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23 11: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酱酒酿造,蒸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每年重阳节下沙,以及重阳节一个多月后的糙沙,这两个生产环节新投入生产的高粱在经过润粮后,需要上甑蒸煮。这个时候高粱蒸煮程度合适与否,直接决定着全年酿酒生产的成败。

酱酒酿造有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酿一瓶好酱酒的秘诀:“一曲二火三功夫”。一曲就是大曲的质量,二火就是高粱蒸煮的好坏,三功夫就是酿酒工匠的精耕细作。

怎样去判定高粱蒸煮程度?

长期以来,评价酱酒酿造过程高粱蒸煮的方法,主要是依靠有经验的酿酒工人手捻、鼻闻、眼观的感官判断,评价标准多见于“七分熟、八分熟、柔熟”等主观描述。

国台酒业集团技术总监卢君介绍,这一种基于感官经验式的判断,标准模糊,易受人员经验及主观影响,不利于蒸粮程度及酿酒过程的稳定性控制,也不利于规模化的生产。国台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提出数字化解析蒸粮程度的糊化度指标评价方法,将高粱蒸煮从传统的主观判定,转化为数字的方式。

卢君讲述了国台三个品质故事,呈现了国台如何在酿酒重要工艺环节,将传统的依靠模糊的、经验性的评价方式,转化为依靠科学数据的方式。这些创新性的技术是如何应用在生产中,并提升国台酒品质?一起走进国台的故事。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国台酒部分科研人员

高粱要蒸煮到什么程度?糊化度指标告诉你

“蒸煮高粱的目的,就是让高粱淀粉糊化。”卢君说,何为糊化?他举了一个易懂的例子:“就像我们吃的大米,要煮熟了才能吃,让生淀粉变成熟淀粉,这样有利于消化。这一过程,也可称之为糊化。”

而高粱糊化后,有利于微生物利用糊化后的可发酵性糖进行生长繁殖和代谢,更有利于发酵。因而,高粱蒸煮是整个酱酒酿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针对高粱蒸煮这一关键工艺,卢君团队根据在蒸粮过程中高粱淀粉结构发生变化的原理,在行业内开创性提出了数字化解析蒸粮程度的糊化度指标评价方法。

在构建糊化度指标模型过程中,卢君团队对酱酒酿造的下沙、糙沙生产阶段选取不同蒸煮程度的高粱样品,让经验丰富的酒师进行感官评判,之后在实验室检测高粱样品酶解后的还原糖含量、初始淀粉含量等指标,探索出数据模型,计算出样品糊化度。

从2018年开始,国台技术团队与数十位经验丰富的酒师合作,收集感官经验数据和糊化度检测数据,录入数百份对比数据。经过4年多的数据收集和跟踪,国台成功建立了一种评价高粱蒸煮程度的糊化度模型,不同蒸煮程度的高粱样品均可以匹配特定的糊化度数据区间,关联效果良好。

根据国台建立的糊化度模型,在实际下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确定蒸煮程度的标准为“10%≤糊化度≤16%”,对应传统主观判定标准“七分熟”;糙沙生产过程中就可以确定蒸煮程度的标准为25%≤糊化度≤32%,对应传统主观判定标准“八分熟”。

这种评价酱酒生产过程中高粱蒸熟度的模型,科学地解析“七分熟”“八分熟”,将传统的经验转化为数据的标准,并应用于指导生产,改变了以往酿酒生产时只能依靠经验判断的方式,提高了国台酿酒生产的质量把控能力。

2021年,国台技术团队在《中国酿造》核心期刊上发布研究成果,题为《一种评价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高粱蒸煮程度的技术研究》,引起了行业界的广泛关注。

卢君认为:“现在,再以口传心授‘传帮带’‘老带新’的方式来传承技艺,不容易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还会造成知识和经验在代际传承中出现部分的断层和缺失。”

国台的办法是运用科技手段,将传统酱酒工艺中依靠经验和模糊的操作方式,转化为依靠数据的方式,以糊化度数据为评判指标,从而更加有效、稳定的控制高粱蒸煮这一关键工艺。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国台酒业集团技术总监卢君

生物传感器如何闻香判断发酵效果?

