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8 10:02: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些人注定一生坎坷,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命运更是让人咋舌。

他不是普通的王子,身上背负着无数恶行。

最终,竟然是三个老妇人把他毒死了,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死后他的亲爹朱元璋竟然毫不留情地骂他死有余辜。

朱樉究竟做了什么,才能让自己在亲生父亲眼里成了如此不堪?

他的结局,又是否早已注定?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这一切,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朱樉(音shǎng)被人下毒害死。68岁的朱元璋非但没有流下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眼泪,还在祭文中破口大骂:你这是死有余辜!并削减了他的葬礼待遇。

《太祖皇帝钦录》: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要知道,朱樉可是朱元璋和最爱的马皇后生的嫡子,也是当时朱元璋还活着的儿子里,年纪最大的。

他到底干了什么,连一向护犊子的朱元璋都不顾死者为大的原则,连祭文都在骂他?

本文我们就说一说,朱元璋次子朱樉那荒唐的一生。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01、荒唐的王爷

朱樉小时候,看起来像个好孩子。他只比大哥朱标小1岁,非常英武,朱元璋封他做“秦王”,封地是秦汉的旧都西安。

在朱元璋年间,西安不仅要顶住蒙古旧部的反扑,而且,朱元璋对收回西域是有想法的,而西安的地理位置对于控制西域非常重要。

这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朱樉的重视和期许。

然而,朱樉一到封地,他的所作所为,就让朱元璋直皱眉头。

出发之前,朱元璋特地叮嘱朱樉:现在急需休养生息,你到了封地,若是宫殿修好了,就别干别的太折腾的事了吧。

朱樉却把这话当成了耳边风,一到西安,就大兴土木,不仅花了很长时间大修宫殿,还想耗费人力物力,想把唐朝留下的九龙池里的亭子移到自己的宫殿里。

这把朱元璋气得够呛,连发诏书骂他。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对于朱元璋的责怪,朱樉非但没听进去,还仗着天高皇帝远,变本加厉。

一次,朱元璋派朱樉出征西番,出发之前,朱元璋千叮咛万嘱咐:这些年来,我一直想方设法安抚他们,你只管打仗,别的不要乱来啊。

结果,朱樉打仗是打赢了,一路上,也干了不少荒唐事,搞得西番怨声载道。

他命令手下,把怀孕的妇女全都抓到自己府内,导致许多夫妇生生分离。

又抓走150个7、8岁的小女孩,和155个7到10岁的男孩,全部带回自己府里。而这些小男孩,都被朱樉下令阉割,伤势还没养好就被逼着上路,导致死伤惨重。

《太祖皇帝钦录》:将番人七、八岁幼女掳到一百五十名,又将七岁、八岁、九岁、十岁幼男阉割一百五十五名。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即便对于自己管辖的关中百姓,朱樉也毫不体恤,连年逼迫他们收买金银,甚至把不少人都逼得卖儿卖女,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百姓实在受不了,有300多人聚在一起,来到他的王府前求饶,他却派护卫对这些人大打出手,当场打死一个老人,还把其中近100人抓了起来。

他在自己的宫殿之中,也滥用私刑,干出过割舌头、埋雪里、用火烧等等残忍之事。

按照明朝的规定,如果藩王宫里的下人犯了错,应该要押到京城去治罪。可是朱樉也知道自己的胡作非为实在是很过分,怕这些下人见到朱元璋之后告状,于是,当下人犯错的时候,他就直接杀人灭口。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对于自己的正妻,朱樉也是毫不客气。

他的妻子,是元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名叫观音奴。朱元璋为了招降王保保,特地把观音奴嫁给朱樉当正妻,还把她正式册封为秦王妃。

可是,朱樉对这个蒙古妻子相当厌恶,不允许王妃住在正房,而是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打发她,每天派人用很差劲的食盒,装着不新鲜的食物,送去给她,形同软禁。

在王妃受苦的时候,朱樉就和自己宠爱的侧妃邓氏一起享乐,为了讨邓氏欢心,还为她制作皇后的服饰,把他们睡的床改成只有皇帝能用的九龙床。

朱元璋知道这些事之后,将邓氏赐死,并命令朱樉要善待王妃。朱樉非但不听,还把王妃正式囚禁起来。

朱樉这桩桩件件的荒唐事件,当然瞒不过朱元璋,气得朱元璋大骂他有如禽兽一般。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02、操心的父亲

面对这荒唐的儿子,朱元璋可以说操碎了心。

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困,可是有了条件之后,可没忘了学习,又叫来不少儒臣,为他讲书。听儒臣说到之前朝代的一些皇子、藩王多行不义,导致不能一生富贵的时候,朱元璋也有了点危机感。

