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19 11:48:00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

12月17日下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破解青春期叛逆之谜对谈分享会”成功在北京首都图书馆举办。当天,北京的室外仍然银装素裹、寒意料峭,报告厅内却洋溢着讨论的热情,并不时响起欢笑和掌声。微反应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姜振宇携新书《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和三位长期活跃文化、教育领域一线的特邀嘉宾,展开了一场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家庭养育问题的高质量对谈,为广大家长引导孩子建立健全人格、培养高宜人性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

参与活动的嘉宾有: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减法教育”践行者于晓冰,亲子科普作家、北京晚报成长周刊主编李峥嵘担任嘉宾主持。现场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各界媒体朋友和大小读者朋友们。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活动现场

作为研究心理学多年的微反应、微表情专家,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姜振宇深刻地认识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一段重要的旅程。父母既是陪伴者,更是引路人。《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是202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一本针对青春期养育难题的家庭教育指南,凝结了作者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青春期的成长悄然而汹涌,孩子会表现出种种不受控的“叛逆”行为,让家长头疼。但叛逆的另一面——孩子们会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却一直很少有人描述。叛逆的孩子其实只是在寻找正确,因为每个青春期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待破解的谜团,而叛逆期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

“心理学爸爸”的育儿六字箴言:

包得住,拎得清

活动一开始,姜振宇以两个孩子的父亲和多年心理学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历。他坦言自己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吵过架也辩论过,走过弯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本书就是写给同样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让家长们少生闲气,能带领孩子一起走过这段迷茫与焦虑并存的特殊时期,并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成熟的、健康的大人。

姜振宇表示,家长们首先要认识到十岁左右孩子就会进入全速发展的青春期,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规律。青春期的孩子会产生三大变化:一是大脑的神经源增长速度处于高峰时期,二是身体全面发育,三是激素水平达到成年人的四倍。这些变化一方面会让青春期的孩子觉得自己变强大了,渴望自己被当作大人来对待;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上无论是知识储备、情绪管理能力,还是综合认知,青春期的孩子都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家长如果能科学地认识到这种矛盾的存在,就不会把很多叛逆的现象归结成“孩子不爱我了”“孩子学坏了”,或者轻易进行道德审判。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形成清晰稳定的认知,有很多行为也不受控制。

面对这样一个认知不够完整、情绪控制能力、计划能力、执行能力等等并不完善的“半成品”,可是觉得自己很强,觉得自己应该作为一个成年人得到平等的对话,家长应该怎么做?姜振宇总结为六个字——“包得住,拎得清”。战术上让着他,战略上指导他,引导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微反应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姜振宇

控制情绪的“十三秒秘诀”

对谈环节中,卢勤把本书形容为给家长的一场“及时雨”。如果家长想问青春期孩子怎么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本书会告诉你,成长就是如此,家长要有科学的态度。比如孩子变得冷漠,家长最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比如孩子交异性朋友,家长横加阻拦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孩子疯狂追星,这可能是寻找榜样的过程,家长与其一棍子打死不如和他一起深入了解。在情绪一触即发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针尖对麦芒,很多伤人的话直接就脱口而出,这可能对家庭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卢勤提供的科学控制情绪方法是:先忍耐十三秒不说话,想好了再说,好话好说。

“一是理解,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在长大,并不成熟。理解是第一位的。二是尊重,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三是包容,包容孩子成长中的缺陷。天空包容了云彩就有了彩虹,大海包容了江河就拥有了浩瀚,土地包容了种子就有了收获。我们包容了孩子,孩子就有了未来。”卢勤深情的讲述引来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卢勤

避免孩子成为“空心菜”:为自己学习,向着未知探索

于晓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时谈到,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学习是为了让家长满意,而不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好的成长。家长和孩子的冲突往往来自“揠苗助长”和“我为你好”的心态。我们太希望孩子能够快速长大,最好跨过所有成长的过程,直接、迅速就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高水平。如果孩子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就是态度不好或者不够用心,孩子当然觉得很委屈。另一方面,名次和分数成为父母乃至全家关注的焦点,分分必争,试试在意。这会让孩子觉得全天候生活在被监控的聚光灯下,压力非常之大。

