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6月27日,思南县塘头镇青杠坝村的纸厂里,村民们忙碌在生产线上加工抽纸、办公用纸。纸厂后山上是食品加工厂,糟辣椒、甜大蒜等特产散发浓郁香味。
“我们村没有‘矿’,却开起了工厂,奔上了致富路。”青杠坝村党支部副书记赵晓虎笑着说,青杠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92万元。
20年前,青杠坝流传这样的歌谣:青杠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青杠坝,红苕拌饭酸菜下。土地贫瘠、干旱缺水,那时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很多家庭都还徘徊在温饱线上。村集体没有任何产业,是远近闻名的穷村。
20年后,青杠坝为何能摆脱贫困,成为远近闻名的强村、富村?担任村干部20多年的赵晓虎道出精彩蝶变的秘诀:“我们有一个好的领头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
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雁。青杠坝村的领头雁,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先后获得“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已担任青杠坝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冷朝刚。
从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始,冷朝刚就始终把强组织、建队伍作为重要工作。他坚信只要坚持支部引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能力、服务群众意识,就能找到致富的秘诀,解开幸福的密码。
严格开展“三会一课”,定期开展党员培训,开办接地气的“党员讲堂”,外出考察取经……冷朝刚想方设法,让全村党员在学理论、政策、法律、技术的过程中,增强党性修养,增长本领才干,带头致富、带头为组织分忧、带头服务群众。
党建可强村,产业能富村。产业要发展,须靠支部带。得益于“有知识、有思路、肯实干、肯奉献”的村支两委班子带动,青杠坝快速朝着乡村振兴迈进。
2002年,青杠坝村首次尝试发展西瓜产业,冷朝刚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种。第二年,看到效益的村民跟着种,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由于耕地少,青杠坝村党支部认真研判产业发展状况,决定从单一种植向立体种养转型。2011年,冷朝刚、赵晓虎等以个人名义借贷发展村集体经济,建成10万羽规模的蛋鸡养殖小区,之后逐步优化种植,建成目前存栏280多头的黄牛养殖场。
这几年,该村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村里建成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青康酒店,打造四季果园、苗圃基地,组建劳务公司,还因地制宜开办纸厂,“借船出海”到邻村租地种植辣椒、大蒜,为食品加工厂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食材。
目前,青杠坝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累计达7000万元。该村连续3年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拿出上百万元资金,给全村群众分红。
村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美起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统一规划建房,实行集中居住,统一风貌,共计安置170多户,进一步优化了村庄布局,提升了人居环境。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恰逢冷朝刚外出。但他说的两句话却频频被村干部们提及——“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群众生活更美好。”这些年,村两委千方百计从产业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群众,切切实实帮助村民增加收入问题、解决生活难题,想方设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此外,该村还通过群众会共商村级发展,大力宣传惠民政策、普及法律知识。“10多年来,全村没发生过上访、网络诈骗、违规办酒、邻里纠纷、斗殴偷盗等事件。”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组织强、产业多、环境美、民风好,编织成一张幸福网,让本村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也让很多村外人慕名而来,投亲靠友,购房定居,成为青杠坝人。目前已有250多人自发从其他村搬来青杠坝定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9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