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各地的村庄或通过盘活乡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或依托山水美景、文化底蕴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成为自带流量的明星村,吸引人民日报、央视等各大媒体的关注报道,这些村有哪些“出圈”秘籍,跟随记者一起去探探,也为其他没有“出圈”的乡村打个样。
12月11日,浓雾笼罩着黔南州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螺蛳壳山上大大小小的茶园,寒冷非常。一墙之隔,老木棉文化艺术中心里,大家围着暖烘烘的火盆、看着云山雾罩的茶山、喝着清香扑鼻的毛尖茶,热火朝天地聊着“茶事”。

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村民喝着毛尖谈论“茶事”。
“今年8月,我们螺蛳壳的都匀毛尖茶上了《人民日报》,大家都很受鼓舞,今年的茶产业发展也上了一个大台阶。”毛尖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张银笑着跟大家算了一笔账,“今年2月毛尖镇7个村成立的联合社,推动茶产业降本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毛尖镇组织委员谢旭锋笑着接过话茬:“今年,毛尖镇生产了3518吨干茶,产值9.52亿元。”
谢旭锋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大家一片叫好声。

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村民喝着毛尖谈论“茶事”。
作为都匀毛尖茶核心产区螺蛳壳坪阳村的村委会副主任,许明星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茶产业的大变化。
“除了茶产业降本提质增效外,村里还在茶旅融合方面做了不少事。”许明星笑着说。今年,茶山上不仅新建了旅游公厕,垃圾池,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还引进公司对房车露营地提质升级。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举办的活动,每天房车露营地迎来上千辆车。
“今年,我在螺蛳壳草海上卖小吃的生意都好多了,国庆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元呢。”村民罗芝彬笑着说。
2024年11月8日,“山峰的书房”坪阳村老木棉文化艺术中心也有了“新动作”,为坪阳村的茶旅融合发展注入了一丝文化气息。

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老木棉文化艺术中心。
“我们正在把一些民族的非遗文化产品融入茶旅之中,希望游客不虚此行。”老木棉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柳传芳说。
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茶产业的发展,谢旭锋告诉大家:“12月4日,都匀市里面发布了关于《都匀斗篷山—剑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4—2035年)》的公示,里面就提到了螺蛳壳景区。”

浓浓的雾笼罩着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螺蛳壳山上大大小小的茶园。
“那太好了,都有些什么内容嘛?快讲快讲!”村民罗承丽问。
“景区规划有团寨瀑布、峡谷飞瀑、螺蛳壳雪景、万丈崖、云海波涛、古堡遗址、高原草场、九天落水、杨家冲峡谷、姊妹崖瀑布群、深河瀑布、毛竹冲瀑布群共12个景观单元。以后游客来了,除了茶园,还可以自驾观光、郊游露营、徒步野游、览胜探险。”谢旭锋接着说。

冬日的螺蛳壳茶园。(都匀市毛尖镇供资料图)
“那我们就抓住机会,大干一场,把都匀毛尖茶产业做得更好更强,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大家有没有信心?”毛尖镇宣传委员顾欣鼓起掌来,“有!”“有!”……房间里一片欢腾。
时近正午,老木棉文化艺术中心里,这场关于都匀毛尖的茶话会还在火热进行;窗外,浓雾逐渐消散,绿绿的茶园展露容颜。冬已至,春不远,一个欣欣向荣的茶山,即将苏醒……
策划/李玲
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李嘉琪
编辑 吴琳
二审 王太师
三审 李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