风物长宜放眼量。于晓冰表示,今天的家长不要把成绩当作孩子成长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我们如果能看到孩子一生的全面发展、持续成长,就不会因为某一次考试的分数特别焦虑。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就可能造成所谓的“空心菜”:这类孩子一直到高考成绩都非常好,但一旦进入大学,一下子就不再学习了,因为没有人生的意义了,父母的愿望已经完成了。“很多空心菜是因为把目标用成绩进行衡量,是用考上大学或者拿到某个学位衡量的,哪怕考到博士,学位拿到之后立刻不学了。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对未知的渴望和探索,在探索未知的路上可以永远到不了山顶。如果把定义在分数上,有一天就到了山顶,那就是高光时刻,然后人生就走下坡路了。”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减法教育“践行者 于晓冰

“百分之一百零五理论”:

设定好目标,获得正向反馈

姜振宇表示,“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不依靠外界奖励而是从学习本身获得愉悦和满足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非常需要家长花时间和心思的事情。他向家长介绍了心理学上的“百分之一百零五”理论,即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现有一百分的能力时去尝试触摸一百零五分的目标,是最快乐、最有干劲的时候。这时候会有一些吃力,但是努力一下或许可以解决,此刻大脑给出愉快的感受一方面来自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是我认识到自己又变得更厉害。这个“一百零五”的目标既不会太高难以达到,又能让人得到能力的提升,对家长给孩子设定目标非常有指导作用。“孩子现在考80分,家长就不要把下次的目标设置成100分,因为孩子没有解决方案。如果我们按百分之一百零五设置成84分,考到84分就算好样的,上不到84分就下次再努力。”姜振宇说,经过这样的两三个周期,孩子会形成很积极的状态,心理学上也叫“习得性自信”。

父母眼里有光,才能发现孩子的高光时刻

针对如何让孩子产生自我效能感、认同感的问题,卢勤说:“父母眼里有光,才能发现孩子的高光时刻。”她分享了一位曾经离家出走、最后因为父母的不放弃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少年的故事,也分享了自己和儿子、和母亲的相处经历,恳切地建议家长不要因为看到孩子的叛逆的行为、成绩的下降就否定他,就认为自己脸上无光、孩子无可救药。一定要相信孩子最后能成长成才。

青春期的孩子当然需要成就感,而往往家长只会在偶尔成绩达到预期时给予一点吝啬的夸赞。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成就感,就有可能去迷恋手机,在游戏升级的刺激中取得成就感。卢勤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她不赞成家长让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把孩子当作束之高阁的“宝贝”闲置而不使用,因为那样孩子永远没有成就感。让孩子从一次做饭、一次倒水开始,家长及时给予他积极的反馈,去夸奖、去欣赏,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那么孩子就会获得成长的成就感和动力,就会懂得爱人、照顾人。“如果你做小草,孩子就可以长成为高山,就可以顶天立地。”

让孩子成为家庭的领导者:

能学习,能做主,有担当

姜振宇进一步建议,可以让孩子担任家庭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小到今天吃什么、去哪玩,大到学习任务如何安排、这个学期实现什么目标,都可以让孩子来决定。当然,这不意味着家长就万事不管,相反,家长需要更费心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引导孩子优化自己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因为他首先要头脑开放,善于采纳意见;其次要能拍板做决定;最后要能承担决策的后果,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要对这个结果负责。表面上看是孩子是团队的领导,实际上家长一直在用更高级的智慧包着他、拎着他,包得住、拎得清,这比重复一百遍大道理更有效。

屏幕时代,如何不让孩子网络成瘾?

在读者互动环节中,有家长提问“如何应对抖音等短视频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老师们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卢勤表示在把手机交给孩子前,应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能看、什么不应该看,疏导比禁止往往更有效。于晓冰表示一直对学生强调“君子役物”而不应该“役于物”,玩手机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否则就会被现在的大数据算法绑架,过度沉迷在重复的内容之中。同时,家长的“身教”远比“言传”更为重要,家长如果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手机不离手,是很难让孩子信服的。姜振宇则表示,要想让孩子不手机成瘾,必须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有比手机更有意思的事,比如运动、亲子活动等等。

孩子拒绝和家长交流怎么办?

