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黄土地“长”出新希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7 06: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黄土地“长”出新希望

1月6日,赵增寿在大棚内查看新品种番茄苗长势。

本报记者 穆骋摄

本报记者 穆骋 通讯员 贾维

冬日的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镇试验站,室外寒气袭人,温室大棚内却是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番茄苗长势喜人。1月6日,记者走进大棚,看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课题组组长赵增寿与同事们蹲在地上,仔细查看、拨弄着眼前的“小苗子”,不时记录着不同品系的番茄叶子、茎秆生长情况。“可别小看这些苗子,它们都是明天的希望。”赵增寿说。

出身富平农家的赵增寿,自小就对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愫。上大学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西南大学的蔬菜专业。“上学期间,我无意间看到国外‘黑珍珠’香瓜带动群众致富的新闻,发现国外种子论粒卖,国产种子按斤卖。意识到新品种种子的‘威力’,我当时就有了以后培育种子的想法。”赵增寿告诉记者。

1993年毕业后,赵增寿被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如愿做起了蔬果育种工作。因为自小见惯了乡亲们辛苦劳作但收益不佳的窘迫生活,也明白大家虽渴求跳出“农门”但又难以割舍土地的矛盾心情,他暗下决心,要努力选育出更优质的蔬果新品种,让地里“长”出农家人的新希望。

在尝试过多种农作物选育后,赵增寿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番茄育种上。其原因一是我国番茄种植面积广,深受老百姓喜爱;原因二是种植番茄的收益高。“有人将番茄的投入产出比与几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作了一组统计对比,结果发现,每亩番茄的纯收益是土豆的6倍、甘蓝的8倍、玉米的18倍。”赵增寿说。

也正因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将汗水和心血浇灌在番茄试验田里。“番茄育种比照顾孩子还费工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赵增寿说,每年3月至7月是他最忙的时候,他几乎每天“扎”在试验站,遴选种子、人工授粉、鉴定实验,每一项工作都马虎不得。

一个番茄品种从选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左右。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尽早培育出优质番茄品种,每年8月至12月,赵增寿都要把番茄种子送到广东、广西等地的育种点进行繁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赵增寿相继完成了《番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渭南市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主持选育的番茄新品种“西润2007”已于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西润1376”进入备案阶段。“‘西润2007’具有丰产性好、叶色绿、商品率高等特点,尤其耐低温、耐弱光,是温室越冬及早春设施栽培的优选品种。”说起新品种,赵增寿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小一粒种,牵动着人心,孕育着希望。在赵增寿和他的番茄育种团队积极推广下,2018年底,孙镇农业园区引进“西润2007”番茄10亩,栽种10棚,亩均产量3750余公斤,总产值达到20余万元,带动50多户村民增收。

多年来,赵增寿带着他的团队深入田间,在白水县、蒲城县等地指导群众开展番茄种植,如今番茄已成为这些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渭南市华州区农户王纪华通过引进赵增寿的优质种子种植了19棚番茄,目前每亩纯收入超过2万元,走上了致富道路。每每看到群众依靠种植番茄改善了生活,赵增寿心里总是甜滋滋的。他笑着形容自己的职业是“手上沾满泥土,心中充满希望。”

如今,55岁的赵增寿已在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了近30个年头。尽管快到退休的年龄,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旧忙着带领团队开展各类项目。他笑着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地里头忙活了,虽然失败了无数次,但好在成功选育出了两个新品种。搞农业就是这样,只有扎扎实实用心血浇灌,才能有收获。咱笃定的事情,就干到底。”

