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5 13:4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夏日时节,控拜村与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郊外雷公山半山腰的阳面上,经常能听见叮叮当当的打制银饰声——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银匠村”控拜。

控拜村海拔近1000米,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由上寨、中寨、下寨三部分组成。村落中纯木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疏密有致。村落四周是层层梯田,远离村落处海拔较高,分布着茂密的森林。村落、梯田和森林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恬静田园景色。

“控拜”是苗语音译词,翻译成汉语是“猪脖子”之意。据传,控拜祖先搬迁途中经过控拜村,看到该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就像人见人爱、肉多骨少的“猪脖子”,因此将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亲昵地称为“控拜”,并在这里安居乐业,世代繁衍。

控拜村的银饰锻造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很多家庭都与银饰有着极深的渊源,他们子承父业,薪火相传,形成了银匠们独特的集体记忆。银饰锻造技艺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控拜村村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控拜村不断加大对村寨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强村寨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保持了控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璀璨的银饰锻造技艺和美丽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控拜村的两张名片,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年旅游收入超过千万元。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的传统民居依山而建,鳞次栉比(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一间传统民居掩映在控拜村的青山绿水中(7月10日摄)。一间传统民居掩映在控拜村的青山绿水中(7月10日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王红梅在制作银项圈(7月10日摄)。新华社发(余天英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在银片上雕刻花纹(7月11日摄)。新华社发(余天英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这是在控拜村村民龙太阳家里开的银饰工坊中拍摄的银饰产品(7月11日摄)。新华社发(余天英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这是在控拜村村民龙太阳家里开的银饰工坊中拍摄的银制器具(7月11日摄)。新华社发(余天英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龙泽录肩挑扁担走在稻田间(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的传统民居和稻田相得益彰(7月10日摄)。控拜村的传统民居和稻田相得益彰(7月10日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杨通英在自己家的凉亭内缝制苗族服饰(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杨通英在自己家的凉亭内缝制苗族服饰(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杨通英在晾晒棉被(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李普桥在给家里养的鹅喂食(7月10日摄)。控拜村村民李普桥在给家里养的鹅喂食(7月10日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龙泽录在稻田中劳作(7月10日摄)。控拜村村民龙泽录在稻田中劳作(7月10日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杨通英走在村中的树林里(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龙泽录(右)、杨通英走在村中的树林里(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控拜村村民龙泽录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回到村子里(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控拜村村民陆二毛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回到村子里(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晚霞将控拜村染成金黄色(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的传统民居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静谧(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控拜村村民毛榜金(左)、穆仕建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回到村子里(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控拜村的山谷中飘起阵阵炊烟(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夏日时节,银河在控拜村的夜空中熠熠生辉(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龙太阳在为前来研学的高中生讲解银饰制作知识(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龙太阳(左一)在为前来研学的高中生讲解银饰制作知识(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村民王红梅在为前来研学的高中生讲解银饰制作知识(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控拜村的传统民居和稻田相得益彰(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贵州西江控拜村:600年间回荡的银之歌

日落时分,晚霞将控拜村染成金黄色(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丨回首奋斗路 迈入振兴年——贵州村级年会现场直击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1月15日电 题:回首奋斗路 迈入振兴年——贵州村级年会现场直击新华社记者欧甸丘、蒋成、崔晓强临近春节,贵州各地农村陆续迎来村级年终总结会。发放集体经济
2023-01-15 20:41:00
追光|“姑妈篮球赛”,破圈了!
本文转自:新华社“只要不把篮球抱回家就不算犯规”这句略显夸张的话较为形象地概括了“姑妈篮球赛”的特点大约20年前“姑妈篮球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兴起一位摄影师在雷山县排里村拍
2024-03-23 17:2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5月10日电 题:从自娱自乐到为人所知——“姑妈”篮球赛缘何能走出大山?新华社记者郑明鸿今年以来,规则新颖、主打快乐的“姑妈”篮球赛,让西江千户苗寨所在
2024-05-10 15:29:00
不同“民族风” 融汇在“村超”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6月11日电 题:不同“民族风” 融汇在“村超”新华社记者郑明鸿、施钱贵这个端午佳节,从四面八方齐聚贵州小城榕江的游客和当地群众,不仅能观看精彩绝伦的足
2024-06-11 18:07:00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贵阳7月11日电题:煤山变茶山、矿工变茶农、茶园变景区——一个贵州煤矿乡的生态转型之路新华社记者杨欣、潘德鑫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是“江南煤海”贵州省的一个典
2023-07-11 11:54:00
贵州贡米村:“三步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7月27日电 题:贵州贡米村:“三步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新华社记者刘智强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有个村子叫贡米村,从村名不难看出,这里跟大米有些关联
2023-07-27 20:42:00
镜观中国丨全面深化改革十年间·乡村振兴新面貌
...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在浙江诸暨东白湖镇的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基地,东白湖镇党员志愿者(右)和基地负责人一起直播销售铁皮石斛花茶
2023-10-11 16:34:00
新主体 新方法 新农机——贵州秋粮丰收“密码”一线观察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贵阳10月12日电 题:新主体 新方法 新农机——贵州秋粮丰收“密码”一线观察新华社记者刘智强目前,贵州秋收已接近尾声,各地陆续传来增产的喜讯。贵州省农业
2023-10-12 17:39:00
贵州兴义:“消失”的山峰
...继安龙“金字塔”火爆出圈后,黔西南又一奇特景观引来新华社关注。新华社记者刘续深入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多视角对村里的奇峰进行了拍摄,以“‘消失’的山峰”为题进行播发,现摘登如下
2024-05-22 09: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