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黄土地“长”出新希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7 06: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黄土地“长”出新希望

1月6日,赵增寿在大棚内查看新品种番茄苗长势。

本报记者 穆骋摄

本报记者 穆骋 通讯员 贾维

冬日的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镇试验站,室外寒气袭人,温室大棚内却是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番茄苗长势喜人。1月6日,记者走进大棚,看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课题组组长赵增寿与同事们蹲在地上,仔细查看、拨弄着眼前的“小苗子”,不时记录着不同品系的番茄叶子、茎秆生长情况。“可别小看这些苗子,它们都是明天的希望。”赵增寿说。

出身富平农家的赵增寿,自小就对土地有着不一样的情愫。上大学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西南大学的蔬菜专业。“上学期间,我无意间看到国外‘黑珍珠’香瓜带动群众致富的新闻,发现国外种子论粒卖,国产种子按斤卖。意识到新品种种子的‘威力’,我当时就有了以后培育种子的想法。”赵增寿告诉记者。

1993年毕业后,赵增寿被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如愿做起了蔬果育种工作。因为自小见惯了乡亲们辛苦劳作但收益不佳的窘迫生活,也明白大家虽渴求跳出“农门”但又难以割舍土地的矛盾心情,他暗下决心,要努力选育出更优质的蔬果新品种,让地里“长”出农家人的新希望。

在尝试过多种农作物选育后,赵增寿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番茄育种上。其原因一是我国番茄种植面积广,深受老百姓喜爱;原因二是种植番茄的收益高。“有人将番茄的投入产出比与几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作了一组统计对比,结果发现,每亩番茄的纯收益是土豆的6倍、甘蓝的8倍、玉米的18倍。”赵增寿说。

也正因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将汗水和心血浇灌在番茄试验田里。“番茄育种比照顾孩子还费工夫,特别是遴选品种的过程,必须要纯手工处理。”赵增寿说,每年3月至7月是他最忙的时候,他几乎每天“扎”在试验站,遴选种子、人工授粉、鉴定实验,每一项工作都马虎不得。

一个番茄品种从选育到最终通过审定,一般要经历10年左右。为了缩短育种时间,尽早培育出优质番茄品种,每年8月至12月,赵增寿都要把番茄种子送到广东、广西等地的育种点进行繁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赵增寿相继完成了《番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渭南市设施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主持选育的番茄新品种“西润2007”已于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西润1376”进入备案阶段。“‘西润2007’具有丰产性好、叶色绿、商品率高等特点,尤其耐低温、耐弱光,是温室越冬及早春设施栽培的优选品种。”说起新品种,赵增寿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小小一粒种,牵动着人心,孕育着希望。在赵增寿和他的番茄育种团队积极推广下,2018年底,孙镇农业园区引进“西润2007”番茄10亩,栽种10棚,亩均产量3750余公斤,总产值达到20余万元,带动50多户村民增收。

多年来,赵增寿带着他的团队深入田间,在白水县、蒲城县等地指导群众开展番茄种植,如今番茄已成为这些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渭南市华州区农户王纪华通过引进赵增寿的优质种子种植了19棚番茄,目前每亩纯收入超过2万元,走上了致富道路。每每看到群众依靠种植番茄改善了生活,赵增寿心里总是甜滋滋的。他笑着形容自己的职业是“手上沾满泥土,心中充满希望。”

如今,55岁的赵增寿已在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了近30个年头。尽管快到退休的年龄,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依旧忙着带领团队开展各类项目。他笑着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地里头忙活了,虽然失败了无数次,但好在成功选育出了两个新品种。搞农业就是这样,只有扎扎实实用心血浇灌,才能有收获。咱笃定的事情,就干到底。”