一生笃信一个梦,一生笃定一件事。赵增寿给自己的微信名取为“高山”,寓意科研育种的道路就像攀爬一座座高山,唯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一览辽阔的风景。而他期盼的风景,正是黄土地“长”出乡亲们的新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白水:红苹果映红黄土地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13日,白水县新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苹果种植基地,使用苹果采摘作业平台收获苹果。金秋时节,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30万亩晚熟苹果喜获丰收,总产量达60万吨
2023-10-13 22:13:00
三秦大地深绿版图再萌新绿
...全力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点区域直面治理难点渭南市澄城县庄头镇柏门村渭北固沟保塬项目点山脊斜坡,施工大爷每一锹下去,发出的都是碰撞石块的声音。尽管还是早上,但大爷已满头
2024-05-15 09:44:00
青春浇灌农业梦
...——青春浇灌农业梦本报记者 雷 婷4月20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官道镇粮食生产综合服务基地开工建设。“这是一个有着农田耕种管收烘储全产业链的粮食服务基地,建成后将为农户
2024-05-05 05:59:00
一枚果,托起黄土地的振兴梦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一枚果,托起黄土地的振兴梦——陕西白水县全力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明宝每年秋季,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就会成为一片丰收的海洋。漫山的果园中,
2024-04-02 06:19:00
逐绿而进,守护黄河安澜(美丽中国·守护生态安全)
...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依托绿色生态,黄河沿岸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样瓜果飘香。抵达“冬枣第一村”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目之所及都是冬枣大棚,或高或矮,连绵起伏。“站在小坡向
2024-07-11 03:39:00
“黄河三部曲”第二部电影《家在黄河边》首映礼在西安举行
...持治理处处长葛瑛,陕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张娟,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蒙胜军,大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宇等领导嘉宾,吕高愿、韩鲁华、
2024-07-31 09:30:00
...地推广应用1.85万亩,适宜在我国三北半干旱区的沙地、黄土地、土石山区等立地类型推广应用。此外,在花椒种植领域,创立了“花椒主枝背上留枝法”修剪技术,创新“条沟熏烟法”防霜冻
2024-11-18 00:15:00
陕西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线路详情公布
...项目)介绍1.渭南陶艺村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渭南市富平县乔山路一号,是一家以陶艺为主题,集国际陶文化交流、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国际陶艺展览、陶艺科普、生产销售、科研
2023-08-04 06:37:00
...吸纳100余户农民就近务工,持续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在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已经闭库的木子沟尾矿库种上了苜蓿和冰菊,坝面绿草如茵。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秦岭
2023-09-27 07: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直播预告|金沙红了——回上游·见金沙
赤水河畔,红粱丰硕。金沙酒业诚挚邀请您观看本次“回上游,见金沙”2025第五届“金沙红了·红高粱节”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年一度的丰收喜悦,感受醇柔酱香的岁月沉淀,探寻赤水河上游的味
2025-09-17 22:32:00
健康问太和 | 精准治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过去,一纸“晚期乳腺癌”的诊断书,往往意味着绝望与无助。然而,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晚期乳腺癌治疗已迈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全新时代
2025-09-17 19:24:00
中西医结合量体裁衣式服务,思南中医院这场健康活动好有料
9月16日,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积极响应国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号召,组织来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5-09-17 13:40:00
菏泽市疾控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城区商场开展宣教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减盐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行动、全民控盐”。9月15日下午
2025-09-17 10:34:00
四川友谊医院熊瑛:深耕呼吸内科领域,帮助患者走出“呼吸之困”
每到秋冬季节,总是开始反复咳嗽、动辄气喘,甚至夜里被呼吸憋醒……如果这些症状您并不陌生,那么也许该给您的呼吸多一点关注
2025-09-17 10:41:00
朱毅: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
中新经纬9月16日电 题:关于预制菜,消费者和国标为何各说各的?作者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最近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2025-09-17 07:4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①人间烟火气,最美“曹州味”
大众网记者 刘亚 菏泽报道美食,是游客打开一地文化最直接、最感性的方式,也是当地人日常生活最直接的、最深刻的构成。循着香气
2025-09-16 11:02:00
惊艳亮相《赴山海》,爷爷的农场A2水牛纯牛奶以高品质重构饮奶新体验!
近日,备受瞩目的武侠剧《赴山海》正式开播。当观众沉浸于热血江湖与侠义情怀时,不少细心用户还在该剧片尾惊喜发现了“老朋友”——“爷爷的农场”熟悉的身影
2025-09-16 11:11:00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2025-09-16 11:55:00
郑州尖峰:做全飞秒手术,严格的术前检查有哪些?
近视手术到底能不能做?有没有后遗症?咱们不妨一起来听听那些近视手术史多年朋友的真实感受。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才有发言权
2025-09-16 11:55:00
郑州长江中医院“专项助孕生育补贴”正式开放! 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好孕桥”计划启动
9月14日上午,“助力生殖健康,筑梦新时代家庭”,送子公益基金11周年庆典暨“好孕桥”公益计划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由郑州慈善总会送子公益基金主办
2025-09-16 11:56:00
脸上斑总消不掉?别再乱花钱了!中医:先把气血运行通道打通才是关键
脸上的黄褐斑,简直就像个甩不掉的“顽固分子”。很多人总觉得长斑只是脸的表皮问题,一门心思抹精华、做项目,却始终跳不出“祛斑—反弹”的怪圈
2025-09-16 11:57:00
前列腺增生高危人群:这些信号你一定要注意!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前列腺健康。数据显示,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已超过50%,70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80%
2025-09-16 11:59:00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科普:影响生育力的几大因素,你了解吗?
郑州美中商都妇产医院作为河南省内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的专科机构,结合临床案例与科研成果,系统梳理了影响生育力的关键因素
2025-09-16 14:20:00
就在明天!临沂市中医医院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义诊活动等您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周萍 刘淑敏金秋九月,清风送爽,正是收获健康与美好的时节。2025年9月16日上午,临沂市中医医院将联合市疾控中心
2025-09-16 14: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