提议让她留在南方发展。经过一番考量与挣扎,梁馨文最终选择回到家乡,“这里比南方更需要我,我希望用我的所学所成,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新农活”赋能乡村振兴
“我手中的这袋大米,是由成千上万的螃蟹‘军团’守护的绿色大米……”宽敞的直播间内,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在向观众介绍着辽中大米。
梁馨文告诉记者:“目前流量经济依然是这个时代的风口,我们要借着这个风口,打造辽中最大的直播电商基地。通过培养一批直播人才,发掘一批辽中特产,利用资本与资源进行产业链孵化,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今的街区,正在变成直播电商的“培训王国”。那个浪漫的、有着少女情怀的“旅游型街区”,渐渐在梁馨文的时代里隐去了,而能带动家乡百姓、帮助更多人进步的“成长型街区”,成了她新的奋斗目标。
“我现在与团队已经磨合好,并锁定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就是孵化人才,为他们进行新媒体、新技能的赋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沈阳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网红,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实现破圈发展。”
一手通过“新农活”托举人才,一手挖掘明星产品,打造文化IP,实现供应链孵化。“将来我们要推出一款以盒饭爱情为主题的产品,就像江小白引爆白酒圈一样,引爆大米经济。”这是梁馨文的乡村振兴梦。
在新时代的农村,她希望能与一群人携手前行。
记者手记
梁馨文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企业家精神。在她的奋斗史中,有成功的荣耀,有失败的苦痛,有觉醒的反思,有重生的力量。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起步在前,未必坚持到最后,但总得有人带起“节奏”。
乡村振兴,这条路没有“样板间”。需要有一大批“梁馨文”来领跑,不管前路坎坷,无惧风霜雨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