于是,他对他的儿子们,都精心培养,还特地命令人编写了一本叫做《昭鉴录》的教育读物,上面写了各代藩王的所作所为,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学好的,避免坏的。

不过,看看朱樉的所作所为,这个儿子,显然没有达到朱元璋的期望。

朱元璋又语重心长地给朱樉写信说:儿子啊,现在是你爹我在位,横竖不会把你怎么样。将来等你登基了,你再这么胡作非为,你的富贵,可不一定能保得住啊。

而这个将来能管束朱樉的哥哥,在朱元璋眼里,毫无疑问是太子朱标。

可是,对于朱标之死,朱樉却要负一部分责任。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1391年,朱元璋实在受不了朱樉的作恶多端,把他召回了京城,并让朱标出巡陕西。

朱标此行,有两个目的:

其一,考察西安是不是能做明朝的新都城;

其二,调查朱樉在西安的所作所为,到底荒唐到什么程度。

朱标到底是朱樉的亲哥,从陕西回来之后,包庇了朱樉一把,又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为朱樉求情,最终打动了朱元璋,让朱樉好好地回西安去了。

朱樉平安回到了西安,却想不到,从西安归来的朱标,却因为舟车劳顿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

不知在朱元璋心目中,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在记恨朱樉的账上,又加了一笔。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03、被下人毒杀

朱元璋在写给朱樉的信里,谆谆教诲:你对你的下人太恶劣了,尤其是多次侮辱你的厨子,以后不能这样啊,小心有人在你的饭菜里做手脚。

这封信,是洪武十一年写的。

那时候的朱元璋没有想到,自己竟一语成谶,朱樉果然栽在了饮食上头。

前文说过,朱樉对府中下人特别恶劣,经常非法用刑。有的人被割掉舌头,有的人被捆绑起来埋在雪里冻死,有的人被绑在树上饿死,有的人被火烧死。

全府上下,人心惶惶,不知道这个恐怖的王爷什么时候会发作到自己身上。

有3个老妇人,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压迫了。她们悄悄在朱樉吃的樱桃煎里下了毒,没过多久,朱樉毒发身亡。

《太祖皇帝钦录》:以致三老妇人,潜地下毒,人于樱桃煎内,既服之后,不移刻而死。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消息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大发雷霆。

气的,不是下人居然敢毒杀王爷,而是朱樉是咎由自取。

就连写给朱樉的祭文,朱元璋都在破口大骂,说他品行实在太坏了,才会落得如此下场,是死有余辜。

愤怒的朱元璋,还削减了朱樉的葬礼待遇。朱樉作为一个亲王,最后是以公礼下葬的。

给朱樉定谥号的时候,朱元璋选的是“愍”字。

谥号,是皇帝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而“愍”字作为谥号,意思是使民折伤、祸乱方作。

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恶谥,充分地体现出了朱元璋对这个无恶不作的儿子的失望和愤怒。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04、生母之谜

关于朱樉的身世,无论是明实录,还是明史,都说他是马皇后的儿子。

可是有不少人却提出了质疑。因为也有一些史料记载,马皇后没有生育过,她名下的儿子,都是收养的。而朱樉和太子朱标的生母,都是朱元璋的李淑妃。

这个说法的源头,是一本叫做《南京太常寺志》的书,作者是嘉靖年间的南京太常寺卿,显得可信度很高。

而其他的史料,基本上都是引用这本书的。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可是我经过深入了解之后觉得,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朱樉和朱标一样,应该都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主要有如下3个理由:

其一,考古确认,李淑妃不可能是朱标和朱樉的生母。

李淑妃在史书上的记载不多,我们只知道,她是朱元璋的妃子,父亲是广武卫指挥使李杰,进宫时间不详。

不过,考古学家却发现了李淑妃之父礼节的墓志铭,上面写着,他是在朱标出生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朱樉出生的那一年,才投奔朱元璋的,那时候的他,只有25岁。

所以,他不会有一个可以怀孕生子的女儿,这个女儿,更不可能在他投奔朱元璋之前,就已经为朱元璋生下儿子。

《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并不可信。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其二,朱元璋在多份诏书里明确说朱标是嫡子。

朱元璋在封朱标为太子的时候,特地强调“国家建储,礼从长嫡”,朱标是作为嫡长子成为太子的。

2年之后,朱元璋大封藩王,又再次强调“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表明太子朱标是嫡长子。

朱标的嫡子身份,除了一本已经被证明不可信的《南京太常寺志》,基本上没有什么质疑。

而朱标生于1355年10月10日,朱樉生于1356年12月3日,时隔14个月,怀孕时间完全没有问题。

马皇后在生下朱标、证明自己有生育能力,且和朱元璋感情很深,可以预测还会再生孩子的情况下,也不会把侧室的儿子养在自己名下,这是会引起继承权之争的。

这也说明了,朱樉只能是马皇后生的。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其三,朱樉的待遇明显强于普通皇子。

