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了破灾,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18: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山东曲阜一带,流传着清代乾隆帝的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的说法,这个说法在民间也相当有市场。

为了破灾,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孔子后裔孔德懋著《孔府内宅轶事》记载:乾隆帝有一女儿,是孝圣贤皇后所生,乾隆帝对她十分钟爱。这位公主脸上有块黑痣,据相术说,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公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

如此一来,那就只有远嫁孔府了。因为只有衍圣公可以在皇宫的御道上和皇帝并行,皇帝到曲阜后,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礼,这就显示孔府比任何王公贵族都高贵。

为了破灾,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因而,乾隆帝第一次去孔府,就决定将其女儿下嫁孔府。但当时,满汉不得通婚,为了避免这个规定,乾隆帝就将其女儿寄养在军机大臣于敏中的家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公主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给了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孔府的后人称她为于夫人。孔宪培原名宪允,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赐名宪培。婚后,逢公主生日,乾隆帝还派官员前来祝贺、赏赐,孝圣贤皇后去世时,孔宪培和公主等都入宫送别皇后梓宫。

为了破灾,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也有一种说法,下嫁孔府的公主是孝贤纯皇后所生,乾隆对这个公主特别怜爱,所以公主下嫁后,他又八进孔府,原因之一就是探望爱女。皇太后、皇后也都为探视公主而到过孔府。

由于满汉不通婚的成规,清代的孔氏家谱、官书中都不可能记载乾隆帝公主下嫁孔府之事,,但仍有不少迹象证明此事的可靠性。山东李太黑在1913年修成的《孔子世系》一书中记有:“七十二世孔宪培,字养元,高宗以其子妻之。”

此外“子”即指公主。值得注意的是,孔府对于氏特别尊崇,于夫人死后不久,孔府就设置了慕恩堂祭祀之,孔府中其他一些有名的衍圣公夫人,均没有设立过专祠。

为了破灾,乾隆将公主下嫁孔府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

于氏与孔宪培墓前的石仪也超过衍圣公,如此种种,都显示于氏的特殊身份。由此可见,说乾隆帝公主下嫁孔府,也有一定道理,即便于氏不是乾隆帝的亲生女儿,也应该是义女。

不过公主下嫁孔府一事,正史上都没有任何记载,其真实性固然也待进一步考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06: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臣把女儿嫁给孔子后裔,乾隆为何含泪送亲
清朝的皇帝中,数乾隆在位时间最长,他当了60年皇帝,又做了3年多太上皇,实际控制国家长达63年多,因此,乾隆身边的大臣也比较多。其中汉族大臣出名的有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王杰等
2023-10-28 17:33:00
...。在中堂府上生活了3年,17岁的和敏公主嫁给孔府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培宪,而于小姐却以公主身份体面的嫁给了科尔沁亲王。公主虽是金枝玉叶,却和蔼可亲,与丈夫相亲相爱,对下人体恤有
2024-05-31 06:00:00
...妃,更严禁汉家女子入宫。宗室女子也不得嫁给汉臣,但乾隆皇帝却将自己的一位格格嫁给了汉人。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有一个女儿,乾隆对她很是宠爱,但这位格格脸上有一颗黑痣,有相士为她算
2023-01-06 12:14:00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是一个盛世王朝。中国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增长,但是于此同时乾隆也担心起了,粮食的问题,为此下令一旦闹事就一律杀头的铁血政策。这也就是
2023-08-09 22:11:00
...一条规定,但是感情是一件无法完全隔开的东西,当初的乾隆皇帝就自导自演过一幕“曲线通婚”的戏剧。满汉之间不通婚只是笼统的说法,其真正的含义是旗民与汉民之间不通婚,公元1648年
2022-12-16 19:45
温故知新丨儒风有新意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孔府菜遵循孔子的遗训,其雅致与纯粹,首先就体现
2023-12-08 14:59:00
...,顺治拨给孔府82大顷祭田,当时祭田大概有2000大顷,但乾隆年间孔府祭田只能找到1096大顷,后来又拨给了一些,总计达到1256大顷,远低于明朝时期。历史上的张璁,虽然不太
2024-06-26 22:07:00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济宁这桌美食一定要吃!
...曲阜城东北书院村,他家祖祖辈辈给孔府送豆腐。至清代乾隆年间,韩家兄弟俩每天各给孔府送一方豆腐。有一年夏天三伏期间遇到连阴天,韩老二家做的豆腐没卖完,放着怕馊了,他就把豆腐切成
2025-01-17 12:54:00
...明制,衍圣公袭爵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对于这一点,乾隆六年(1741)山东巡抚给衍圣公府的一件咨文就提到“查定例,衍圣公袭封由长子承袭”[56]。终清一代,这种嫡长子继承包括
2024-05-16 21: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