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语文专家解读今年高考作文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16 09: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

“如果给考生一个简单的建议,我觉得就是要把作文回归到沟通上来。”

语文专家解读今年高考作文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高考作文永远是高考期间关注度最高的社会热点。考生一走出考场,语文作文题就已经刷屏。今年的高考作文有何变化、体现出怎样的特点? 中华读书报记者专访了有关专家和语文教师。

高考作文呈现出阶段性特点

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入库专家陈维贤认为,2023年有所变化,淘汰了“硬指令型”的主题式写作、应用型写作等命题形式,完全是写作空间大、可切入角度多的材料作文,激发考生由材料生发的联想、认识与思考,还出现读写结合的作文新题型。

从不同视角评价高考作文,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陈维贤分析,从教学和学术的视角看,高考作文题这几个特点突出:一是审题难度降低,发挥空间更大。如新课标I卷,材料谈“故事的力量”既有个人层面又有民族等不同层面的提示,既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更能把不同思想境界、不同思维能力、不同表达能力的同学区分出来。二是思辨性更强。像全国甲卷直接就是显性的思辨性材料。三是作文材料生活化更明显,不再以宏大叙事内容为主。但写作空间拓展了,与学生生活、日常生活更密切了,却并不影响学生写出宏大叙事主题的文章。这是寓思政于写作之中的体现。

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为:“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针对这一作文题具体分析道:题目的核心话题是“探索陌生世界”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所以,考生在审题时要读出材料表述背后的语气与态度,要肯定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是因为“好奇心”驱使,然后很快进入对其他原因的探讨和阐述。黄玉峰说,这个题目比较平实,不需要奇思妙想,靠的是知识面的宽度、思想的深度,靠的是表达的清楚明白、有说服力。如果对哲学感兴趣,对作文题有哲理的思考,大概会得到阅卷官的青睐。

“高考作文题终于开始走上正常的路了。所谓正常的路,就是正常的表达。”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汪锋认为,跟前几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特点是比较平实,绝大部分题目跟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关,其中涉及的议题既不生硬也不生僻,比如讨论技术发展情况下人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比如思考独立空间对于自我的意义,等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命题有三个特点比较突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连中国认为:一是命题简明。与去年的命题篇幅相比,今年的命题普遍精粹凝练,直击要害,要言不烦。大多数的命题关键性的几句话,题意全出,分量很重。二是时代之思。不少命题集中凝练地表达了时代之思,引导学生基于我们时代的相关状况,进行思辨性思考。全国甲卷的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新课标II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思考,上海卷“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的思考等,均为此种状况。三是续航启动。经过内省思考,期待整体的社会,可持续地、强有力地再前行与再发展,全国乙卷两段话的哲思,北京卷“续航”“亮相”最为典型。

北京五中语文老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徐淳认为,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注重立德树人,体现思辨性和文中“我”的命题趋势。作文题目温和大气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让善于思考的学生可以把话说得更好。作文题目依据新课标注重实践性,加强了新教材和考试之间的关系,体现出减少机械刷题的语文学习导向,引导学生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质,同时充分体现出价值引领、情境设计和思维提升等特点。

语文教育的侧重发生变化

汪锋分析,现在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和要求可以体现出命题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于“才能”的认知。“思考”是作文要求中的关键词,给出的材料主要是让考生思考其背后的道理。按照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说法,语文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以一带三”:“一”即语言运用,“三”即思维、审美、文化自信。现在的作文题有点过于侧重“思维能力”,有不思辨不成文之感。他认为作文的侧重还是要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多样化一些比较好,个人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思均可入题。

“高考作文题反映出语文教育要与学生生活、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写作不仅要以青年视角,更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个人体验、思考,与当下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做到情境化、现实性。”陈维贤说,同时要结合现实和教材,着力思维训练,而不仅仅是写作技巧训练。甚或,把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打通或融合,让阅读和写作融合,以语文的方式关注现实、思考历史、学习政治,这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徐淳建议,学生在作文备考过程中:首先,应认真揣摩真题,掌握命题规律,作文要为时而作,在关注现实的同时体现自我的深度思考;其次,要将思维训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能简单背范文,而是要着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再次,反复修改,不断升格,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高考作文的特点,连中国判断语文教育的侧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关乎时代的思辨力的考查。思辨思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贴时代的现实状况。例如全国甲卷的对人过度依赖技术的思考,就要求考生更为深入内在地把握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打开相关的系列性思考。北京卷的微写作,涉及的是是否要开设班级公众号的思考。其二是社会人文性的重启。在时代发展中,在社会进程中对人的生存现状进行关注,比较典型的是新课标II卷的有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对人生存状况,特别是青年一代生存现状的内在关注。”连中国说,在近一段时期内,基于时代之思,努力为社会发展营建良好的人文基础与社会环境,可能是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语文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语文的教育未来应该是多途径提高语文素养,不能仅限于课堂学习。”陈维贤指出,同时要转变语文学习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转型,实现从旧知到新知、从新知到未知的飞跃。思考力和思维力是重点。考生想相对自如地应对高考作文,需要很高的写作素养。首先是思想境界、思考能力的提高,这离不开阅读面的扩大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其次,是表达能力的提升,包括理性表达和感性表达。各种类型作文写作基本特点要掌握,更要融会贯通。基本写法掌握越全面,写作起来越得心应手。至于写作技巧之类,属于“术”的层面。

