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巴东历史文化浅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4: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我来“道中华”征文优秀作品展播——

巴东历史文化浅析

通讯员 刘 锋

“川鄂咽喉、楚西门户”的历史沿革

巴东地处恩施州东北部,位于大巴山以东、长江三峡中段,境内有武陵山余脉,巫山山脉,大巴山余脉盘踞南北,长江、清江横贯东西,扼巫峡与西陵峡之要冲,溯江西上可抵重庆,沿江东下能至武汉,素有“川鄂咽喉、楚西门户”之称。

巴东古为信陵郡,据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巴东县,因在古巴东郡之东而得名。

巴东历史悠久。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记载:“禹贡荆州之域。周为夔子国地,后入楚。秦始置郡县,为巫县地……三国初属蜀,后并入吴。”西周为夔子国地,秦为南郡巫县地。西汉分属南郡巫县、秭归二县。东汉建安六年(201年)属巴东郡。三国吴孙休永安三年(260年)置信陵县。

南朝·宋景平元年置归乡县,属建平郡,郡治设在长江北岸的旧县(今东瀼口镇)。梁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改建平郡为信陵郡,郡治移至五里堆(今属官渡口镇)。

南宋王象之著《舆地纪胜》中载:“北周天和三年置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乐乡为巴东。以在巴水之东,故名。”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亦载:“隋曰巴东县,自此县名无改”。据此可知,在北周年间废信陵郡改为乐乡县,属信州,郡治仍在五里堆(今属官渡口镇)。隋开皇年间更名为巴东县,治所由五里堆迁至旧县坪(今东瀼口镇焦家湾)。唐武德二年属归州。五代宋元因之,期间南宋于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将治所由长江北岸旧县坪迁至长江南岸金字山北麓(今信陵镇)。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云:“巴山,一名金字山,在县治南,一峰分三冈而下,形如金字,县治依之。”其《建置志·城池》又云“背山为城,面水为池,前滨江岸,后逼高峰,营建所不能施,故向无城郭。”描述了巴东县城因山峰陡峭、地理空间逼仄,而不便建筑城郭的状态。这也使得巴东成为中国少有的没有城墙围合的古县城之一。

综上所述,巴东从公元423年正式建县,至今已有1600年县治史。在此期间巴东曾四迁其城:(南朝·宋)长江北岸旧县——(梁)五里堆——(隋开皇十八年)旧县坪——(南宋孝宗乾道年间)长江南岸金字山北麓——(1997年三峡移民)信陵镇西瀼坡。

“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旧县坪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旧县坪为隋朝开皇年间(598年)所建巴东县城的旧址,也是北宋名相寇准任巴东知县时的治所所在地。

关于旧县坪的地理位置,《湖北省巴东县地名志》载:“旧县坪位于东瀼口西北3.5公里,地处长江北岸。”由此推知,今长江北岸东瀼口镇即是旧县坪故地。东瀼口镇以西数公里处便是西壤口,著名的5A级旅游胜地神农溪从此地注入长江。

巴东旧县坪遗址分属东瀼口镇焦家湾五组和旧县坪村一组地界,在三峡库区蓄水前,考古工作者曾对巴东旧县坪这一全国首例全面揭示宋代县城的遗址进行过历时两年的抢救性发掘。无论是就其完整性而言,还是就其规模、出土文物的丰富程度而言,在整个三峡库区都较为罕见,被誉为“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2022“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据旧县坪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可以推断出:寇准任巴东知县及其后的北宋时期是旧县坪的兴盛阶段。

旧县坪遗址仅2.5万平方米,治所规模并不大,县城里仅百余户人家,寇准到任之后城区面积逐渐扩大。从旧县坪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北宋时的巴东县城城区东西长900余米,平均宽百余米,总面积大致在10万平方米以上。

旧县坪宋城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物,诸如北宋白瓷碗、影青瓷碗、褐瓷碗、影青瓷碟等各种精美的瓷器,皇宋通宝、天朝万顺等种类繁多的钱币,形状迥异的砚台等等。这些文物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宋代旧县坪的兴盛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南宋,随着县城由江北迁移到江南,旧县坪古城杂草丛生,日渐荒凉。