一生笃信一个梦,一生笃定一件事。赵增寿给自己的微信名取为“高山”,寓意科研育种的道路就像攀爬一座座高山,唯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一览辽阔的风景。而他期盼的风景,正是黄土地“长”出乡亲们的新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白水:红苹果映红黄土地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13日,白水县新农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苹果种植基地,使用苹果采摘作业平台收获苹果。金秋时节,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30万亩晚熟苹果喜获丰收,总产量达60万吨
2023-10-13 22:13:00
三秦大地深绿版图再萌新绿
...全力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点区域直面治理难点渭南市澄城县庄头镇柏门村渭北固沟保塬项目点山脊斜坡,施工大爷每一锹下去,发出的都是碰撞石块的声音。尽管还是早上,但大爷已满头
2024-05-15 09:44:00
青春浇灌农业梦
...——青春浇灌农业梦本报记者 雷 婷4月20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官道镇粮食生产综合服务基地开工建设。“这是一个有着农田耕种管收烘储全产业链的粮食服务基地,建成后将为农户
2024-05-05 05:59:00
一枚果,托起黄土地的振兴梦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一枚果,托起黄土地的振兴梦——陕西白水县全力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明宝每年秋季,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就会成为一片丰收的海洋。漫山的果园中,
2024-04-02 06:19:00
逐绿而进,守护黄河安澜(美丽中国·守护生态安全)
...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依托绿色生态,黄河沿岸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样瓜果飘香。抵达“冬枣第一村”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目之所及都是冬枣大棚,或高或矮,连绵起伏。“站在小坡向
2024-07-11 03:39:00
“黄河三部曲”第二部电影《家在黄河边》首映礼在西安举行
...持治理处处长葛瑛,陕西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任张娟,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蒙胜军,大荔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宇等领导嘉宾,吕高愿、韩鲁华、
2024-07-31 09:30:00
...地推广应用1.85万亩,适宜在我国三北半干旱区的沙地、黄土地、土石山区等立地类型推广应用。此外,在花椒种植领域,创立了“花椒主枝背上留枝法”修剪技术,创新“条沟熏烟法”防霜冻
2024-11-18 00:15:00
陕西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线路详情公布
...项目)介绍1.渭南陶艺村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渭南市富平县乔山路一号,是一家以陶艺为主题,集国际陶文化交流、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国际陶艺展览、陶艺科普、生产销售、科研
2023-08-04 06:37:00
...吸纳100余户农民就近务工,持续拉动周边经济发展。 在渭南市华州区金堆镇,已经闭库的木子沟尾矿库种上了苜蓿和冰菊,坝面绿草如茵。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秦岭
2023-09-27 07: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游贵阳Vlog①|游客有多喜欢吃贵阳炸洋芋?
8月5日,尽管已过八点半,爽爽贵阳的街头依旧人流如织。25℃的习习晚风中,正新街的夜市烟火升腾,成为市民游客寻觅地道宵夜的热门去处
2025-08-06 20:31:00
小集市撬动大民生:社区“烟火气”点燃幸福邻里圈
“以前想买点农家菜要跑很远的地方,现在下楼遛个弯就齐全了”“这是我自己种的蔬菜,绝对新鲜无污染”“这个赶集日太好了,我们可以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2025-08-06 21:34:00
贵阳市各级关工委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系列活动
7月以来,贵阳市各级关工委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多形式、多载体、多渠道深入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5-08-06 22:04:00
仁怀市五马中学关工委协同学校开展暑期安全家访活动
为切实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预防学生暑期安全事故的发生,2025年暑假
2025-08-06 22:05:00
仁怀市老年大学组织节目参加合马镇联合村文艺演出
以艺术传递温情,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8月4日,仁怀市老年大学受邀参加合马镇联合村赤水河畔村级联盟文艺晚会。在本次晚会上
2025-08-06 22:05:00
仁怀市老年大学走进联合村开展中医养生讲座
8月4日,正值立秋节气来临之际,仁怀市老年大学“中医经典大讲堂”走进合马镇联合村,举办了一场以泌尿系统结石预防为主题的健康讲座
2025-08-06 22:05:00
纳凉避暑贵州行|低卡又减脂!贵州夏日美食图鉴
贵州的夏天,是被酸辣鲜香浸润的季节。当热浪卷着蝉鸣漫过街角,贵州人的餐桌上早已摆好了对抗酷暑的“秘密武器”,不是冰可乐的气泡
2025-08-06 22:36:00
夫妻同遇白内障 术后携手重见鲜亮世界
大众网记者 姚辉 通讯员 李林 烟台报道59岁的周先生(化姓)与58岁的徐女士(化姓)从未想过,困扰自己多年的视力模糊
2025-08-06 17:58:00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做到预防?齐鲁医院专家答疑解惑
近日,一种在广东佛山地区快速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2025-08-06 12:53:00
苏超赛场内外,红十字身影守护生命安全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启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救护服务工作,将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守护不止于赛场,从赛场急救到场外公益
2025-08-06 09:25:00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接诊的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来看
2025-08-06 06:29:00
何首乌根泡酒治白发 大伯喝成了“小黄人”
每日商报讯 人到了一定岁数,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往往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在传统认知里何首乌是“乌发圣品”,很多人为了对抗岁月痕迹用它煲汤
2025-08-06 07:00:00
女子痛经半年竟是内膜“闯”进了肠道
医生:这种痛千万别硬扛,及时做超声检查很重要每日商报讯 痛经是很多女性的“老朋友”,大多数人吃点止痛药、热敷一下就能缓解
2025-08-06 07:00:00
咳嗽拍了个肺部CT 意外发现脊柱旁有个肿瘤
陈立峰 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3岁男孩乐乐近日因咳嗽、咳痰就诊。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我得知乐乐已经咳嗽了近一个月
2025-08-05 11:04:00
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舌头上可能长黑毛
朱婧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
2025-08-05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