汪锋认为,语文的本质应该是提高人们的沟通交流能力,作文只是用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一种能力,只是沟通交流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给考生一个简单的建议,我觉得就是要把作文回归到沟通上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可以设想就是以书面的形式跟某个亲友或其他什么人来谈自己对于当前话题的想法,然后再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高考作文的核心提升,特别是高分作文的获得,连中国归纳为三个条件必不可少:扎实的课堂,潜心的阅读,真实的思考。扎实的课堂是核心,潜心的阅读、真实的思考是两个重要的辅翼。只有真正地于此三方面进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自信,面对时代之变,面对课改之变,使自己的写作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5:46: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高考揭幕,语文作文题依然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命题折射出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7日,2023年高考拉开大幕。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依然受到广泛关注。2023
2023-06-08 08:54:00
... 7日,2023年高考拉开大幕。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依然受到广泛关注。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中,4道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
2023-06-08 00:03:00
...024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随着第一门考试科目结束,高考作文题引起人们热议。人工智能、“嫦娥四号”、“自定义”……今年的作文题涉及领域广泛,贴近当下实际。它们有何突出特点?意在
2024-06-08 07:15:00
2025高考特别报道|刚刚出炉的吉林高考作文题怎么写?专家解读来了!
6月7日,承载着万千学子梦想的2025年高考,准时启幕。这场牵动无数家庭神经的重要考试,以语文科目率先“登场”,打响高考第一战。作为语文试卷的“压轴戏”,高考作文题始终是大众目光
2025-06-07 13:19:00
2024高考作文: 6套题中有何深意?
...日报人工智能、“嫦娥四号”、“自定义”……2024高考作文: 6套题中有何深意?6月7日,考生在贵州贵阳市乌当中学考点和送考老师拥抱。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6月7日,在四川省
2024-06-08 06:14:00
“上海,不愧是你,还是熟悉的味道”
本文转自:劳动报专家和网友热议2024高考作文:“上海,不愧是你,还是熟悉的味道”6月7日,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公布后引发热议。“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务,区分高下。请你写一篇
2024-06-08 02:13:00
...解自己城市的建设成果,同时关注语言的运用。”考试院专家解读,语言基础运用选取北京“无界公园”建设新闻作为素材,有助于考生了解城市绿色生态理念及与之相关的公民素养等,有一定的现
2023-06-08 04:45:00
山东2023年夏季高考启幕,高考作文考的是《故事的力量》
...考的是语文科目。每年高考语文科目,大家最关注的便是作文题目了。今年山东高考作文考的是《故事的力量》,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为“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
2023-06-07 23:06: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北京卷大作文“历久弥新”“打开”二选一高考语文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本报记者 牛伟坤 柴嵘 李祺瑶议论“历久弥新”的经典、思想、文化,对“朋友圈点赞”发表看法,为“
2024-06-08 03:5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好未来2026财年Q2净收入8.61亿美元,素质课程和学习设备业务均环比同比增长
来源:多知 作者:Penny多知10月30日消息,中国智能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好未来(NYSE:TAL)公布其截至 2025年 8 月 31 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报告
2025-10-31 09:21:0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专业+思政”IT人才培养新高地
大河网讯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中,如何培养既精通技术又恪守职业操守的IT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新的“双院协同”育人模式
2025-10-31 12:35:00
从城市到山村 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以义剪为笔绘就重阳节党建新图景
大河网讯 10月28日,重阳节前日,郑州欧曼谛时尚美业学校党支部联合中共大河网党支部,顶着浓雾驱车数百里,奔赴汝州市焦村镇水沟村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受邀参加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并作专题报告
10月23-25日,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大理召开。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李海霞副教授受邀出席
2025-10-31 12:35:00
黄河科技学院新建党性教育培训、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红色文化研究基地
为更好地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红色文化研究,经与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充分协商,10月28日,黄河科技学院“党性教育培训基地”“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举行
2025-10-31 12:35:00
同心筑梦家园 携手共育未来 济南历下一幼召开第八届一次家委会、膳委会会议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市历下区第一实验幼教集团召开第八届一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膳食监督委员会,家委们肩负共同的使命
2025-10-31 13:30:00
两校区联动研课堂 大单元教学绽芳华 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纪实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推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落地生根,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西两校区携手开展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0:00
耕耘绿意,守护成长——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养护记
鲁网10月31日讯当一粒种子落入土壤,便开启了与生命的奇妙对话。在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小凤宝生态科技农耕园中,一场关于“种植与养护”的实践之旅正悄然展开
2025-10-31 13:31:00
探寻自然之美,赋能素养美术课堂
鲁网10月31日讯为深化大单元教学改革,近日,凤凰路小学东西校区美术组联合开展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身边的自然》为主题的公开课教研活动
2025-10-31 13:31:00
唇枪舌战辩榜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举办五六年级辩论赛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校区)一场围绕 “悲剧英雄还是成功人士谁更适合做榜样” 的辩论赛激烈开战
2025-10-31 13:32:00
深耕班本课程沃土,绘就多元成长画卷——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各年级班本课程绽放育人新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为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目标,让课程真正贴近学生成长需求,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立足各年级学情特点
2025-10-31 13:32:00
家校携手防网瘾,共筑成长“防护墙”
鲁网10月31日讯2025年10月23日晚,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的报告厅内灯火通明,一场关于“防网瘾,护成长”的家庭教育讲座正在这里温情开讲
2025-10-31 13:34:00
烟台十四中初中部举办青年化学教师交流会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倩雨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烟台十四中初中部为促进初中化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入职近四年的青年教师齐聚一堂
2025-10-31 15:32:00
历史性突破!齐鲁医药学院学子斩获“外教社杯”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4日至26日,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山东省省赛)在山东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