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16:07: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明太祖朱元璋,熟悉这段历史的人脑中会浮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一副是正襟危坐,天庭饱满,面色红润,不怒自威,自带一股帝王气质风范。

一副是下颚突出,全脸变形,布满黑痣,丑陋不堪,活脱脱一副民间传说的“鞋拔子脸”。

一个是传统的帝王风范,伟岸尊贵;一个是粗鄙草民模样,丑态尽显。两个形象天差地别,风格迥异。那么,到底哪个才是朱元璋真正的相貌呢?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朱元璋的富贵相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朱元璋的丑相

02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他的一生是个传奇,是比汉高祖刘邦还草根的草根,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帝王。有人说他是体恤百姓的英君明主,也有人说他是弑杀成性的残忍暴君。其实两面性并存,才是真实的朱元璋,这也体现到了他的画像上。

朱元璋的发迹,始于红巾军领袖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见到朱元璋,对他“奇之貌状”大为惊叹,遂亲自为这个准备当奸细杀掉的草莽之人松绑。郭子兴的夫人也赞叹朱元璋“此异人也。”

郭子兴和夫人识人很准,多年后,朱元璋成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征召画师为自己作画像。明朝人张翰的著作《松窗梦语》记载,这些画师把朱元璋画的十分真实,没想到惹得朱元璋大怒,连杀了数人,直到一名画师揣摩上意,在朱元璋本尊的真容之外“加穆穆之容”,朱元璋才满意。

所谓的“穆穆之容”就是富贵之像,体现出真龙天子的神韵。历代皇帝画像时无不如此,以彰显自己的雍容高贵、器宇轩昂。但同时,这也是一副失真的画像,如同我们今天常见的PS、美颜,融入了太多我们对自己相貌的理想主义。

朱元璋把这些肖像,赐给王侯将相、各级官吏,大多数无缘见到他真容的大明百姓,还以为洪武皇帝就长着这幅样子。这张画像,也就成了盖章认可的官方版本。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受到朱元璋自己认可的御容画像

03

但从公布了官方版本的那一天起,大明上下就对洪武皇帝的真容进行了不停地修饰,以符合自己的政治或情感需要。

1413年,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即位后十一年后,在南京明孝陵建起圣德碑,供奉的朱元璋画像上,脖颈骨骼精奇,隐然上冲头顶,下颌须髯修长,正是一副龙颜异骨。朱元璋的御容,开始出现了奇异的特征。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朱棣为此有一番合理解释,他在位时编纂的《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一次做梦,梦见一个玉璧融入脖骨中,遂变成异骨隆了起来。梦中的事原本不应该有别人知道,这是朱棣自己的“创意”无疑。朱棣应该是想通过这个梦告诉世人,虽然朱元璋出身草根,但却得到了上天的关照,为了配上尊贵的皇帝宝座,上天把他的相貌都改变了。

这幅御容奇异的画像慢慢也传入民间,大明帝国广袤国土上的民间高手不断给太祖肖像进行了再次加工,逐步添上了麻子,先是12颗、24颗,后来又增加到48颗、72颗。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民间的“美颜”并非丑化朱元璋,恰恰相反,这是在赞美大明的开国君主。

在古代,乡野之间的老百姓认为贵人必有异相,这个异相不是美不美,而是奇不奇,“满脸落花”正是老百姓心中的奇异之相。长着一脸奇异之相的人当上了本朝的开国帝王,再名正言顺不过了。

老百姓淳朴的认为,面无表情的官方贵相,一副统治面孔,令人生厌,而这张离奇的丑脸让人却感觉熟悉、亲切,仿佛山沟里的丑亲戚。慢慢地,民间流传的画像就更加奇特了,麻子更多,脸更长,朱元璋的形象越来越夸张。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04

现在有种说法,朱元璋的丑脸是清朝建立后的丑化之举。其实,这纯属污蔑。

早在1451年,大明景泰二年印刻的一本书《古今识鉴》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个道士给朱元璋看相,说他“天地相朝”,意思就是“天庭”额头与“地阁”下巴,两者突出来相对,构成了两头弯的“鞋拔子脸”。这时距离大清入关,还差着二百年呢!