在国台酒厂,一名车间酒师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往往都是走到酿酒车间堆积区,在糟醅(高粱和曲粉混合发酵后的混合物)堆子腰部位置,把手插进堆子,感受高粱发酵的温度。随后,酒师手捧一把糟醅,闻香、手捻,判断其糖分和水分等。这是传统酿酒师们依靠自身经验去判断糟醅发酵效果。

但在卢君看来,过去评判高粱发酵效果主要依靠感官观察是否达到标准,这会导致不同车间,甚至同一车间不同班组所生产的基酒品质存在差异。

摸索传统工艺的原理本质,用数字化、标准化的方式完美再现,从而解决类似问题,这是国台的惯例。2020年,国台科研技术人员多方调研、考察,开始接触到生物传感器分析仪。

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可检测包含葡萄糖、L-乳酸、乙醇等多种物质含量指标,且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国台技术团队着手将该仪器运用在评价酱酒发酵效果。

心动就行动。当年国台就率先引入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并结合生产实际需求,选择了葡萄糖、L-乳酸、乙醇三种指标作为常规检测指标,尝试应用。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经过2年的研究,在2022年12月,国台技术部完善基于传感仪检测的酱香型白酒出入窖及窖内糟醅葡萄糖、L-乳酸、乙醇的检测方法,完成方法验证,并建立基于传感仪检测的酱香型白酒出入窖糟醅质量标准。

2022年底,《基于传感仪检测的酱香型白酒出入窖及窖内糟醅葡萄糖、乳酸、乙醇的检测方法》及《基于传感仪检测的酱香型白酒出入窖糟醅质量标准》开始在国台厂区大范围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应用,为国台生产工作提供了更多有效信息,有力保障了国台基酒质量及产量。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探索者到标准制定者,国台不断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全力技术攻关,推动智能酿造战略,都没忘初心,就是提升国台酒的品质。

检验每一瓶国台酒“指纹”,确保酒质更恒定

长期以来,白酒产品在出厂前最后一道重要质量关卡,就是品酒师感官品评。品酒师依靠个人经验和感官感受对产品进行把关、评价。但是,品酒师容易受能力和身体条件影响,且评价标准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无法准确用数字量化。

为此,国台技术团队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辅助感官品评,这就是指纹图谱技术。

众所周知,白酒风味成分复杂,对酒体风格起作用的不是某种单一成分或某些成分,而是全部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白酒质量评价应该从整体成分上进行综合评价。

国台科研人员:“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客观及可量化的整体评价酒体质量的标准,使感官品评和客观数字化评价结合起来,对白酒质量进行更为全面公正把控。”

通过多年科研技术攻关,国台在2021年将指纹图谱技术运用在产量质量评价中,建立国台国标酒标准图谱。

白酒酿酒如何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数据模型?看看国台酒的故事

国台国标酒标准图谱

卢君说,指纹图谱技术具有采样精度高,操作方便、快速且识别能力强等优点,适合从整体上评价复杂成分的样品特征,已成为国内外广泛接受的质量评价模式。国台正是认识到指纹图谱技术的诸多优势,遂将该项技术运用到产品质量评价中。

国台选择多批次感官品评无差异的国台国标酒样品,作为构建国台国标酒指纹图谱的标准样品集。再将这些标准样品的图谱进行共有化处理,得到国台国标酒的共有模式,即代表国台国标酒的标准图谱,也是对照指纹图谱。以此标准图谱为对照,对其他国台国标酒样品进行相似度对比,可评价不同批次国台国标酒与标准国台国标酒图谱之间的差异。

卢君说,在每批次勾调小样、半成品以及成品酒放行前,均进行感官品评和气相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计算每批次小样、半成品和成品与国标酒标准图谱的相似度。

“相似度要达到多少?”

