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我来“道中华”征文优秀作品展播——
巴东历史文化浅析
通讯员 刘 锋
“川鄂咽喉、楚西门户”的历史沿革
巴东地处恩施州东北部,位于大巴山以东、长江三峡中段,境内有武陵山余脉,巫山山脉,大巴山余脉盘踞南北,长江、清江横贯东西,扼巫峡与西陵峡之要冲,溯江西上可抵重庆,沿江东下能至武汉,素有“川鄂咽喉、楚西门户”之称。
巴东古为信陵郡,据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巴东县,因在古巴东郡之东而得名。
巴东历史悠久。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记载:“禹贡荆州之域。周为夔子国地,后入楚。秦始置郡县,为巫县地……三国初属蜀,后并入吴。”西周为夔子国地,秦为南郡巫县地。西汉分属南郡巫县、秭归二县。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属巴东郡。三国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年)置信陵县。
南朝·宋景平元年置归乡县,属建平郡,郡治设在长江北岸的旧县(今东瀼口镇)。梁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改建平郡为信陵郡,郡治移至五里堆(今属官渡口镇)。
南宋王象之著《舆地纪胜》中载:“北周天和三年置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乐乡为巴东。以在巴水之东,故名。”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亦载:“隋曰巴东县,自此县名无改”。据此可知,在北周年间废信陵郡改为乐乡县,属信州,郡治仍在五里堆(今属官渡口镇)。隋开皇年间更名为巴东县,治所由五里堆迁至旧县坪(今东瀼口镇焦家湾)。唐武德二年属归州。五代宋元因之,期间南宋于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将治所由长江北岸旧县坪迁至长江南岸金字山北麓(今信陵镇)。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云:“巴山,一名金字山,在县治南,一峰分三冈而下,形如金字,县治依之。”其《建置志·城池》又云“背山为城,面水为池,前滨江岸,后逼高峰,营建所不能施,故向无城郭。”描述了巴东县城因山峰陡峭、地理空间逼仄,而不便建筑城郭的状态。这也使得巴东成为中国少有的没有城墙围合的古县城之一。
综上所述,巴东从公元423年正式建县,至今已有1600年县治史。在此期间巴东曾四迁其城:(南朝·宋)长江北岸旧县——(梁)五里堆——(隋开皇十八年)旧县坪——(南宋孝宗乾道年间)长江南岸金字山北麓——(1997年三峡移民)信陵镇西瀼坡。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旧县坪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旧县坪为隋朝开皇年间(598年)所建巴东县城的旧址,也是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的治所所在地。
关于旧县坪的地理位置,《湖北省巴东县地名志》载:“旧县坪位于东瀼口西北3.5公里,地处长江北岸。”由此推知,今长江北岸东瀼口镇即是旧县坪故地。东瀼口镇以西数公里处便是西壤口,著名的5A级旅游胜地神农溪从此地注入长江。
巴东旧县坪遗址分属东瀼口镇焦家湾五组和旧县坪村一组地界,在三峡库区蓄水前,考古工作者曾对巴东旧县坪这一全国首例全面揭示宋代县城的遗址进行过历时两年的抢救性发掘。无论是就其完整性而言,还是就其规模、出土文物的丰富程度而言,在整个三峡库区都较为罕见,被誉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2022“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据旧县坪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可以推断出:寇准任巴东知县及其后的北宋时期是旧县坪的兴盛阶段。
旧县坪遗址仅2.5万平方米,治所规模并不大,县城里仅百余户人家,寇准到任之后城区面积逐渐扩大。从旧县坪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北宋时的巴东县城城区东西长900余米,平均宽百余米,总面积大致在10万平方米以上。
旧县坪宋城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诸如北宋白瓷碗、影青瓷碗、褐瓷碗、影青瓷碟等各种精美的瓷器,皇宋通宝、天朝万顺等种类繁多的钱币,形状迥异的砚台等等。这些文物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宋代旧县坪的兴盛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南宋,随着县城由江北迁移到江南,旧县坪古城杂草丛生,日渐荒凉。
“巴东八景”之古亭秋月
秋风亭位于巴东县信陵镇,距离长江200余米。它面对长江,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登亭远眺,远山、江水、人家可尽收眼底,是欣赏巴东县城景色的绝佳之地。自长江行舟经此,远眺此亭,在青山、蓝天、白云映衬下,颇显秀丽动人。古亭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古“巴东八景”之一“古亭秋月”,即指此亭。
秋风亭,因最初由时任巴东知县寇准所建,亦名寇公亭。秋风亭坐落于县衙后面的山冈上,同建的还有一座白云亭,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记载:“白云亭在旧县治左,寇莱公建。”后有诗人赞曰:“昔道巴东胜,白云亭最幽。”寇准还在县庭前栽植了两棵柏树,后人尊称为“莱公柏”,比作甘棠。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亦记载:“公为令时手植双柏于庭,人比甘棠。”
