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不光宦官当权,为何官员内斗也如此你死我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1 11:20: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的内斗,为什么那么惨烈?

因为你在明朝,参与内斗收益极大,不参与内斗风险极大。这内斗能有什么收益呢?

明朝不光宦官当权,为何官员内斗也如此你死我活?

你能升官,把对手斗倒了,他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放在别的朝代,位置空出来呢,一般也跟你没啥关系。任命官员,那是吏部、丞相、皇上的事,你参与不着。

但是明朝不一样。明朝有一个大弊政,廷推

这“廷推”是啥意思呢?就是要任命一个中上级官员,六部都有推举权、讨论权。这个是朱元璋设立的,本意是更公平的选拔人才。

但是很快啊,这个廷推就变成各个党派为自己人抢位置的工具了。每次有官员要任命了,哇,那家打的呀。

所以在内斗上,只要你干掉了一个人,那你或者你这个派系的人就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

而且明朝的内斗啊,是你斗下来一个,经常可以拉下来一大串,空出一大串位置,那这个获利就几十倍上百倍的增加。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明朝有奸党罪,在胡惟庸案那会儿就开始了。奸党罪就是你们这一党都有罪,这个定罪非常模糊,说你是你就是,只需要口供。

明朝就经常发生这种事:把一个大臣抓到诏狱里,严刑拷问,“你的同党都有谁?你是谁指使的?是不是谁谁谁?”

说实话,能扛住严刑拷问,不胡乱指认的人很少。就算你不指认,也可以替你指认。只要有人指认到你头上,你就完了。

你也被逮进去,你的同党又有谁?也不光是拷问,诬陷举报。

要不胡惟庸案、蓝玉案能牵连十几万人呢?

这么大的收益,就会促使官员们抱团结党,热衷内斗。

那为什么在明朝,你不参加内斗风险又特别大呢?

这个道理其实跟上面一样,太容易被牵连进去了。比如说呀,明英宗朱祁镇,他在复辟之后又重用石亨。

这石亨也成权臣了,跟之前王振一样。那等石亨倒台了呢,又开始大面积牵连。有一个官员被人举报,他曾经在石亨的办公室跟石亨吃过一次饭,他也是奸党。

多亏还有另外一个人打抱不平,说有那么多跟石亨明显有关联的人都没查都没问,这哥们就是吃过一次饭,怎么就能算是一党呢?

然后他这个祸算是躲过去了,但也是因为他躲过去了,才在历史上留下这么一笔。就因为这种小事,甚至纯粹虚构的事,在内斗里被牵连的太多太多了。

那这种情况下,肯定是人人自危啊,更要抱团结党自保。

那当然,明朝内斗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啊,获利和风险这两条是不太有人说。那这个明朝内斗呢,把明朝的官场搞得就像个乱世一样。

明朝不光宦官当权,为何官员内斗也如此你死我活?

大家觉得,乱世和治世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关键不是什么法律、战乱什么的,是确定性。就是我做一件事,可以比较明确地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叫做秩序。

秩序的反面呢,就是混沌,就是混乱,就是我现在做什么跟我得到了什么后果没什么关系。

那越是秩序呢,确定性就越强。我做个好人,我不犯法,一般呢就不会遭什么灾。

那在官场上呢,就是我好好当官,就算我升不上去,也摊不上什么大祸。

那乱世呢,就缺乏确定性。

你再是个好人,你积德行善,照样一刀砍死你。是个好官,老老实实的,不招谁不惹谁,不结党不抱团,那又如何?

就在明朝,不一定什么时候,奇奇怪怪的原因就会斗到牵连到你头上。

那在乱世呢,价值观、社会风气就会变成先下手为强,比谁够狠,比谁够坏,特强凌弱,就是丛林法则吧。

明朝不光宦官当权,为何官员内斗也如此你死我活?

像明朝中期啊,有过这么一个小事:有一个部的尚书,他是个老臣,岁数很大了嘛,有点糊涂了,做什么事都问问手下官员。

大家想想,这个其实不算什么坏事吧。老领导也不太管事,对下级都挺好。

哎,在明朝,他下面这些官员就跳起来一起欺负他。

乱世嘛,你弱就活该被欺负。人人自危,对人人都去压迫别人,去攻击打压别人。

那大伙想想啊,这种风气不光是在官员之间,官员对皇上也会这样啊。

无时无刻,咱们都得先掰掰手腕。嘉靖这样的狠人上来了,官员们老实了;万历这样老实的上来了,哎,官员就踩上来了。

官员之间,官员跟皇上互相仇视。

你从这个角度去看明朝很多事,就很好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乞休到挂冠,明朝末年为何弃官现象严重
在明朝历史长河中,皇权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政治发展的引领者。然而,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备受争议的时期,那就是万历年间。万历年号被使用的时间最长,但却是明朝历史中的一段颇
2024-01-07 16:45:00
明朝皇帝相对清朝的同行,在“工作”上表现得更为懈怠。一些人也觉得明朝皇帝们的“摸鱼行为”是大明最终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明朝皇帝们被诟病怠政的依据之一,不上朝(
2024-05-27 09:47:00
东林党的崛起,是明朝官员集团的转折点
在很多人看来,明朝的灭亡和宦官专权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明朝末年的魏忠贤,彻底抹杀了明朝最后的希望。可从实际情况来看,对明朝伤害最大的并不是宦官集团,而是东林党人士,宦官的可怕有很
2023-02-15 21:20:00
揭秘明朝内阁与宦官制度
...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统一中原王朝——明朝,在经历了十六个皇帝、276年的统治之后,终于宣告结束。明朝末年,内部有党争、贪官污吏,外部有难民起义、骚乱,满洲崛起。
2024-04-25 07:07:00
明朝天启年间的宦官专权,与其他时期的不同之处
明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宦官干扰朝廷政权较为严重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天启年间的时候,宦官的干预朝政的现象更是达到了专权的地步,这对于当时的明朝社会的发展来说,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虽
2023-03-08 10:20:00
揭秘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的影响
明朝作为我国曾经繁盛一时的皇朝,在经过土木堡之变之后,却开始逐渐的走向了衰落,经历过土木堡之变之后的明朝,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旧政权更替之下朝廷的统治十分的不稳定。在明英
2024-03-16 10:41:00
宦官弄权:明朝经济的暗流涌动与帝国的覆灭
明朝朱元璋上位以后严苛法度,惩治官员贪污,禁止宦官干政,不过在他死后曾经制定的规章制度也随之倒塌,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取皇位,此后大明王朝统治者,忘却了朱元璋曾经的规定,出现了许多权
2024-04-16 12:43:00
明朝官员单宇力谏废除中官监军,对宦官和佛教十分痛恨
单宇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江西临川,于正统四年成功考中进士,被授官为嵊县知县。后来因为对待属吏过于严苛,导致属吏心中不满诬告了单宇,导致其被逮捕下狱。好在不久后,事情便得以
2024-01-08 15:11:00
明朝灭亡跟哪些人脱不了关系
...”。有人整理过,东汉后期,唐朝后期,以及王振当权到明朝被清取代,这三个宦官当政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最为黑暗的时代。论势力和“凶残”,明代的宦官,其实,还比不过东汉和唐朝的
2023-08-01 2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