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绥军最重型炮团:不仅有105毫米重山炮,还有88毫米野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16: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著名抗战剧《亮剑》中,楚云飞的晋绥军第358团不仅有5000人之众,关键还有个炮兵营。

这当然是影视艺术的效果,因为在真实历史上的晋绥军中,一个团的兵力再怎么加强也不可能到5000人;尤其在抗战中后期的背景下,5000人的规模几乎是晋绥军一个加强师的实际实力了。

但是晋绥军的炮兵规模大、配备级别低却是没啥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晋绥军依靠太原兵工厂的产量,打造出了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甚至在太原失守后,依靠原先的装备库存,晋绥军的炮兵规模仍然有几个团、上百门炮之多。

而在晋绥军的巅峰时期,其炮兵规模更大,曾达到7个炮兵旅17个炮兵团;装备的火炮型号,除了75毫米山炮外,还有少见的88毫米野炮和105毫米重山炮;甚至太原兵工厂还试制了2门150毫米榴弹炮,不过这种炮没有量产。

中原大战后,晋绥军逐鹿中原的心思被打没,同时也接受了南京方面的统一番号。

其中在炮兵方面,整编出了炮兵第21团到第29团,另外还有炮垒大队可以顶着第30团的番号,故而也有晋绥军10个炮兵团之说。

在这10个炮团中,最为特殊的是炮兵第22团。

因为这个团装备的火炮最为“重型”,当然也最为“复杂”,它的主体装备是晋造16式105毫米重山炮;同时又混编有晋造18式88毫米野炮和75毫米山炮。

在当时晋绥军的主体装备中,75毫米山炮最常见了,所以不值一提;但口径更大的重山炮和野炮,却是挺特殊的产物;而且口径大也意味着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如晋造16式105毫米重山炮,弹重12公斤,射程可达5965米;

而晋造18式88毫米野炮,弹重9公斤,射程可达10500米。

就简单看上述两个指标,就比当时咱们装备的大多数火炮要强得多;所以“复合型”配备的炮兵第22团,当然可算是晋绥军中最“压箱底”的一个团。

甚至就当时国内炮兵的情况来看,炮兵第22团在全国炮兵装备中也都是可以排上号的。

那么在该团建制内,上述火炮的具体配备情况又如何呢?

炮兵第22团,辖3个炮兵营:

炮兵第1营,两个连配备晋造16式105毫米重山炮;第3连配备75毫米山炮;

炮兵第2营,两个连配备75毫米山炮;第3连配备晋造18式88毫米野炮;

炮兵第3营,两个连均配备晋造16式105毫米重山炮。

之所以炮兵第3营只有两个炮兵连,这其实是晋绥军的特色,因为它所有的炮兵团第3营都是只有两个连;按晋绥军老人的说法,这是便于吃空,但当时报上去的编制也就是两个连,具体为何不按三三制编制,真实情况不明。

因此总结以上炮兵第22团的火炮配备情况,总计是有4个晋造16式105毫米重山炮连、3个晋造75毫米山炮连、1个晋造18式88毫米野炮连。

一般而言,晋绥军当时的炮连是配备4门炮。

所以这个炮兵第22团应当有16门105毫米重山炮、12门75毫米山炮、4门88毫米野炮。

相较于其他炮团以75毫米山炮为主,甚至是全部装备75毫米山炮的炮团,这个炮兵第22团的武备显然要更好。

在全面抗战前期,这个炮团在与日寇的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付出了极大代价,不少火炮折损。

到后来晋绥军整编炮兵时,已经不见了炮兵第22团的番号,重山炮除了炮兵干部团直属1个连外,主要是集中到了炮兵第27团;而野炮则在炮兵第23团中;这一编制基本就延续到抗战结束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个炮兵营通常有12门炮,每个连则为4门炮,因此晋绥军各炮团中其实只有28门晋造18式野炮。由于先前炮兵跑得太慌乱,在鬼子还没来前就把炮推河里了,要是这些炮不捞上来,那也就废了
2024-08-23 15:48:00
为什么远征军同驻印军的武器差距很大?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冲
...兵团。这个炮兵团有3个营,1营、3营装备的是苏式76毫米野炮,2营装备的是法式75毫米山炮,一共有10多门火炮。无论苏式还是法式火炮,都是老旧不堪的旧式火炮,性能平平。这还是
2023-09-14 10:05:00
田庄台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三师团前卫进至辽河东岸,并令炮兵占领阵地,以十二门野炮向田庄台轰击。与此间时,第五师团第二十二联队长富冈三造中佐也率领一个步兵大队,在野炮和臼炮的掩护下向田庄台进逼。清军排列
2023-10-24 17:11:00
东北野战军入关时的9000门炮,是怎么来的?有一人功不可没
...资料介绍,国军炮兵第12团是装备155毫米榴弹炮的精锐重炮团,随着东北野战军结束辽沈战役,炮兵第12团的榴弹炮都成为解放军手中的武器。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的炮兵发展到空
2023-08-18 11:58:00
我军首次步炮坦协同作战,却打得很艰难,刘震要第四师深刻检讨
...”。21日,“前总”决定由第五师附属炮兵一部(该部由野炮8门、山炮2门、十榴炮2门、坦克3辆)担任歼灭敌人的任务。接到命令后,二纵司令刘震命令5师师长钟伟,要“采取攻坚战术,
2025-05-05 16:32:00
...该旅前身部队组建之时。官兵推着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的山炮奔赴战场,参加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战争胜利,征尘未洗,他们又穿行白山黑水、纵横三晋岭南,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甘岭战
2023-04-13 10:00:00
《亮剑》中“山崎大队长”的历史原型是什么?
...,决死第一纵队二十五团和三十八团,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山炮连也参加了战斗,总兵力一万人,与冈崎大队长是二十比一。据抗战老兵、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山炮连观测手杨云溪回忆,那张最著名的彭
2023-08-31 06:40:00
红军战斗力多强?没有子弹限制战斗力,敢和板垣师团较量!
...仰和精神。重武器全部丢弃,红军炮兵到达陕北只有一门山炮。但就是这支部队。击败了东北军!东北军装备堪称豪华。平射炮山炮都有,为了促成国共合作。红军把缴获的装备还给东北军。但是东
2025-02-02 19:23:00
重温《亮剑》:才懂李云龙在赵庄战役中,为何要送楚云飞军用地图
...亮剑》中赵庄战役中,楚云飞来到前线视察整体战况时,炮团参谋长颤颤巍巍的一席话,说完便将地图呈给了对方。明明栗裕大将已经让他退出战斗暂避锋芒,利用火力来击溃89师,但李云龙为何
2024-07-11 14: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