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16: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语:

关羽去世不久,曹操就跟着走了。当时曹丕登基称帝,篡夺大汉江山,刘备趁着这个机会也在成都登基继承汉统。

这个时候大汉王朝已经灭亡,刘备属于地方割据政权,不具备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宣布攻打东吴,夺回荆州,为关羽张飞报仇雪恨。

结果我们都知道,不仅伐吴失败了,刘备把自己的老命也丢了。那么如果这个时候刘备联合东吴,北伐曹魏的话,胜算是不是更大一些呢?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01北伐曹魏,的确比伐吴胜算大一些。

曹操刚刚去世,北方尚且处于一片动荡之中。当时曹丕又篡汉自立,他本身没有多少威慑力,所以曹操的旧部对曹丕是否非常忠诚,这存在一个问题。

此外,那些反对曹丕登基的力量,本身就处于摇摆不定当中。如果这个时候刘备能够出兵北上,那么他们一定会成为帮助刘备推翻曹丕的重要力量。

曹丕跟他老爸曹操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曹操带兵是一流水平,可是曹丕带兵却是三流水平。所以说刘备带兵北上的话,曹丕铁定不是对手。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在曹魏政局尚未稳定的时候,刘备能够选择北伐,我觉得是比较明智的一个选择。毕竟刘备此刻需要做一个选择,一方面是要报关羽的仇,这是自家兄弟的私仇。还有一方面是要报汉献帝被废的仇,这是大汉王朝的仇恨,这才是最重要的众仇。

所以说刘备如果选择为大汉王朝报仇,那么跟随者更多,诸葛亮和赵云这些人,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刘备对抗曹魏政权。

蜀汉内部能够做到同仇敌忾,在曹魏尚且不稳定的情况下,蜀汉拿下关中地区,基本上不成问题。

毕竟当年在汉中,就连曹操都不是刘备的对手,更别说后来上台的曹丕了。若是刘备真的这么做了,或许历史会被改写,虽然刘备未必可以一统天下,可一定轮不到司马家族坐天下了。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02刘备伐吴存在的困难,要多一点。

刘备之所以要讨伐东吴,那是因为东吴背叛了刘备集团,偷袭了荆州,并且杀掉了关羽。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彻底触怒了刘备。

不过关羽被杀的时候,刘备还不足以跟孙权相抗衡,因为他刚刚在汉中击败了曹操,损失比较严重。所以关羽之仇暂时就放下了。

这一放,就放到了他登基以后。刘备登基做了皇帝,第一份诏书,那就是讨伐东吴的招数。这件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东吴不是汉贼,曹魏才是汉贼。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所以刘备在当时要讨伐东吴,一定有这么几个困难需要克服才行。

首先那就是刘备集团内部支持伐魏的声音。不少人表示伐吴是不对的,比如说赵云就直接说明了伐吴的错误,他们应该讨伐曹魏,因为曹魏才是汉贼。其次是东吴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刘备过来,其实就是瓮中捉鳖的事情。除非刘备强大到,连陷阱都不害怕。再则那就是曹魏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的情况,刘备伐吴,是曹魏最想看到的一件事。因为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还能够在最后渔翁得利。由此可见,刘备铁了心要讨伐东吴,必须要给大家把这些问题都解释透彻了才行。刘备解决这件事的办法非常粗暴简单,那就是谁反对就不带谁去。

所以我们看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和赵云这样的人都没有被带上战场。这可以说是这次夷陵之战战败的主要原因。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03刘备伐吴,不仅仅是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

关羽是东吴杀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杀张飞的范疆张达二人,也都逃到了东吴去。所以刘备的左膀右臂之死,都跟东吴脱不了干系。

那么刘备当然要兴师动众地朝着东吴开炮,可刘备当真只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吗?一味重视感情的人,能够开创宏图大业吗?

我觉得未必,所以可以肯定一点,刘备伐吴,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姑且猜测一下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一,刘备伐吴是师出有名,可以激起手下将士们的斗志。当时关羽被杀以后,荆州派系的将领们都跃跃欲试要为关羽报仇,如果不报仇,或许会酿成兵变。第二,刘备伐吴可以夺回战略要地荆州。荆州对刘备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不仅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可以生产源源不断的粮草。而且还是北伐曹魏的最佳出口,因为出了荆州北上,那就是一马平川的好时候。第三,刘备伐吴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因为北伐曹魏需要翻山越岭前往关中。而伐吴只需要带兵顺江而下,就可以直奔荆州而来。不管是运送军粮,还是输送士兵,那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由此可见,刘备之所以讨伐东吴,是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的。我们不能因为他最后失败了,所以就认定他这次的军事行动是不对的。如果东吴没有陆逊的话,结果还真的没法预料。

