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茶香溢满山 美名引客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2 02:32: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勇军 吴传娟

每天下午4点后,是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茶青交易市场最闹热的时候。

骑着农用三轮车的茶农前来,收购商忙着称重、开票、付款,四处人声鼎沸。

市场管理人员陈祖友说,自夏秋茶开采以来,平均每天有25个茶叶收购商前来,上千茶农进场,每天成交额在100万元以上。

一片“叶子”富了一个社区。

田坝社区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称,年产茶青1.5万吨,产值超2亿元。这里,群众安居乐业,民生富足;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生动诠释。

聚焦“土”:荒山变茶园

曦光未散,在氤氲的雾气中,村民袁富民挎上竹篓往茶园走去。

“从6月到9月,我每天要采一两百斤,挣500元左右。”袁富民有6亩茶园,春茶加夏秋茶,每年有6万多元收入。

在田坝,家家户户有茶园,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元。而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村民以种植玉米、烤烟为主业,年人均收入不足350元。

如何才能吃饱吃好?田坝人苦苦探索。1990年,新当选乡长孙德礼,背着当地的土壤到省地化所,找专家看看适合种植什么经济作物。专家建议:田坝是酸性土壤,且富含锌硒,特别适合种茶。

专家指点迷津,孙德礼豁然开朗。回乡后,他立即带领群众开山种茶,一片片荒山变成了茶园。围绕“土”字做文章,田坝开启了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序章。

1999年,凤冈县确立“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借此东风,田坝社区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曾经“光秃秃”的荒山长满翠芽。

现在,田坝社区种植茶树2.8万余亩,成为有名的茶叶专业村,拥有中国西南最大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基地。

聚焦“特”:绿叶变金叶

做“有机茶”,是田坝村民刻在骨子里的自觉。

2017年,凤冈县以茶产业为抓手,提出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双有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良心产业、有机凤冈”品牌。锌硒共存,是上天赋予田坝的礼物;有机特色,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

在茶园管控中,田坝积极推广化肥减量、农药减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的“两减两替代”技术,不断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同时,全面运用“无害化”“四诱”“以草抑草”“以虫治虫”生物防控、绿色防控技术。此外,村里与茶企、茶农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严禁施用草甘膦、催芽素及化肥,并常态化开展茶园巡查。

苦心人,天不负。2020年9月,凤冈锌硒茶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录。为擦亮凤冈“锌硒茶”名片,2022年,凤冈县在永安镇建立全省首个茶产业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对“凤冈锌硒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实行全要素一体化司法保护,以司法手段为这一“干净茶”保驾护航。

“曾有国外的客商直接到茶园里取土壤化验,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底气。”田坝永田露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其鹏说。

目前,田坝社区获得认证的有机茶园有16800亩,茶叶顺利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聚焦“产”:茶旅引客来

“盛夏的田坝风光优美,还能体验采摘、加工茶叶的乐趣!”贵阳人王军慕名而来,他点赞道:“走在这里,感觉空气都是甜的。”

按照凤冈县“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布局,近年来,田坝社区把丰富的茶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走上了茶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陈氏茶庄的老板李露是最先尝试、也是最先受益于“茶旅一体”发展的村民。

“听爷爷辈讲,以前来田坝收购茶青的商贩要排队,但是吃住经常成问题。”李露说,10年前,在政府的鼓励下,她开起了陈氏茶庄,“现在,游客吃住加上茶叶的销售,年收入有2000多万元。”

2014年,田坝社区“茶海之心”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最佳茶旅线路”之誉。辖区九堡十三湾和仙人岭还入选了“中国30座最美茶园”。

茶叶,承载了村民对土地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讲述着田坝人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2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如今,有着“中国西部茶海之心”国家4A级旅游景区美名的田坝,植被丰富、物种多样,树木苍翠,鸟语花香,俨然人间仙境,茶旅一体化渐入佳境。在这片优质茶园里,有个名叫“九堡十三
2024-04-18 06:16:00
贵州凤冈:夏秋茶释放绿色长效“红利”
...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的层层茶垄,连绵茶园间飘荡着醇厚茶香。52岁的茶农张恩会弯腰穿梭于茶丛,双手不停起落间,背篓里的鲜叶渐渐充盈。“我家10口人守着10亩茶园,今年夏秋茶行情好
2025-10-20 19:47:00
凤冈:大学生孙亮民回乡做“新茶农”
...,成片有序的茶园赏心悦目,茶园里的一芽一叶变成缕缕茶香,随着乡村振兴道路的延展,飘进千家万户。(王东南冷香琴)一审:余从源二审:王 信三审:唐全寿
2024-04-30 12:09:00
凤冈:税惠护航春茶香 茶乡焕发新生机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春寒料峭茶香晚,税惠纾困暖意浓。受持续低温天气影响,今年凤冈春茶开采较往年推迟15天,明前茶生产窗口期大幅压缩。国家税务总局凤冈县税务局紧盯春茶产业“黄
2025-03-21 10:28:00
凤冈迎来入夏以来第一批避暑游客
...不错,我们今天第一次来,以后还要来玩。”宿在茶境,茶香伴眠。在国家AAAA级景区茶海之心的茶心谷酒店,游客们游览完美景后,还可以来到酒店小憩,品尝特色美食。游客邵锡云说:“早
2025-06-13 22:06:00
凤冈:“补短板”促发展
...果园、菜园、玫瑰园,再也不为缺水发愁了……”永安镇田坝社区(之前为田坝村)新尧组陈氏茶庄负责人陈江激动地说。20多年前的田坝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由于干旱,这里一年只种一季农
2024-01-13 09:59:00
贵州凤冈:碳票赋能,空气“变现”成现实
多彩贵州网讯 金秋时节,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绿浪翻滚。走进海拔1200米的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村民们散落在茶林间,正在采摘秋茶。这一片被特
2025-09-15 21:34:00
...芽原料没有了,开始加工毛峰茶了。”近日,走进永安镇田坝社区凤香怡茶叶加工厂,负责人陈豪一边忙着给茶叶提香一边说。51岁的陈豪种茶20多年了。“我家种了18亩茶,以前主要是卖茶
2024-04-18 06:16:00
满山春茶香 采茶制茶忙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马场镇:满山春茶香 采茶制茶忙制茶师傅正在制作新茶□本报记者 詹艳 文/图近日,在普定县马场镇清茗生态茶园,一行行错落有致的茶树长势喜人,一垄垄精心打理的茶叶吐
2024-04-08 01: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