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志愿者王裕典无偿献血25年:
53岁面点师的230次献血
■ 本报记者 马珂 通讯员 李玮
在海口市一家老爸茶店的后厨,53岁的王裕典每天与面点为伴。然而,这位普通的面点师,却有着非凡的献血历程——累计献血230次。
从1999年到2024年,王裕典无偿献血已25年,全血献血量达2400毫升,单采成分献血量442个治疗量。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情景,王裕典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报纸、电视都在报道临床医疗用血紧缺,号召大家积极献血。想到献血可以帮助到别人,身体素质较好的王裕典在妻子、同事的陪伴下,踏出了无偿献血的第一步。
2002年,王裕典在和医务人员的一次交流中了解到,机采血小板对患者来说,更能减少输血反应,提升治疗效果,节约宝贵血液资源,以往献全血的他便开始捐献机采血小板。对于王裕典来说,究竟有多少次献血经历,献了多少毫升,他很少在意。在他看来,献血已经融入他的日常生活,“把献血当成一种平常事去做,就像我们平时吃饭喝茶一样,时间到了就去献个血,献个爱心,能帮助一下别人,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在持续献血的同时,王裕典也意识到,社会上依然存在许多关于献血的误解和谣言。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不但自己坚持无偿献血,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还会时不时给周围的人讲解无偿献血的好处和意义。在王裕典的感召下,有40多名亲戚朋友和同事先后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
如今,已经年过五旬的王裕典依然活跃在献血的队伍中。国家规定60岁以上的人需要减少献血次数,在看到海南省血液中心今年举办的无偿献血光荣退献关爱活动后,他也想像退献仪式上的“热血前辈”一样,奉献至花甲之年,“人生总要对社会有点贡献吧,无偿献血就是我的方式。”
(本报海口6月9日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