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粮食安全触摸中国自信 让国人饭碗端得更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1 16:1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李栋)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稳定,农民种粮更具积极性,全链条节粮减损切实推进,铸牢了国家粮食安全“防火墙”,中国人牢牢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中国自信日益展现。

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及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

从粮食安全触摸中国自信 让国人饭碗端得更牢

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图片来源:国新网

落实重农抓粮政策 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市场运行平稳,供应和保障能力增强,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粮以地为本。通过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丛亮介绍:“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粮食生产基础将更加坚实。”

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我国粮价总体保持平稳,粮食市场没有脱销断档,始终保持了充足供应,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丛亮说。

在供应和保障能力方面,丛亮介绍,当前,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已经达到15天以上,各类企业年均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有效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各地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和工作机制,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和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下一步,将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保持市场总体平稳,重点做好精心组织粮食收购、加强储备吞吐调节等工作,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确保‘颗粒归仓’。”从亮说。

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让农民种粮更具积极性

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是坚实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举措。“最低收购价政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卢景波介绍,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在主产区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为了稳定口粮生产,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有关部门综合多方面因素,适当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已连续三年提高,早籼稻连续四年提高,之前中晚籼稻也连续三年提高。”卢景波说。

卢景波介绍: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1.17元/斤,早籼稻1.26元/斤,均比上年提高0.02元/斤。中晚籼稻1.29元/斤,粳稻1.31元/斤,价格和上年持平。“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利益,坚定农民的种粮信心,促进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供应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批复在符合条件地区启动托市收购,加强对有关地方和企业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发挥好政策的托底作用,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卢景波说。

全链条节粮减损 共同耕好“无形良田”

节粮减损相当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认为,切实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需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从业者、消费者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收购环节减损方面,黄炜介绍说,已建成的5500多个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可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得益于推广使用近1000万套科学储粮装具,农户储粮损失率由平均8%降至2%以内。

新技术应用减少储运损失。黄炜介绍,通过推广应用粮情监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等技术,国有粮库储藏周期粮食的综合损失率降至1%以内。

成品粮生产环节减损,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百姓餐桌。黄炜表示,针对原粮到成品粮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过度加工情况,通过升级改造加工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是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的重要一环。“同时重点抓好粮食加工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按照保粮食安全、保食品安全,特别是保人民健康的角度制定科学加工标准,通过标准引导整个社会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

“此外,要持续开展粮食节约减损、爱粮节粮、营养健康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增强老百姓自觉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共同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才能更好端牢‘国人饭碗’。”黄炜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确部署,要求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金贤东坦言,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极端天气等冲击,国际粮食市场大幅波动,输入性风险明显增强,
2023-01-18 14:37:00
...面对2023年的挑战和任务,掌握主动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12-26 15:55:00
...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科技兴农,夯实粮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
2024-10-16 13:12:00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牢了饭碗。金秋十月,东北边陲的北大荒友谊农场迎来又一个收获季。大豆、玉米、水稻全都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1950年,风华正茂
2024-10-03 23:00:00
...济托底,让我们牢牢把握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今年的夏粮丰收,也为我们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有了更足的底气,有了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对于保供给
2023-07-17 10:29:00
...球粮食危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今天,我们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但也应清醒看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
2023-01-12 05:42:00
...设“无形良田”,以实现“无地增产”,对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具有极端重要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从田间到餐桌,生产、流通、加
2023-11-03 19:30:00
...等大事。只有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才能让百姓端稳手中的饭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保护“土地红线”,确保农村耕地安全。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
2023-04-20 07:48:00
...经结束,收购总量创近年新高。秋粮丰收归仓,助力端牢饭碗。看到粮食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粮食安全形势,越是往前越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只有用
2024-05-17 12: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