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聚焦健康中国,今年开出更多好“药方”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0 10: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 杨迪

从开年的全国两会展望全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何提高?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怎样更好地协同发展?——一个个民生之问,健康之问,关乎14亿多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健康中国,开出了更多好“药方”。

创新“药方”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创新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一个微小变化,意味着国内产业资源侧重将发生重大转变,或推动更多本土创新药产业加速发展。

“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80%以上的创新药能在上市后两年内纳入医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将扎实做好基础研究,为中国新药研发赋予“加速度”,点亮更多生命之光。

创新不仅限于新药,还有老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要点之一。如何推进古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建议,要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让更多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开好创新“药方”的关键,离不开科技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切实提升健康中国建设的“含金量”。

便民“药方”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针对民众所需所盼,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务实地部署多项重要工作,具体到传染病防控、医保、医药、检验、服务、专科建设等多个细节。

——在医保方面,提出“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等举措。据统计,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29亿人次,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536.74亿元。目前所有参保人均可进行异地就医备案,1.25亿跨省流动人口异地就医结算更高效更便捷。而从全国层面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次,将进一步加强基金共济能力和范围,有效提升制度抗风险能力;

——在医疗方面,要求“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不必要花费,减轻患者负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广发表示,除了衡量医生、医院水平以及仪器设备差异外,检查结果的时效性是互认难点之一。他建议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在医药方面,提出要“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等,从采购到配备一条龙,满足民众用药需求。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配备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导,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建议,将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用药及时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使医疗机构供得足、医生用得好、老百姓吃得上。

在推出便民“药方”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不回避问题,如专门提出要“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琳建议,当前应着重加强儿科和老年医学科等领域急需紧缺的医务人员培养,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补齐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板,并进一步探索构建具有公益性与保障性的老年和儿童医疗服务体系。

保障“药方”

医保的财政补助关系到职工医保的保障水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称,“今年继续增加基本医疗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

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每提高1元,都是一个“大数字”。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可以改善居民医疗保障条件,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稳定,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举措。但是在筹资、待遇、监管等方面,医疗保障仍面临多重挑战。

针对居民医保参保筹资难问题,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建议建立连续缴费的激励机制,对连续缴满一定年限(比如满5年、10年)的,住院报销比例可上浮一定比例(比如上浮5%、10%);若缴费年限中断,则取消上浮的报销比例。对城乡居民高龄人员(比如年满75周岁),且基本医保缴费年限满一定年限(比如满30年)的,可免缴,但仍然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在促进待遇保障均衡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院长龙国英认为,要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层次,增强抗疾病风险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平衡地区、人群之间的医保待遇差异,提高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可以在省级统筹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全国统筹。”

从大目标到具体的任务落实,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卫生健康需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张张“药方”以实招、硬招、暖招来回应社会关切。相信随着各项政策举措日趋成熟完善,将为健康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

“两会@你”系列融媒报道:

2024年经济增速设定为5%左右 释放哪些信号?

@所有人 | 七组核心数据回顾充满韧性的2023年

两会“热”镜头:如何用直播带岗打开就业新思路?

@咱老百姓 | 两会上这些民生实事关乎你我

@消费者|请查收这份来自两会的最新“消费指南”

@老板们 | 2024年惠企政策重点来了

两会“热”镜头: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如何快速发展?

@劳动者|事关每一个打拼的你 两会传递这些信号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 两会透露政策这样发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代表委员热议传统产业如何辩证把握

两会“热”镜头:粮食连年丰收,可以高枕无忧吗?

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图解读

加力提效、保障民生、化解风险 财政政策这样发力

让老百姓从“能消费”到“愿消费” 今年这样发力

经济增长目标、特别国债、以旧换新……今年这样“积极向上、奋力一跳”

@求职者|稳就业!2024年这些支持政策来了

“1个基石+5个支柱”,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0 14: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临沂药店调查③|如何让药价统一?多地开出“药方”
李其峰 临沂报道无论是消费者对于线上线下价格不一的质疑,还是药师自言变成了“推销员”,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认为,这都是药店经营市场化后的现象,但需要适度的改革纠偏,药店也需给
2024-06-07 10:32:00
不能简单将入医保作为“药方”
...简单地将进入医保作为应对心理治疗费用过高等问题的“药方”。通过包括卫生经济学等在内的科学评估,在保障医保资金更加有效利用、更可健康持续运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和卫生健康
2024-05-29 07:36:00
一滴30元、一次用药总价6万,一罕见病特效药即将退出中国
...受他们“退市”的决定。2009年,唯铭赞尚在研发阶段,药方代表就曾来到北京考察。“那时候,他们就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打算。”郑芋说,2010年,药企在中国设立了办事机构,准备耕耘
2023-06-07 15:01:00
...医疗机构加快新冠肺炎治疗中药制剂研发,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储备。对于国家、省级《诊疗方案》中新增的药品、检测试剂等疫情防控医药物资,开通阳光挂网绿色采购通道,做到随报随挂;对于
2022-12-22 10:15
进博故事丨梯瓦大中华区总经理黄迪仁:把握进博机遇,共筑健康未来
...的“One Teva”药物研发模式,能够将我们在原料药和仿制药方面的长期领先优势与在创新药物开发方面的知识充分结合,释放内部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研发效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创新
2023-10-30 14:33:00
2.3万元癌症中药处方引争议,为何那么贵?
...800元。处方单底部标注:处方当日有效,按卫生部规定,药方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由于药价远超出大众的认知范围,事件发布后,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医院涉嫌堆砌名贵处方,并且认为药
2023-05-10 11:37:00
代表委员风采|全国政协委员林敏:为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言献策
...捉医疗体系的“薄弱环节”,又能以专业视角开出“对症药方”。医者治病,委员献策。林敏的双重身份,恰是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的生动缩影——以专业为基,以民生为本,步履不停,以“医者仁
2025-02-26 18:06:00
...罕见病用药的可及性。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罕见病用药方面的立法刚起步不久,尽管在药品管理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疫苗管理法等法律中对罕见病预防诊疗、药品研发、医
2023-09-20 07:49:00
医改最大受益人被忽悠上街反对?其实改革后老年人更受益!
...一个年轻体壮的炊事员。其先后找了11位医师,开了19张药方,拿了40种价值221元的药品。这一反常举动背后的导火索,是宁德地区行政公署的一项新规定——1985年5月1日起,地
2023-02-14 10: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