“相似度不低于90%,且感官品评合格,二者都要达标,才能出厂。”

从2021年以来,每一批国台国标酒出厂前,都需要经过“感官品评+气相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两道关卡以及“感官+可量化数据”双重评价模式,确保每一瓶酒的质量恒定一致。

两道关卡、双重保险。国台对质量要求的“太苛刻”,正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瓶高品质的酱香酒。

卢君坦言,一路走来,科研人员在智能酿造和科技创新进程中,确实有很多次失败,但国台对于科研工作一直大力投入、长期投入,在政策上、财力上、行动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如此优越的环境下,我们只要放手去探索、大胆去创新。”

科技创新是酒类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实现行业全面提升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台正朝着打造“中国新名酒”目标前进,强大的科研力量,将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撑。

“中国白酒从以前肩挑背扛的生产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是产业发展大势所趋。”卢君表示,智能酿造与传统工艺并非站在对立面,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也并不冲突,其实智能酿造是对传统工艺的更精准传承。多年来,国台已用时间、实践证明智能酿造能保障产品品质、提升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15: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谈白酒生产现代化,评国台酒智能酿造实践
...:中国新闻网“数字化是白酒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要把酿酒大师的经验上升到科学,把关键控制点变成数据,把控制交给电脑。这方面来讲,国台在生产中设置了数百个控制点,并交给电脑控制,
2024-05-16 10:59:00
茅台镇里少有人知的现代化故事
...迎来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之后的数百年里,茅台镇的酿酒历史从未中断过。它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人们对茅台镇产生了普遍认可,另一个则是让酿酒最为重要的微生物得以在此安家落户,成为
2024-06-11 17:15:00
仁怀:“科学”酿酒 助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报纸)
...这段时间仁怀市各大酒企进入五轮次酒酿造,忙碌的除了酿酒工人们还有仁怀酱香白酒科研所工作人员。在无忧酒业制曲车间,酱科所工作人员正忙着采集高温大曲样本,用于优质高温大曲的特性研
2025-07-14 18:48:00
国台酒总工程师李长文讲述:一个茅台镇白酒现代化的故事
...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切离不开李长文对于酿酒专业持之以恒的追求。了解李长文的人都知道,他曾就读于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是科班出身的白酒博士。在来到国台之前,李
2024-06-13 16:38:00
茅台拥抱合成生物学:用好5.0版本的前沿智慧?
...量副产物,有没有更多“变废为宝”的办法?茅台从传统酿酒的经验中诞生,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对酿酒的科学化认知,让茅台可以在科学的指导下优化生产、提升质量。随着传统生产力的
2025-03-22 18:47:00
汪博炜出任郎酒股份总经理,郎酒数字化与国际化有望再提速
...就是审计、品牌管理、人力资源、包装设计、IT、行政、酿酒科学研究以及数字化升级等关键环节。图说:汪博炜率队深入田间地头,考察糯红高粱品质情况在其推动下,郎酒于2019年设立品
2023-08-25 14:09:00
...数智化转型中,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施生产建模,将传统酿酒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过去判定高粱蒸煮程度,主要依赖于酿酒工人
2024-06-25 06:07:00
以数智化技术酿好酒,国台打开白酒酿造未来想象空间
...酒业发展史,不断结合新技术进行改造才是主旋律。著名酿酒专家、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岩认为,白酒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一定要吸收新技术,才能使得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符合消费者需求。
2024-06-26 18:19:00
从“汾酒试点”到“创新典范”:澎湃六十载,汾酒做对了什么?
...背景下,白酒产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发展创新,是中国酿酒人、中国酒业必须回答、且必须回答好的时代核心命题。这个使命,汾酒在60年前已经完成了一次。作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
2024-06-18 11:4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