寇公本意,修筑二亭是专门用以倾听百姓呼声,接纳往来文人墨客。他本人也经常在闲暇之余登亭览景吟诗,其中有些诗句是自己在巴东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比如“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务简忽兴念,不觉心彷徨”。尤其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陕西大雨,渭河泛滥,故里重灾,他听闻后写下了不少思乡诗。其《春日登楼怀归》中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联,时人赞有济川之才,是为后有大用之兆。寇准在巴东所作诗文共计156首,后结集出版,取名《巴东集》。
寇准主政巴东时,立志改造穷乡僻壤为民造福。他勤政爱民,轻徭简赋,广施教化,劝农稼穑,垦荒种植,栽桑种麻。一面下令减轻赋税徭役,一面鼓励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了当地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发展了多种经济。仅数年间,就使巴东县成了“无旷土,无游民”之地。
为了纪念寇准劝民弃猎、转为务农的功绩,当地民众修建了劝农亭。人民敬佩他,称他为“寇巴东”。由于寇准为官清廉、才能过人,后来入朝拜相。
寇准离开巴东后,人民非常怀念他,纷纷为之赋诗、立碑甚至以神话传说来颂扬他。时至今日,民众在春节玩花灯时,仍以歌舞节目《万民伞》怀念之。许多景物也以寇准的名字命名,诸如相公亭、相公竹、寇公泉、莱公柏等。秋风亭尤被视为寇准功绩和人品的象征,备受当地民众珍视和保护,过往文人墨客也纷纷驻足瞻仰。后来,又在巴东县城内修建了寇公祠,以示对寇准的敬仰。
巴东县城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由江北旧县坪迁至江南金字山北麓,由于秋风亭在当时尚保存完好,故并未随之迁徙。到了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巴东县令盛杲将秋风亭和寇公祠都迁至县城所在地,翌年竣工之时,盛杲亲作《重修寇公祠记》以示纪念。至明末,白云亭毁于兵燹,秋风亭也“栋宇倾颓”。
清代康熙、嘉庆、同治、光绪年间,秋风亭历经多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任巴东知县朱祖荫又重建了秋风亭。
秋风亭临江而建,选址讲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秋风亭是平面方形,木质结构建筑,重檐二层,高10.76米,建筑面积146平方米。屋面用灰筒瓦覆盖,瓦当有“万古不朽”铭文,以缅怀寇公。亭体由四赤柱支托,两重飞檐,翅角抬梁,龙头含珠,上下层有格扇门窗,真可谓巧夺天工。实用功能与民间工艺完美结合,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堪称巴东县古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巴东城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三峡库区蓄水后,秋风亭搬迁至巴东新城信陵镇西壤坡,屹立于长江之滨,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受到了专门的保护,随之搬迁而来的还有巴东县衙、寇公祠、王爷庙、地藏殿、神农溪水磨坊、巴东豆腐干传统豆制品作坊顾家老屋、峡江土家族传统吊脚楼王宗科老屋等,成为“秘境巴东”新的旅游景点。
秋风亭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思古抒怀的场所。自宋以来,历代名流逸士多有题咏,内容多是歌颂寇准功绩和赞美秋风亭及当地风光,秋风亭旁原有多处石碑即可佐证。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兄弟均有诗句盛赞寇准。苏轼在《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中有诗云:“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闻道山中树,犹余手植松。”苏辙也有《寇莱公》诗:“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此诗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寇准对巴东的影响。
南宋诗人陆游赴夔州时途经巴东,曾多次登上秋风亭,并赋诗赞之。其诗有云:
秋风亭(其一)
江水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
秋风亭(其二)
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
常依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
正使官清贫至骨,未防留客听潺潺。
秋风亭历史久远,历经初建、迁徙、重建、修缮,就足以证明它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它早已成为巴东人民的骄傲,成为长江三峡一带、巴东县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1990年,秋风亭被公布为恩施州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政府投资对秋风亭再次进行修缮,次年秋风亭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家族的聚居地,巴东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巴东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文化巴东”建设,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