细看朱元璋的26个儿子,就会发现,有5个儿子的待遇,明显要强于其他21个皇子。

那就是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

除了朱标当了太子之外,其余4人的封地分别是:汉唐旧都西安,唐朝龙兴之地太原,元朝旧都北京,宋朝旧都开封。

他们的府邸,基本都是直接建在前朝的宫殿遗址上。

而其他皇子的封地,除了受溺爱的幼子之外,都是普通的地方,甚至有些地方颇为偏僻。

要知道,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都是大混蛋,朱元璋经常写信痛骂他们,看他们很不爽。偏偏他们的待遇又最为特殊。

而且这几个拥有特殊封号和封地的皇子,正好是明实录和明史里说的,马皇后的5个儿子。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明实录和明史的记载是正确的,这几人,的确是嫡子,才会有这么超凡脱俗的待遇。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樉的确是马皇后亲生的嫡子。

然而,马皇后是众所周知的贤后。她心地善良,经常为朱元璋处罚的人求情,病重之际,因为担心朱元璋会在她病逝之后处罚太医,而拒绝服药。

这么好的人,这么会生育并教养出朱樉这么一个荒唐的儿子呢?

我想,这是因为,朱樉从小就没有吃过什么苦,9岁那年,父亲朱元璋就当上了吴王,12岁那年,朱元璋登基称帝,朱樉从小就是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

而作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固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作为次子的朱元璋,受到父母的关注和管束,也必然远远不如大哥朱标。

朱元璋会让作为太子的朱标亲身入民间,体验民间疾苦,却没有记载表明,他对其他儿子有类似的要求。

朱樉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长歪了,一点都不奇怪。他同母的三弟和五弟,不也都作恶多端么?

看来,遗传并不是决定孩子性格的第一要素,更远远不是唯一因素。后天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养成,也至关重要。

你觉得是不是呢?

朱元璋次子朱樉:作恶多端被3个老妇人毒杀,亲爹大骂他死有余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秦王朱樉:从战乱中诞生,却走上作恶之路
1356年十一月,朱元璋和张士诚两方人马打得战况激烈,都想在元末征战的过程中占得先机,正是在这种如火如荼的战况中,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出生了。出生于战乱,百姓饥寒交迫,朱樉看着他的父
2024-03-30 06:06:00
朱元璋选择继承人,朱棣为何输给朱允炆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年仅38岁。悲痛的朱元璋,在犹豫了近半年后,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他深知,朱允炆年纪尚轻,且性情柔弱,
2023-09-10 16:36:00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吗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痛失皇太子朱标之后,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朱允炆继位之后,仅仅当了4年皇帝,就被四叔朱棣夺走了江山。区区一个藩王,从封地起兵,居然打败了皇帝,夺得
2024-04-26 21:50:00
明朝九大塞王各自的命运与荣耀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就藩制度,他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就藩,以拱卫大明朝的安全,其中大部分都分到了北方边疆,从辽东到甘肃一线的九位藩王合称为九大塞王。这九大塞王分
2023-10-28 05:42:00
朱元璋为何说朱樉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67岁的朱元璋得到了一个噩耗,他的次子秦王朱樉在封地西安暴亡。朱元璋一生非常坎坷,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偶,如今老年丧子,按理说他应该非常悲伤,可是对于儿子的死,朱
2023-08-29 13:44:00
秦王朱樉是如何残暴成性不得善终的
...他们的子女教育都非常重视,往往都是从一言一行做起。朱元璋从一个平民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对子女的教育更为重视。即使这样,在明太祖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既有后来成为永乐帝的燕王朱棣这
2023-01-11 10:42:00
揭秘朱元璋对次子朱樉的决绝背后原因
...生气?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来。这位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个严厉的皇帝。特别对待功臣,如果发现功臣有一丁点的贪赃枉法以及大不敬,朱元璋就要拿他们开刷,把他们
2024-03-23 05:38:00
朱元璋想立朱棣为太子,刘三吾说了什么
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去世,这给他六十多岁的老父亲,朱元璋出了一个大难题。在此之前,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朱标13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为了培养朱标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朱元璋将朝
2023-03-15 21:45:00
《山河月明》中恩爱的秦王夫妇,历史上却是悲剧
前言《山河月明》中秦王妃一边当着朱元璋的儿媳妇,一边还给远在漠北的哥哥王保保送情报,不知道后续被发现会怎么样。另外剧中秦王夫妇感情颇深,秦王妃说朱樉仅有的长处就是疼老婆了,其他的
2024-06-06 20: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