刘备登基后直接北伐曹魏,能够完成一统天下之志吗

总结:历史证明,孙权活着的时候,谁也别打东吴的主意。

很魔性的一件事就是,孙权简直堪称防守之神。他活着的时候,确保任何一支力量都没有入侵东吴的可能,这也是怪了。

因为孙权主动进攻的时候,表现实在是太烂,根本不能侮辱统帅这个词,那就是个垃圾。可是在防守上,孙权却做到了天下统帅都做不到的事情。

孙权活着的时候,至少顶住了三次强烈的进攻:

首先第一次那就是曹操席卷荆州以后,对东吴的讨伐,结果孙权任用周瑜,一场赤壁大战以后,曹操灰溜溜地逃回了北方。其次就是刘备带领大军前来讨伐孙权的时候,孙权任用陆逊,将刘备几十万人马全部损毁。自此蜀汉政权一蹶不振,谁都知道铁定是要灭亡的。再则紧接着就是曹丕大军40万分为三路南下,打算一口气吃了孙权。结果刚刚击退刘备大军的孙权集团再次抵挡住了曹魏大军的进攻,堪称奇迹。所以说在历史上,只要孙权还活着,真的是谁都别想进攻东吴。不管是大都督人选的正确性,还是运气时机运用得当,孙权防守的确太厉害了。

所以说在伐吴这件事上,刘备其实应该要相信命运的安排,孙权作为东吴的领袖,真的不好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刘备攻打孙权的决心大于孙权攻打刘备的决心
...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就预示着孙权已经意料到后来刘备的复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孙权在政治确实有天赋,趁着关羽北伐襄樊之际,没费多大力气,就拿下了关羽所镇守的荆州三郡,
2023-08-25 06:03:00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战败的蜀国
...,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前,另一个发生在夷陵之战后。在刘备兴兵伐吴之初,孙权两度派遣使臣向曹丕称臣,遣使纳贡,态度十分谦卑,还把当初扣留在东吴的于禁等人送还曹丕。孙刘联盟本身就是
2024-05-25 16:40:00
为何曹丕称帝后,孙权不发兵讨伐,反而向曹丕称臣
...恶名,丢失民心,还给其他两家讨伐自己的理由。所以,刘备起兵,打的是兴复汉室的旗号;孙权虽雄踞江东,也自称汉臣;曹操更是只做了一个汉朝丞相。曹操死后,曹丕打破僵局,率先称帝,刘
2023-06-25 17:29:00
孙权奇袭荆州前,为什么要斩杀关羽?
...出使者回访,但孙权的这个细节很少有人能够重视,包括刘备阵营的关羽。鲁肃与吕蒙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尤其是国与国的关系,更是如此,孙权与刘备的过节从当年刘备借荆州
2023-08-25 17:52:00
蜀汉政权为什么一定要优先北伐曹魏
...起来对抗那个最强大的政权。这就是赤壁之战时,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击败曹操,曹操失去统一天下的时机,即使如此,曹操势力仍然是天下最强的势力,孙权与刘
2024-07-15 19:01:00
曹丕的才能真的只到曹操的十分之一吗
...昭示着一个真理:才能越大,寿命越短。孙权是在曹操、刘备中活得最长德帝王,按照三国的“铁律”,孙权很无能,以至于到死都没有统一天下。孙权没有曹操逆天的军事能力,也没有刘备仁义的
2022-12-22 17:41
公元221年,为报东吴袭夺荆州,杀害关羽之仇,刘备对东吴发动了讨伐。在随后爆发的夷陵之战中,东吴的陆逊对蜀军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双方在夷陵相持了半年之久。最终陆逊抓住刘备“兵疲
2024-06-02 20:09:00
真实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有多大?看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
夷陵之战,乃三国末期汉昭烈帝刘备主导的一场攻吴战事。其宣称率七十万大军,以替义弟关羽复仇之名,冲破三峡,进击夷陵,对吴国新获不久的荆州构成直接威胁。然而,东吴大都督陆逊施奇谋,致
2024-08-17 10:34:00
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讨伐东吴?
公元219年12月,关羽遭东吴军擒杀;公元221年7月,刘备以蜀汉(以下称季汉)主要军事力量,出征讨伐孙权。丢了荆州的刘备集团当时整个季汉的总兵力大约11万多,刘备以4万多兵力为
2023-01-24 22: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