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这家济南企业产业模式国内“独一份”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03 11: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专注科学仪器事业,连续并购或参股境内外企业

这家济南企业产业模式国内“独一份”

9月21日,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回购股份方案公告》。从这份方案中可以看出,海能技术的经营者对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作为济南第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海能技术17年来专注于科学仪器事业,凭借独有的全产业链模式,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通过战略投资来实现“多品牌、多品种”的发展战略。

国内同行业独有的产业模式

海能技术的创始团队是一起从事科学仪器代理销售业务的伙伴,多年的行业经验让他们对国产科学仪器市场的广阔前景充满信心。董事长王志刚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仪器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工具。科学仪器作为国之重器,要能够自主。”

事预则立。确定创业后,王志刚接受了一位权威专家的建议,基于国人“吃得好”的消费趋势,产品锁定了测试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凯氏定氮仪。

2006年,公司第一台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研制成功。因为性价比高,产品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但在应用中却出现了问题,原因是零部件质量不稳定。

科学仪器行业的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所涉及的零部件品类繁多,关键部件和上游供应链的生产加工能力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可靠性。海能技术下决心采用全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设立了机加工、钣金、注塑、核心部件(流体)等车间和部门,减少对上游供应链的依赖,提升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

王志刚说,有的仪器零部件多达7000多个,像海能技术这样连零部件都自主生产的仪器厂家“在国内是独一份”。通过战略投资拓展业务领域

2007年,第一台产品出厂。2009年,销量突破1000万元。此后几年内,除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外,海能技术还相继推出了物理光学产品、样品前处理产品、光谱色谱等诸多新品。

海能技术的发展不止于此。科学仪器的终端用户是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单位等,单一品种仪器的市场有限,放眼国际,不少知名的科学仪器制造商是通过并购来逐步丰富产品线和扩大规模的。

2011年,海能技术引入战略投资。2014年,海能技术在新三板挂牌。此后,海能技术通过资本赋能,控股或参股多家境内外企业。

2015年8月,海能技术并购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投资德国G.A.S.。2021年,投资EWG1990仪器学习网,助力分析测试人员能力提升与发展;投资上海安杰科技,布局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取得德国G.A.S.控制权。2022年,参股白小白未来科技,持续拓展实验室通用仪器领域。2023年,控股海森分析仪器,进入药品检验领域。

通过战略投资,海能技术为公司产品向医药、环境、实验室清洗清洁、行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布局。

向世界输出更多国产好仪器

2022年10月,海能技术在北交所上市,当年营收同比增长16.34%。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86%。海能技术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坚持“多品牌、多品种”的发展战略,海能技术逐步形成了以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为主的四大系列、百余款产品,主要应用于医药、科研与教育、农林水产、食品、环境、化工、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能技术连续五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3%。截至2023年6月末,海能技术及子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98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0余项。海能技术还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全(半)自动凯氏定氮仪”等4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

“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仪器服务商”是海能技术的企业愿景。王志刚说,除了专注于科学仪器领域,走出国门向世界输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更是他们的追求。国外收入方面,2022年同比增长120.70%,202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90.31%,海能技术向世界输出的国产好仪器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袁家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南市市中区:今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
记者 杜春娜1月17日,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中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孟庆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在提升发展动能上实现新突破。
2024-01-17 10:05:00
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从0到1 从1到10 科技成果产业化跑出新赛道
鲁网12月7日讯2024年,济南起步区认真落实全市“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系统实施“三看三深化”,在推动去年观摩项目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积极谋划推进新项目落地。通过大项目引领、大
2024-12-08 10:34:00
...续打造剧场式活动聚客引流,落地地域性剧场式百货,如济南商城“IN像创艺场”、潍坊商城“城市V剧场”、德州大学路“野生青年聚场”等主题剧场,带动客流量显著提升;全面践行工作用心
2024-01-20 10:00:00
济南能投:科技创新风正劲 数字大潮逐浪高
...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济南能投集团所属山东和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和同信息)榜上有名。“专精特新”是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
2024-09-14 10:14:00
工商银行济南分行汇聚金融“活水” 浇灌生物医药产业“试验田”
...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工商银行济南分行金融辅导队开展生物医药行业研究,与区级辅导队协同发力,为济南市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助力,推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
2023-11-02 16:39: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方案》印发到2025年我市初步建成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本报12月2日讯(记者 卢震)近日
2023-12-03 11:48:00
让本领成“本钱” “知产”变资产|济南工行落地全省系统内首笔“科融信贷”
...,而金融则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杠杆。近日,中国工商银行济南分行为辖内某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发放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系统内首笔“科融信贷”,精准引导资金滴灌“硬科技”,以实际行动提升金
2024-08-23 17:57: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高端临床质谱项目落地实现全国产化本报讯(记者韩霄鹏)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质谱)、山东英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常州磐诺仪器有限公司在济南高
2023-10-20 11:52:00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本报讯(记者韩霄鹏见习记者王长瑞)日前,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北理工前沿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制的高分辨多维协同雷达测量仪。该设备能对昆虫进行全天时、
2023-02-17 11: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