“巴东八景”之古亭秋月

秋风亭位于巴东县信陵镇,距离长江200余米。它面对长江,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登亭远眺,远山、江水、人家可尽收眼底,是欣赏巴东县城景色的绝佳之地。自长江行舟经此,远眺此亭,在青山、蓝天、白云映衬下,颇显秀丽动人。古亭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古“巴东八景”之一“古亭秋月”,即指此亭。

秋风亭,因最初由时任巴东知县寇准所建,亦名寇公亭。秋风亭坐落于县衙后面的山冈上,同建的还有一座白云亭,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记载:“白云亭在旧县治左,寇莱公建。”后有诗人赞曰:“昔道巴东胜,白云亭最幽。”寇准还在县庭前栽植了两棵柏树,后人尊称为“莱公柏”,比作甘棠。清朝同治五年版《巴东县志》亦记载:“公为令时手植双柏于庭,人比甘棠。”

寇公本意,修筑二亭是专门用以倾听百姓呼声,接纳往来文人墨客。他本人也经常在闲暇之余登亭览景吟诗,其中有些诗句是自己在巴东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比如“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务简忽兴念,不觉心彷徨”。尤其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陕西大雨,渭河泛滥,故里重灾,他听闻后写下了不少思乡诗。其《春日登楼怀归》中的“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联,时人赞有济川之才,是为后有大用之兆。寇准在巴东所作诗文共计156首,后结集出版,取名《巴东集》。

寇准主政巴东时,立志改造穷乡僻壤为民造福。他勤政爱民,轻徭简赋,广施教化,劝农稼穑,垦荒种植,栽桑种麻。一面下令减轻赋税徭役,一面鼓励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逐渐改变了当地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发展了多种经济。仅数年间,就使巴东县成了“无旷土,无游民”之地。

为了纪念寇准劝民弃猎、转为务农的功绩,当地民众修建了劝农亭。人民敬佩他,称他为“寇巴东”。由于寇准为官清廉、才能过人,后来入朝拜相。

寇准离开巴东后,人民非常怀念他,纷纷为之赋诗、立碑甚至以神话传说来颂扬他。时至今日,民众在春节玩花灯时,仍以歌舞节目《万民伞》怀念之。许多景物也以寇准的名字命名,诸如相公亭、相公竹、寇公泉、莱公柏等。秋风亭尤被视为寇准功绩和人品的象征,备受当地民众珍视和保护,过往文人墨客也纷纷驻足瞻仰。后来,又在巴东县城内修建了寇公祠,以示对寇准的敬仰。

巴东县城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由江北旧县坪迁至江南金字山北麓,由于秋风亭在当时尚保存完好,故并未随之迁徙。到了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巴东县令盛杲将秋风亭和寇公祠都迁至县城所在地,翌年竣工之时,盛杲亲作《重修寇公祠记》以示纪念。至明末,白云亭毁于兵燹,秋风亭也“栋宇倾颓”。

清代康熙、嘉庆、同治、光绪年间,秋风亭历经多次修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时任巴东知县朱祖荫又重建了秋风亭。

秋风亭临江而建,选址讲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秋风亭是平面方形,木质结构建筑,重檐二层,高10.76米,建筑面积146平方米。屋面用灰筒瓦覆盖,瓦当有“万古不朽”铭文,以缅怀寇公。亭体由四赤柱支托,两重飞檐,翅角抬梁,龙头含珠,上下层有格扇门窗,真可谓巧夺天工。实用功能与民间工艺完美结合,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堪称巴东县古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巴东城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三峡库区蓄水后,秋风亭搬迁至巴东新城信陵镇西壤坡,屹立于长江之滨,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受到了专门的保护,随之搬迁而来的还有巴东县衙、寇公祠、王爷庙、地藏殿、神农溪水磨坊、巴东豆腐干传统豆制品作坊顾家老屋、峡江土家族传统吊脚楼王宗科老屋等,成为“秘境巴东”新的旅游景点。

