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为什么中国远征军同驻印军的武器差距很大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光复腾冲。
很多人把滇西中国远征军等同于驻印军,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1942年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以后,一部分国军进入印度,以新22师和新38师为基干,组建了中国驻印军。
1943年,为了反攻缅北滇西打通公路交通线,4月正式成立滇西中国远征军。
驻印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 是两支完全不同的军队。
驻印军经过不断扩充,最终达到10万规模,从印度出发向东进攻缅北。
滇西中国远征军的规模较大,不考虑吃空饷因素,应该有约15万规模,它的任务是从北向南进攻,收复滇西和缅北地区。
然而驻印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在武器装备和补给上具有极大的差异。
驻印军曾经被史迪威当作可以亲自指挥的部队,编组和装备都是参照美军标准。
当时规定由英国提供日常补给,美国则提供武器装备。
由于美国财大气粗,区区10万驻印军的装备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史迪威同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相当于美国陆军总司令)是好友,搞到这点武器装备是毫不费力的。
同时,由于驻印军是在印度编组、训练,武器装备的装备、运输、补充也非常方便。
美国人将武器装船运到印度的港口,再利用英国人修建的铁路运到训练基地即可,要多少就有多少。
驻印军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军队中武器装备最顶级的。
以炮兵为例,国内最强的抗日铁军74军的炮兵最强。3万人超大规模74军,下辖一个炮兵团。这个炮兵团有3个营,1营、3营装备的是苏式76毫米野炮,2营装备的是法式75毫米山炮,一共有10多门火炮。无论苏式还是法式火炮,都是老旧不堪的旧式火炮,性能平平。
这还是全国最强的部队,其他国军部队可想而知。
有很多中央军的军,只有二三门长身管火炮,杂牌军的军甚至一门都没有,只有十几二十门迫击炮。
而驻印军的炮兵非常强大,每个师配备的1个榴弹炮营和2个山炮营,装备12 门 105毫米榴弹炮,24 门 75毫米山炮,12 门 37 毫米反坦克炮,36 门 81毫米迫击炮,162 门 60毫米迫击炮。仅仅长身管榴弹炮,每个师就有36门之多。
这还是师一级的炮兵。
实际上,驻印军各师作战时都会得到额外炮兵的支援。而驻印军直辖4个炮兵团,其中1个团装备36门155毫米重炮,还有2个团各装备36门105毫米榴弹炮,1个团装备36门107毫米迫击炮。
至于炮弹供应几乎是无限的,基本上驻印军打到哪里,公路就修建到哪里。
由于每个师有300辆汽车和1000多匹骡马,运输能力是很强的,更别说驻印军还有直辖的汽车运输团(400多辆汽车)和骡马运输团(近千匹骡马)。
炮兵火力占有很大的优势,驻印军在缅北是碾压式的作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将固守的日军一口口吃掉。虽然驻印军也经历了一些艰苦战役,己方伤亡是大大小于敌人的。驻印军歼灭日军近10万人,己方伤亡不过近2万人,如此悬殊的伤亡比堪称抗战的奇迹。
相比起来,滇西远征军就差了很多。
滇西远征军经过14个月浴血奋战,歼灭了在这里死守的日军3万多人,自己伤亡高达6多万人,是日寇的两倍以上。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滇西远征军装备太差是重要的原因。
同驻印军不同,滇西远征军是难以获得英美的武器和物资补给的,因为陆上交通线被掐断,依靠驼峰航线显然不足以维持15万大军。
在滇西远征军编组的1943年,驼峰航线每月运输量仅有一二千吨甚至几百吨,其中大部分还需要提供给陈纳德的空军。
驼峰航线在8个月运输的物资量,如果使用船舶运输,仅仅相当于3到4艘中等吨位(3000到4000吨)的运输船一次的运量。
所以,滇西远征军根本就没有得到什么外援武器。
根据台湾“史政编译局”出版的《抗日战史》第9卷记载:“滇西中国远征军的步枪、轻机枪、掷弹筒、82毫米迫击炮和半自动步枪5000支由中国提供。美国供应半自动步枪2200支、战车炮576门、60毫米迫击炮900门、75毫米榴弹炮40门、火箭筒430具、重机枪558挺、各类枪炮的弹药6900吨。”
以上只是计划中的数字。
按照《国军后勤史》(台)第4卷下册记载,负责反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仅有37毫米战车防御炮14门、47毫米战车防御炮5门、美式75毫米山炮24门。
由于外援火炮只有区区24门,滇西远征军只能依靠国内稀少的火炮死撑。
远征军各军仍然奇缺火炮,只有第1军装备一个炮兵团,拥有12门苏制76毫米火炮,其余5个军各有1个山炮营。第6军的山炮营火炮最多,也不过有10门苏制76毫米火炮而已。
关键在于,这些苏式火炮的炮弹奇缺,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如攻打松山这种极为重要的战役中,滇西远征军先后使用了2个军,倾其所有调动了火炮助战,也只有德制150毫米榴弹炮4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4门,苏制115毫米榴弹炮3门,苏制76.2毫米野炮9门,美制75毫米山炮6门。
除了10门美制火炮尚且有一定弹药储备以外,其余火炮都严重缺乏炮弹,
所以滇西远征军攻坚作战时,只能依靠迫击炮和机枪强攻。这些武器难以摧毁坚固工事,如果敌人阵地的地形再险要一些,步兵强攻形同送死。
只是军事作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
青天壮志耀白日,血染山河满地红!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