针对孩子已经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动不动就要吵架的问题,老师们表示家长应该放低期待,同时运用沟通技巧。家长只有把期待值降低,先说一些孩子想听的、孩子关系的话,才有可能开启对话。比如“想不想买件衣服?什么衣服比较好?”或者“你想听谁的演唱会?同学们都想去吗?我可以听听他的歌吗?”等等,要先以能和孩子愉快地聊天为标准,否则家长所有的要求在孩子看来都是不情愿但不得不遵守的。首先关心孩子的底层需求建立信任,再关心亲子关系,把对学习的要求往后排,才是家长的智慧。父母也可以互相配合,在饭桌上开启有计划的对话,自然地让孩子融入进来从而破冰。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亲子科普作家、北京晚报成长周刊主编 李峥嵘

最后,李峥嵘引用了俞敏洪为本书所作的推荐语:“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一段重要的旅程,父母是陪伴者,也应该是引路人。更多看到孩子叛逆背后的本质,以共情和理解为基础,建立温暖和支持性的家庭关系,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活动在嘉宾们和小读者的交流互动中圆满结束。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对谈分享会

现场合照

《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 | 姜振宇

点击图片购买

x

“心理学爸爸”姜振宇破解孩子叛逆的真相

10年研究经验,10年陪伴两娃优秀成长

懂点心理学,解决孩子90%的难题!

俞敏洪诚挚推荐

这是一本针对青少年成长行为和养育难题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图书,以轻松的方式科普专业的心理学知识。

青春期的成长悄然而汹涌,孩子会表现出种种不受控的“叛逆”行为,让家长头疼。但叛逆的另一面——孩子们会有什么具体的感受,却一直很少有人描述。叛逆的孩子其实只是在寻找正确,因为每个青春期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待破解的谜团,而叛逆期就是一个解谜的过程——“我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懂点心理学,能解决孩子90%的难题。剩下10%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作为成功养育两个儿子的父亲,姜振宇将过去十多年的经验总结提炼,再结合上万个真实案例,通过对多种青春期行为的拆解,进行儿童心理学效应剖析,破解孩子的情绪、行为、学习、关系问题,洞悉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让家长学会用降维方式跟孩子体验进步,帮助家长走出“育儿黑洞”,读懂孩子、科学养育,养出自觉自律、内驱力强的孩子。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图文编辑 胡冰倩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核 阳继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1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年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很多青少年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那么,青少年叛逆的成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青春期叛逆有以下特点:年龄特点,14岁左
2023-12-12 08:18:00
...对话。我喜欢谈故事和感受,他喜欢谈读书和思考。每次对谈都是即兴的,碰到什么话题,都可以畅所欲言,逸兴遄飞。事后一想,都谈了什么,却常常忘记,不记得谈出了什么深意或凡庸,只是觉
2023-07-28 05:14:00
...困惑和焦虑。最近读了金波和钱理群合著的《我与童年的对谈》,很受启发。两位耄耋老人在北京泰康之家·燕园相遇、畅谈,交流、探讨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和感悟,为家长、教师、儿童文学创作者
2023-07-17 15:45:00
请认真与“胡搅蛮缠”的孩子争辩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姜振宇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姜振宇《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儿童心理研究专家姜振宇聚焦家庭教育领域的新
2023-11-28 05:46:00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姜振宇新作《每个叛逆的孩子,都只是想长大》面世揭开青春期谜题 培养孩子优秀人格 半岛全媒体记者孟秀丽青春期的成长悄然而汹涌,孩子会表现出种种不受控的“叛逆”行
2023-11-25 00:28:00
这3种方法有助于孩子成长,家长们最好都学学
叛逆是很多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其实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其关键在于家长能否进行正确引导,如果能采取好的方式,这或许还能有助于孩子成长,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性格。但是很多家长在面临孩子
2023-11-14 17:28:00
...及时鼓励和表扬,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应明确“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家长需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点滴,如果只是在衣食住行上关心他们,孩子很多时候会觉得孤立无援,“叛逆”也就萌芽了
2023-02-28 05:06:00
如何区分孩子是“抑郁”还是“叛逆”?
...母对孩子教养理念中存在一大误区:“孩子只不过青春期叛逆,长大了慢慢就好了,这只是成长的烦恼,是长大必要的代价”。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教养观念,让很多抑郁的孩子,错过了及时干预
2023-10-04 21:50:00
38岁女子当丈母娘,岳父有点叛逆,网友:同龄人孩子上小学
...女儿和女婿,跪拜他们的父母,岳母看着年轻,岳父更是叛逆,岳父的发型让人觉得有点非主流,80后的状态还在,只是丈母娘的心态还是比较成熟,老丈人有点不靠谱这是一个奇怪的家庭,父母
2024-02-22 13: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