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无棣县
基层农技人员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训“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是我推广农业技术的宗旨。”在无棣县小泊头镇2000亩盐碱地吨粮田示范区里,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小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国利正在为群众讲解小麦精准播种的关键技术。
刘国利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依托无棣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13000多亩盐碱地上建设了“无棣俊棣万亩生态林场”,辐射带动1200农户。成功探索“盐碱地种树—养鹅灭荒—鹅粪肥田—成鹅出售”的立体循环种养模式。
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农技人员,刘国利多年来服务无棣县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担任滨州市农民教育培训专家讲师团成员,是小麦、玉米生产技能培训班的授课教师。近3年,围绕盐碱地增收面临的诸多瓶颈,向高素质农民传授盐碱地粮食增产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培训和现场指导,高素质农民学员亩均增收50公斤以上。
为了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刘国利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同建立“盐碱地产学研科创孵化基地”200亩,为当地农户解答盐碱地粮食增产难题。为了推广主推技术,他还将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将关键的技术通过现场培训、指导、答疑等形式传授给农户,每年举办培训班20余期,培训农民1500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13项。联合培养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109个。
“看到高素质农民学员通过参加培训,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我特别高兴。在鲁北这片热土上,向群众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乡亲们增收是我最大的心愿。”刘国利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