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创新“乡创合伙人”模式 厦门人社部门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30 18:2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厦门10月30日电 (余乃鎏、陈博)筑巢引凤吸引项目落地乡村、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开展下乡服务、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培训提升农民素质、联动相关部门支持人才返乡创业……今年以来,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厦门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创新“乡创合伙人”模式、赋能乡村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市区携手、多部门联动,积极推进三农工作进展,助力乡村振兴。”厦门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该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和岛外四区,探索采取“意向选取+村级建议+组织选派”三方联动方式,积极创新“乡创合伙人”模式,通过大力引入优秀企业家、创业者、科技工作者等项目型人才团队以及组织专家开展基层服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支持大学生下乡创业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助力农民创业创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在吸引项目落地乡村方面,以加快壮大农村产业发展人才队伍为重点,通过出台政策、整合资源、校企合作等方式,帮助农村吸引科技工作者、优秀企业家等各类人才带项目落地乡村。

如,出台政策鼓励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投身乡村,共有厦门市种子管理站、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等单位13名事业单位人员报备离岗,投身乡村从事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推广等工作;集美区则促成华侨大学分别与两家知名企业共同建立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厦门理工学院与一家企业联手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持续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在组织专家下乡服务方面,今年以来,包括厦门市人社局在内的各市直相关部门充分调动各自专家资源,以科技推广、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形式,广泛开展专家服务进基层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其中,厦门市人社局积极组织创业指导专家进村,通过解读政策、分享经验、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面对面”的创业服务工作。如,在翔安新圩镇采取线下服务与线上直播相结合方式,举办“育新型农民,促创业引领”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开展“千名医师万人次下基层”活动,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生转化,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纳入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及时注册或增加注册全科医学专业执业范围,分7批次选派80名乡村医生参加福建省乡村医生执业能力提升培训;支持建设有代表性的科技特派员专项创新服务载体,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每个载体项目最高支持50万元;持续充实“平台制”科技特派员队伍,下派90名科技特派员到岛外30个镇街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种植技术培训、其他技术服务,积极推广新技术95次、新品种56个,开展技术培训263场、技术服务609次,帮助农民增收86.78万元。

而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推动校村合作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方面,厦门市人社局注重鼓励职业院校利用各类培训资源,以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村收入为重,推行订单式、项目式和自主式等培训方式,开展学历提升和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获得众多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

如,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面向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开设“园林”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专科专业;南洋学院通过建立“政校企”协同模式,联合翔安区举办2023年翔安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讲解员培训班,吸引50余名当地村干部及村民参与学习;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单位正式签订溯源中国、“种子计划”合作协议,为“种子计划”定制并实施“乡村头雁才培养计划”,撬动乡村人才振兴,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在市区联动支持人才返乡创业方面,厦门市区两级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举办大赛宣传造势等活动,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下乡在农业领域创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以来,全市培育扶持高校毕业生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家,已扶持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学生41名,扶持资金已达1060万元。

期间,厦门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市首届乡村创新创业大赛,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商文旅”融合等方面,推全市乡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项目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才、项目、资源聚集乡村;同安区开展首届青年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团区委与金融机构签订金融支持青年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翔安区与有关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两岸(翔安)青年梦工厂,助力青年扎根农村……

“推进乡村振兴,人社同行助力。”厦门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之年。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是两个重要方面。“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厦门人社部门近年来通过加大人才人事帮扶、深入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行动以及加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力度等举措,积极夯实全市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并初具成效。今后,还将继续落地落实强化就业帮扶、强化技能帮扶、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加大人才人事帮扶力度等有关举措,持续探索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努力为乡村振兴注入、贡献人社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扎根基层  奉献光与热
...要“看远做实”,在商业模式设计上要注重分工共赢,在合伙人的选择上要重视三观一致、能力互补,帮助青年成长进步。汇聚青年智慧 共话乡村振兴团市委组织“青年双百人才”代表一起走进翔
2024-05-04 07:38:00
山东:激起人才“活水”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9省区专家智力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沿黄省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表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对接基层产业难题,组建
2023-08-17 15:00:00
...的同时,保障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等能够适应厦门现代化产业发展现状。此外,将建立监督机制,定期检查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廉洁性等,对于组织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督促整改
2024-12-11 17:24:00
...量发展。会议提出,二季度要着重抓好“四个全面”——产业发展要全面加力。在继续推动各级稳增长政策“免申即享”、直达企业的基础上,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更多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开拓
2023-04-23 07:15:00
驻济宁院校人才资源推介新闻发布会召开
...创业政策、资金、场地、培训等服务集成,支持乡村振兴合伙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完善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就诊、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子女入学等2
2025-03-13 16:07:00
签约项目投资额逾400亿元 2024厦门市集美区投资大会举行
...目现场签约。这些项目聚焦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两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锚定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企业出海等目标,围绕该区主导发展产业“五创”“五美”的细分领域,充分发挥集美基金金融资
2024-09-09 12:06:00
产业引导基金 帮助企业“走出去”
...,实现基金招基金、基金招项目、基金招人才,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将深厚的产业优势和市场化的竞争力相结合是很难得的,几乎是独树一帜,也是隐山资本深受投资者认可的竞争优势。我相信我
2024-04-23 07:38:00
壹点发布 | 事关就业、社保、人才招引!德州市人社局最新发布
...品牌。三是服务效能加快提升。组织开展“寻找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动,2个项目入选省级专家服务基层示范项目,全市省级专家服务基地数量达18家,依托基地开展服务基层活动83场。开发推
2024-07-26 11:59:00
...、聚才兴业、人居改善”四项重点任务16项具体措施,在产业发展、资金保障、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返乡就业创业人员支持。积极对接山亭在外商会,深入济南、无锡等地宣传政策,组织在外商会
2024-06-17 14: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