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为螺蛳粉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记本届赛事“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之螺蛳粉制作工冠军宾洋
“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之螺蛳粉制作工冠军宾洋
螺蛳粉展示。
螺蛳粉展示。
螺蛳粉展示。
麻辣鲜香、酸爽浓郁的味道远远飘来……闻着这股味道,围观群众走进第七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决赛的螺蛳粉制作工比赛现场。众多有着丰富经验的师傅,在灶台前颠锅、翻勺、撒调料,端出一碗碗香气扑鼻的螺蛳粉。
39岁的宾洋,是南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烹饪教师,也是此次比赛中荣获螺蛳粉制作工赛项一等奖的获得者。
学技术,练技能
宾洋与烹饪的缘分由来已久。儿时的宾洋,打小就喜欢帮做饭菜的父母打下手,洗菜、择菜、煮米饭,小小的他样样都行。慢慢的,宾洋的心里埋下了热爱的种子,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烹饪。
热爱的种子,随着宾洋的成长一起慢慢生根发芽。求学时,他如愿进入学校的烹饪专业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看别人做饭简简单单,可实际上里头的门道却不少——如何调配恰当的比例、如何掌握适当的火候、如何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等,这些都是宾洋需要认真学习、刻苦练习的内容。
毕业后的宾洋,在餐饮店工作。从做学徒端盘子洗碗到洗菜切菜做厨师,不甘于职业生涯就这样一眼望到头,宾洋工作之余更加苦练技术,最后凭借好手艺在职业教育院校担任烹饪教师。
站在三尺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宾洋如同看见了当年那个同样热爱着烹饪事业的自己:“作为一名烹饪教师,把我们广西的螺蛳粉做好并更好地传承下去,我责无旁贷。”
在学校里,除了教书育人,宾洋还有很多其他的任务,比如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自己报名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外出学习指导等,“学校给予了我大量提高专业技能的平台和机会。”在实践和教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宾洋的专业技能也进一步精进。
当能手,赢未来
与螺蛳粉打了多年交道后,宾洋对这一碗“小米粉”有了更深的感悟:“米粉在广西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日三餐都有人在吃米粉,不管是螺蛳粉、桂林米粉还是老友粉,米粉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甚至还凭借各种独特的香味使人深深地爱上了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小米粉市场,发展有大潜力。凭借自己的多年经验与不断钻研,宾洋在心中规划着创业的梦想,“我也在思考和分析餐饮行业的发展情况,要结合现代餐饮发展趋势和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定位,满足顾客的味蕾享受。”
为了不让自己的手艺原地踏步,宾洋今年报名参加了第七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参加比赛是检验技能和切磋提高的好机会,是展示自我的好平台。”从初赛到决赛,宾洋一路过关斩将。
“在制作螺蛳粉的比赛过程中,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想着一定要根据比赛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操作,不能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进行制作。”宾洋复述比赛过程时,多次提及如配菜的改刀尺寸大小,成品的粉、汤、红油的比例构成,时间的合理分配与运用等细节。
在经过激烈的比拼与焦急的等待后,得知自己是第一名的宾洋非常兴奋:“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展示技能的平台,感谢为我们培训技能的老师们,感谢为这次比赛忙前忙后的所有工作人员。”
获得来之不易的荣誉,宾洋感触良多。从一个爱做饭的小孩到餐饮店的学徒,再到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烹饪教师,一路走来很辛苦,但也很幸运,“今后我想将自己的技术与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为螺蛳粉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向晓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