秋风亭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文人雅士吟诗作赋、思古抒怀的场所。自宋以来,历代名流逸士多有题咏,内容多是歌颂寇准功绩和赞美秋风亭及当地风光,秋风亭旁原有多处石碑即可佐证。

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兄弟均有诗句盛赞寇准。苏轼在《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中有诗云:“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闻道山中树,犹余手植松。”苏辙也有《寇莱公》诗:“人知公惠在巴东,不识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处,江亭依旧傍秋风。”此诗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寇准对巴东的影响。

南宋诗人陆游赴夔州时途经巴东,曾多次登上秋风亭,并赋诗赞之。其诗有云:

秋风亭(其一)

江水秋风宋玉悲,长官手自葺茅茨;

人生穷达谁能料,蜡泪成堆又一时。

秋风亭(其二)

寇公壮岁落巴蛮,得意孤亭缥缈间;

常依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遗民虽尽犹能说,老令初来亦爱闲;

正使官清贫至骨,未防留客听潺潺。

秋风亭历史久远,历经初建、迁徙、重建、修缮,就足以证明它在当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它早已成为巴东人民的骄傲,成为长江三峡一带、巴东县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1990年,秋风亭被公布为恩施州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政府投资对秋风亭再次进行修缮,次年秋风亭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家族的聚居地,巴东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巴东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利于“文化巴东”建设,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好戏在巴东 咱们“走着瞧”——大型行浸式实景剧《千年巴东一夜回》诞生记全媒体记者 焦国斌巴东,有一代名相寇准廉洁从政、劝农稼穑的故事,有秋风亭、寇公祠、北宋县衙
2023-01-19 07:16:00
凝聚青年力量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推进实践育人
...巴东县文史馆、巴东博物馆和巴东非遗馆,深入了解巴东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与当地文化名人交流学习,实地对中元子村展开了密集调研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为后期打造文化兴农、“一
2024-08-22 17:38:00
茶出峡江香天下
... 全媒体记者 黄 华盛夏时节,走进“中国茶业百强县”巴东,一垄垄茶园青翠欲滴,好似为大地铺上了绿毯,茶农的笑声伴着茶香,弥漫在茶园上空。一片小茶叶撬动一个产业的崛起。巴东县
2023-07-31 09:34:00
...斗中牺牲的烈士们,让革命旧址成为红色教育培训场所、历史文化承载地。“绿葱坡镇有很多红色故事,解放鄂西南战役的故事里有很多野花坪村的乡亲父老。作为一名红色讲解员,我要把红色故事
2023-07-03 10:54:00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8家省级旅游度假区
...平方公里,生态优美,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物产丰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江汉平原明珠”,四季皆可游玩:春天碧绿的田野、夏季火红的荷花、秋天满湖的河鲜、冬季静谧的炊烟……度
2023-01-02 09:24:00
...恩施日报用好校园“五景” 让美好教育在这里发生——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优化管理促提质全媒体记者 曾宪宇 通讯员 李继华 易继兵 袁玉荣一所学校除了要有高效的课堂、绿色的
2024-05-21 10:39:00
谁被误认为是首次农民起义领袖,歪打正着把云南纳入中华
...国也灭了,设置了巴郡,但当时的巴郡只占据巴西地区,巴东还有巴国残存势力,沦为秦国附庸。巴国国王 不论是看《大秦帝国·纵横》还是看通史教材,楚怀王身上的标签就是昏聩无能,
2024-07-14 19:08:00
一片“橘心”照山乡
...的幼苗芽口发芽了,可以去除薄膜。”近日,气温回升,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橘园,树上橘花飘香,树下绿肥似毯。站在一棵嫁接成活的柑橘树前,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焦国柱一边示范操作,
2023-05-10 11:06:00
北京恩施企业商会(巴东分会)举行巴东籍在京企业家恳谈会
7月17日,北京恩施企业商会巴东分会在北京举行“情系故里·京遇巴东——巴东籍在京企业家恳谈会”。巴东县委书记黄波率队赴京,与在京巴东籍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叙乡情纽带,共商家乡发
2025-07-19 2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