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云南一个喜欢书法的知县在黔国公府临摹太祖皇帝御容,他看到的那张画像,“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黑子,其状甚奇”。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可见,当朱元璋的孝子贤孙在太庙向那副高贵之相膜拜磕头时,民间甚至大明地方官员却认为那“鞋拔子脸”,更像是他们心中的朱元璋。所以,民间流传的朱元璋丑像,并没有“毁尸灭迹”,甚至得到了朝廷的默许。大明皇室子孙甚至对朱元璋的“雄奇”异像,也引以为傲。

对此,有个很好的佐证。清朝入关后,接管了明宫的内库藏品。经过清点,所藏历代帝王肖像画中,朱元璋画像总计13幅。其中,端庄的圆脸俊像仅2张,怪异的丑相却达11幅之多,画上的朱元璋“隆鼻如蒜,拱嘴如猪”。

可以说,大明朝既没有销毁丑相,大清朝也没有恶意丑化,这就是原汁原味的明朝官方正反、美丑两个朱元璋画像版本。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05

历代的帝王画像,具有浓厚的教化色彩,很少有不失真的。

帝王的画像主要用来供奉、祭祀和瞻仰,赋予画像的是政治功能,而非写实功能。这些帝王们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矜持肃穆,很少能反映出他们的日常与生活情态。

朱元璋的画像,到底哪个孰真孰伪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聪明智慧的明朝百姓,已经把他富贵与贫贱、皇帝与草根两种身份,通过多种形式流传了下来。更多的今人著作,也让我们读懂了朱元璋一生的起落与功过。

朱元璋的画像清朝没篡改,是大明百姓自己的脑洞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形象(胡军扮)

伴随着数不尽的关于洪武皇帝的民间传说、遗闻轶事、小说戏曲,成就了朱元璋在民间复杂诡谲的帝王形象,而朱元璋的奇容异形像也成为中国帝王肖像画史上的别样存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长得丑是真的吗
朱元璋真的很丑吗?是真的丑,还是故意把自己丑化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明朝那些事儿,那可真有的说。光是朱元璋的长相,就
2023-05-31 10:54:00
朱允炆仁善贤德,为何说他不是个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薨了,也就是死了。作为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几乎用尽了半生的时间来培养他。为他选定了一大批用以在之后辅佐他的官员,为
2024-02-24 21:01:00
朱元璋相貌丑陋?别再被骗了,真实历史上他根本不长这样
...个普通农民逆袭为帝王,更是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男人,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是毋庸怀疑的!但是对于他的长相,大家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说朱元璋很丑?这是真的吗?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
2023-04-09 20:21:00
朱元璋画像众多,为何多为丑陋形象?专家:是朱棣画蛇添足的结果
...观两千年封建帝王史,关于帝王长相问题,可能谁也没有朱元璋如此有争议了。长久以来,朱元璋的形象出现了两个极端,官方标准画像和丑陋鞋拔子脸(猪腰子)画像。相信的大家都看过这两种形
2023-08-29 17:59:00
“地包天”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很丑吗
一说起朱元璋,估计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咱们教科书当中那个“地包天”的丑相。对于朱元璋的长相,史学家们的争议也是颇多。有一部分认为,民间所流传的“地包天”画像是在清朝统治期间时被丑话了
2023-08-08 21:20:00
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朱元璋长得很丑,或者看过清朝人画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画像,说实话那简直是不忍直视。鞋拔子脸上长满麻子还有那稀疏的须发,无论是放到古代还是现在都是正儿八经的丑八怪。
2023-08-03 20:30:00
明朝服饰的演变以及特点,对朝鲜有哪些影响?
...、古朴典雅而著称,为华夏历代衣冠之集大成者。明太祖朱元璋依照汉族“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传统,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朝廷不仅延续了周秦以来的朝服,而且还沿用了两宋的公服,同时自
2023-07-12 07:29:00
朱元璋到底是丑陋不堪,还是端庄俊俏
...瞳的项羽……这些奇特的描述,让后世猜测不已。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更是被后世描摹得模糊不清,电视剧《大明风华》的播出,更是让广大网友开始沸腾,朱元璋一张不规则的面孔出现在荧幕之上
2024-03-20 15:31:00
明朝初年为何这几个家族能活到明朝灭亡
...境地,早有刘邦的丰沛集团,中有李渊的关陇集团,晚有朱元璋的淮西集团。其中,刘邦最为心狠,李渊最为宽厚,朱元璋最为暴戾。虽然不少人跟随朱元璋浴血奋战,拼得一身荣华富贵,爵位可以
2024-04-26 11: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