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措施先行 政策保障 服务支持
大化精耕庭院方寸地助农增收
大化讯 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依托特色产业,科学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不断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实现农户持续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据统计,目前,该县庭院经济主导产业七百弄鸡存栏量226.58万羽、肉羊年存栏量31.28万只、生猪存栏量44.91万头、肉牛存栏量5.47万头,其他庭院特色产业也都取得较好发展。
强化措施先行,群众创业“有带头”。该县全面摸排,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了以七百弄鸡、肉羊、生猪为主导产业,肉牛、杂粮杂豆为重点产业,以及淡水渔业、鸽子、中蜂、食用菌等多个产业为优势产业的“3+2+X”庭院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推动生态循环立体种养,全县首批2491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已初步呈现出“地面有菜、树上有果、空中有景”的立体式庭院经济雏形。深度融合,推动农旅、文旅协同发展,共发展庭院休闲旅游服务产业200户,家庭加工业呈现加快发展趋势。开拓创新,推行订单式“认养农业”,通过帮扶后援单位、粤桂协作、大唐帮扶、爱心企业、帮扶干部和社会人士以及线上直播推介等方式,形成订单农业,带动群众共同参与“认养农业”。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实现一体发展。今年,全县共打造示范屯(安置区)203个,做到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打造1个示范屯。
强化政策保障,群众创业“有劲头”。该县加大到户资金政策支持,给每个示范村(社区)发放资金5万元、50户以上的示范屯每屯发放资金4.5万元、50户(含)以下的示范屯每屯发放资金3万元,发展庭院经济。同时,在落实脱贫户、监测对象特色产业以奖代补的基础上,还为落实庭院经济到户建设的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累计不超过3000元的奖补。截至目前,该县共落实庭院特色产业以奖代补4181.14万元。加大项目资金支持,积极谋划庭院经济重点项目储备,强化项目支撑。今年已规划入库并实施庭院经济项目35个,其中,示范屯(安置区)项目投入795万元,板升乡弄丛村白玉薯加工厂扩建项目投入294.61万元、示范村(社区)项目投入795万元,大化镇大调村旱藕种植产业配套项目投入120万元,古河乡古河村绿色蔬菜设施农业项目投入150万元,古河乡丹桂村腌制菜加工厂配套项目建设投入58.62万元,岩滩镇古龙村布依合作社鲜薯旱藕储存场建设项目投入34.2万元。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促进涉农信贷的有效投放。截至今年8月10日,全县小额信贷新增放贷1.09亿元、“富民贷”520万元,支持脱贫户、监测对象2850户。加大利益联结带动支持,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庭院经济发展活力。
强化服务支持,群众创业“有盼头”。该县组建县级产业顾问组,指导制定县域庭院经济发展规划,为已经明确落实的庭院经济产业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围绕发展环境、产业政策、项目建设、前沿技术、市场开拓和风险防控等,开展专家咨询,提供决策服务。开展技能培训,传帮带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和本土技术骨干人才。采取“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开展订单生产,通过线下线上销售方式,构建紧密的产销一体利益联结机制,多种渠道促进产品销售。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支持粤桂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帮扶采购等销售庭院经济产品。加强对庭院经济发展的宣传,引导群众了解庭院经济的概念、意义、特点和发展前景,提高群众的庭院经济意识和创业意识。
(陆荣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