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王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妈妈,妈妈,我们明明是鲤鱼,为什么大家叫我们‘稻花鱼’呢?”
“因为我们生活在稻田里,又吃着落稻花长大,所以苗家人才叫我们‘稻花鱼’呀!”
通俗生动的语言,搭配独具一格的水彩画呈现,贵州苗族稻花鱼养殖系统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存智慧,便以这样润物无声的方式,走进儿童读者心中。当孕育于贵州淳朴大地的优秀农耕文化与活泼生动的绘本形式相遇,“梯田上”的非遗贵州由此呈现在读者眼前。
作为关注贵州本土文化的儿童绘本,由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教师杨珂担任文字作者创作的《稻花鱼》,在2021年一经面世便吸引了广泛关注。它以黔东南州月亮山深处一个宁静的苗寨为背景,以节气为线索,从一条生长在稻田里的鲤鱼的视角展开叙述,在小鲤鱼对于稻田生活从不甘心到甘之若饴的转变中,将苗族“稻鱼系统”所蕴含的智慧娓娓道来。
随着绘本被翻开,黔东南州苗寨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在眼前——秋天,寨民们收割完稻谷,热热闹闹过起苗年;惊蛰一过,苗家爷爷把小鱼移到有“鱼子草”的小水塘里;立夏,当秧苗在稻田里扎稳根,苗家爷爷带着孙女又把小鱼放回了稻田里;大暑,寨民们引水入稻田,日日夜夜守水……勤劳、聪明的苗族人在传承多年的古稻种植习俗的实践中,传达着朴素的生存智慧,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贵州河湾苗学研究院院长、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杨培德评价:“稻田养鱼,是对苗族千年农耕历史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理念的体现。这种极具乡土性、地方性的生态科学智慧,在现在显得尤为珍贵。《稻花鱼》绘本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拟人化手法,再现了乡土稻作习俗和稻花鱼的养殖过程,普及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乡土知识,起到了生态文化教育作用,非常推荐给孩子们阅读学习。”
70年代的黔东南州黄平县清水江边的一个苗寨里,杨珂出生的地方,种稻养鱼的传统在这里完好地延续着,她便从小浸润在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里。长大后,杨珂先后从事过心理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撰、教育研究等工作。丰富的跨领域工作经历,让杨珂得以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到文化与教育哲学。
在陆续进行的基层教育培训和乡土文化考察中,杨珂看到了基础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于是开始重点关注学前教育中的本土化教育问题,并尝试以宣传本土文化为主旨进行绘本创作,《稻花鱼》便成为这一系列实践的开端。
杨珂邀请了贵州民族大学教师宋晓璐担任绘画作者,共同创作了儿童绘本《稻花鱼》。她将自己对贵州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特理解,都融入了这本《稻花鱼》,希望通过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培养儿童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期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发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内生动力。“当非遗文化以创新的表达拥抱新生代,它的传承与发展便有了可持续的路径。”杨珂说。
于是,这种不生长在江河湖海,而是孕育于贵州稻田中的鱼儿,带着苗族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农耕智慧,游进了读者心中。
记者:能否分享一下《稻花鱼》的创作源于怎样的实践经历与文化思考?
杨珂:我是贵州土生土长的苗族人,是在农耕文化的浸润下长大的。我的祖辈父辈一直延续着传承了千百年的“苗族古稻种植习俗”,顺应着四季时令、自然生态的变化劳作,养儿育女,创造新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饭稻衣棉”的农耕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新生代的苗家人包括我自己对“苗族古稻种植习俗”也越来越陌生。“民以食为天”,但“食”在哪里?“食”从哪里来?这些疑问已经从常识性问题逐渐演变成古老难解的问题。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向下一代介绍“苗族古稻种植习俗”,这其实也是我作为一个苗家人的一点私心吧。
其实,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特别关注和研究贵州的民族文化,这些年也去过很多地方调研。2020年4月,我受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邀请作为文化扶贫专家组成员到从江县丙妹镇大歹村调研。大歹村坐落在从江县月亮山的一个山头上,风景十分优美,韵味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苗族农耕文化,其中就有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稻作习俗”。在这里,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共生共荣,质朴的村民过着祥和安稳的生活。我们在对大歹村提供物质帮扶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保留当地生态文化以及维护村民精神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用绘本的形式记录下大歹的样子,记录下传承千年的稻作习俗,是对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关照,也是对生命之根的探寻与思考。
记者:“稻田养鱼”这样一种朴素的农耕实践,传递着怎样的生存智慧与文化价值?
杨珂: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种植水稻了。直到今天,在我的家乡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之中、溪谷河流之畔,独特的水稻生产技术及丰富多彩的水稻复合文化依旧被完整地保留着,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水稻养育了一代代苗家人,苗家人把水稻视为和人一样有灵性的物种,用自然之法从水稻中寻找生活的源泉及获取生计福祉。从立春开锄到播撒种子,从打开秧门到投放鱼苗,从夜夜守水到吃新庆丰收,苗家人辛勤劳作,精心呵护,架起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桥梁。他们用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朴素而原始的技艺,实现了人、稻、鱼等自然万物的共生共荣:人种植水稻——鱼和人照料水稻——人和水稻帮助鱼躲避天敌。就这样,人与自然相互守护,相互收获。
2011年,黔东南州从江县的“稻鱼鸭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又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苗族古稻种植习俗”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名录。
记者:能否向我们解析一下“稻花鱼”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杨珂:“稻花鱼”是最能体现稻作习俗的生态系统,它完整地展现了人与鱼、鱼与稻、人与稻相互守护和相互成就的和谐关系。
苗族传统的农耕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构建了当代生态伦理建设的活态化资源,与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及生态伦理的中心思想——“非人类中心主义”不谋而合。现在的孩子与真实原始的自然的距离在拉大,希望书中这条曾经渴望逃离稻田并最终留下守护稻田的小鲤鱼可以引领孩子们在农耕时令的发展变化中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平衡关系,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情感,敬畏自然,热爱自然。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挖掘贵州的本土文化,用更多好的形式向大众展示贵州的独特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